在化学分离领域,苯和环己烷的分离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二者的物理性质极为相似,沸点仅相差0.6 ℃,这使得传统的分离方法如精馏和萃取面临巨大的能耗和成本挑战。因此,如何在温和条件下高效、低耗地分离苯-环己烷混合物,成为科研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焦点。近日,新加坡国立大学江东林教授(点击查看介绍)研究团队在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通过垂直扩展晶态多孔共价有机框架(COFs)来实现高效分子分离的新策略。
图1. 垂直扩展共价有机框架的分子设计。(A) 通过结点单元与连接单元的聚缩合反应,形成沿x–y平面扩展的二维(2D)共价层。(B) 同时,通过层间的π–π相互作用驱动的超分子聚合,形成传统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这些框架的层间距离为3–6 Å,过于狭小,无法供客体分子进入(上图:俯视图;下图:侧视图)。(C) 通过配位键引入层间间隔物,指导2D层沿z方向的超分子聚合,生成垂直扩展的COFs,其特点包括:(i) 层间距离由柱状分子的长度预先设计并加以控制,(ii) 形成全新的层间孔径,(iii) 层间完全打开,使客体分子可以接触2D平面上的上下两个面(上图:俯视图;下图:侧视图)。(图中显示了五层结构;黄色球体:钴(II)卟啉;天蓝色线条:苯基连接单元;紫色线条:具有双齿配体(如DABCO和Bpy)的层间间隔物)。
传统COFs的局限与创新思路
COFs是一类由有机单元通过共价键连接形成的晶态多孔材料,因其具有可调节的孔径、高比表面积和优异的化学稳定性,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传统的COFs通常依赖于层间π-π堆积来构建其结构,这种紧密堆积使层间距离非常有限(通常为3-6 Å),仅能形成沿z轴方向的孔道。这种单一的孔道结构严重限制了客体分子的进入,尤其是对x-y平面的利用,极大地限制了其在分子分离和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为了解决这一瓶颈,该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方法:通过引入双齿配体作为“支柱”取代层间的π-π堆积,从而实现层间的“垂直扩展”。这种方法不仅增加了层间距离,还创造了新的纳米空间,允许客体分子从多个方向(x, y, z)进入框架结构,大幅提高了COFs的客体分子吸附与分离性能。
垂直扩展COFs的设计与合成
研究人员以钴(II)卟啉(CoTPP)为核心节点,通过与双齿配体(如DABCO和Bpy)的配位作用,成功构建了具有垂直扩展层间结构的COFs。具体来说,他们采用三组分一锅法合成策略,将钴(II)卟啉、苯基连接体和双齿配体在溶剂热条件下一步反应生成。这种方法使得二维的钴卟啉层沿z轴方向通过双齿配体连接,从而将原本紧密堆积的层间拉开,使其层间距扩大(间距取决于支柱配体的长度)。这种新的结构设计不仅保留了COFs的二维多孔特性,还通过支柱分子的引入,打破了传统COFs的层间堆积限制。
图2. 设计与合成。(A) 二维CoTPP-DMTP-COF的示意图,显示其通过π-π相互作用构成的结构(为简明起见,仅展示两层和一个孔道)。(B) DABCO → CoTPP-DMTP-COF的示意图,表明DABCO和钴(II)卟啉之间沿z轴方向的配位键。(C) Bpy → CoTPP-DMTP-COF的示意图,表明Bpy和钴(II)卟啉之间沿z轴方向的配位键。(D) 垂直配位的钴卟啉单元示意图,分别由DABCO(左)和Bpy(右)作为支柱连接。
图3. 结构与表征。(A) DABCO → CoTPP-DMTP-COF的PXRD(粉末X射线衍射)图谱:实测数据(黑色曲线)、Pawley拟合结果(紫色十字)、拟合差值(橙色曲线)、P1空间群的非互穿模式(天蓝色曲线)以及布拉格位置(绿色线)。(B) DABCO → CoTPP-DMTP-COF重构结构的侧视图(粉色:Co;灰色:C;蓝色:N;红色:O;为清晰起见省略了H原子)。(C) DABCO → CoTPP-DMTP-COF重构结构的俯视图。(D) Bpy → CoTPP-DMTP-COF的PXRD图谱:实测数据(黑色曲线)、Pawley拟合结果(紫色叉号)、拟合差值(橙色曲线)、P1空间群的非互穿模式(天蓝色曲线)以及布拉格位置(绿色线)。(E) Bpy → CoTPP-DMTP-COF重构结构的侧视图。(F) Bpy → CoTPP-DMTP-COF重构结构的俯视图。(G) DABCO → CoTPP-DMTP-COF的氮气吸附等温线。(H) DABCO → CoTPP-DMTP-COF的孔径分布(黑色点和曲线)及孔体积分布(红色点和曲线)。(I) Bpy → CoTPP-DMTP-COF的氮气吸附等温线。(J) Bpy → CoTPP-DMTP-COF的孔径分布(黑色点和曲线)及孔体积分布(红色点和曲线)。
优异的苯/环己烷分离性能
为了验证这种新型垂直扩展COFs在分子分离中的实际应用潜力,该研究团队对其进行了苯和环己烷的吸附分离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二维COFs相比,垂直扩展的COFs在苯的选择性吸附上表现出显著优势。这种显著的吸附选择性主要归因于新型COFs的开放式结构所提供的更多π-π和C-H•••π相互作用位点,使得苯分子更易与材料表面结合。
此外,为验证其在实际混合物分离中的效果,研究团队进行了突破实验。结果显示,DABCO-CoTPP-DMTP-COF能够有效延迟环己烷的突破时间,从而实现苯和环己烷的高效分离。相较于传统COFs,这些新型材料的突破时间明显延长,分离效率显著提升。
图4. 苯(Bz)和环己烷(Cy)的吸附等温线。(A–C) 不同COFs对苯(Bz,红色曲线)和环己烷(Cy,黑色曲线)的蒸气吸附等温线:(A) CoTPP-DMTP-COF,(B) DABCO → CoTPP-DMTP-COF,(C) Bpy → CoTPP-DMTP-COF。(D) CoTPP-DMTP-COF、DABCO → CoTPP-DMTP-COF和Bpy → CoTPP-DMTP-COF的苯/环己烷(Bz/Cy)吸附选择性。
图5. 穿透曲线。(A–C) 在298 K和1 bar条件下,不同COFs对50/50体积比Cy/Bz混合物的穿透曲线:(A) CoTPP-DMTP-COF,(B) DABCO → CoTPP-DMTP-COF,(C) Bpy → CoTPP-DMTP-COF。黑点表示环己烷(Cy),红点表示苯(Bz)。(D) 环己烷(Cy,黑色柱)和苯(Bz,红色柱)的穿透点比较。(E–G) 在298 K和1 bar条件下,不同COFs对95/5体积比Cy/Bz混合物的穿透曲线:(E) CoTPP-DMTP-COF,(F) DABCO → CoTPP-DMTP-COF,(G) Bpy → CoTPP-DMTP-COF。黑点表示环己烷(Cy),红点表示苯(Bz)。(H) 环己烷(Cy,黑色柱)和苯(Bz,红色柱)的穿透点比较。
分子模拟揭示吸附机制
为了深入理解苯和环己烷在新型COFs中的吸附行为,研究人员还通过DFTB进行了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垂直扩展的COFs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点和相互作用机制,尤其是对于苯分子,新的层间孔隙中丰富的π-π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了其吸附能力。相比之下,环己烷则主要依赖于范德华力和氢键作用,因此在新型COFs中的吸附能力相对较弱。这些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高度吻合,为新材料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图6. COFs与苯分子之间的主体–客体组装。(A–C) DABCO → CoTPP-DMTP-COF与苯(Bz)分子在晶胞内的分子相互作用:(A) 俯视图,(B) 侧视图,(C) 扩展的双层结构。(D, E, F) Bpy → CoTPP-DMTP-COF与苯(Bz)分子在晶胞内的分子相互作用:(D) 俯视图,(E) 侧视图,(F) 扩展的双层结构。
展望与应用前景
这项研究为COFs的结构设计和功能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引入可控的层间扩展,实现了对传统材料性能的显著提升。新型垂直扩展COFs不仅在苯/环己烷分离中展现出卓越的性能,还有望在其他分子筛分、催化和气体存储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未来,通过进一步调整支柱分子的种类和长度,或将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功能化COFs,为化学工业中的分离过程提供更高效、低能耗的解决方案。
总而言之,垂直扩展的晶体多孔共价有机框架的提出,标志着分子筛分技术的新突破。这类新型材料通过结构创新,实现了对复杂化学混合物的高效分离,为低碳、绿色分离技术的应用前景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希望这项研究的最新进展能够激发更多科学家的兴趣,共同推动新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COFs材料为分子分离、催化以及能源领域带来革命性改变。
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J. Am. Chem. Soc.期刊上,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生谢帅垒,江东林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Vertically Expanded Crystalline Porous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Shuailei Xie, Matthew A. Addicoat, and Donglin Jiang*
J. Am. Chem. Soc., 2024, DOI: 10.1021/jacs.4c11880
通讯作者简介
江东林教授简介
江东林,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务长讲习教授,博士生导师,欧洲科学院院士。在浙江大学取得学士、硕士学位,于1998年在东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获日本青年科学家奖,日本高分子学会Wiley奖,日本化学会学术奖和洪堡研究奖。先后在东京大学、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分子科学研究所及Japan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工作。
江东林教授长期从事二维高分子和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设计及应用工作,是COFs领域基础的开创者并长期引领COFs领域的发展。目前已在包括Science, Nature,Nat. Mater., Nat. Chem., Nat. Catal., Nat. Syn., 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oc. Rev.,Chem. Rev., Nat. Re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引用超过40000次,2018-2024年连续七年入选科睿唯安化学领域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江东林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44770
课题组主页
https://blog.nus.edu.sg/chmjd/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