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Angew:反式双一氧化氮配位锰(II)血红素类似物的分离与表征

Angew:反式双一氧化氮配位锰(II)血红素类似物的分离与表征

一氧化氮(NO)是众所周知的内源性信号分子,它与各种受体蛋白酶的相互作用在生命体内发挥着血管扩张调节、神经传递等许多重要的功能,例如,NO通过活化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可以将三磷酸腺苷(GTP)转化为环单磷酸腺苷(cGMP),进而激活下游效应蛋白。有研究推测双NO键合的血红素NO−Fe(II)−NO是这一过程的重要中间体。在合成化学领域,虽然自1970年以来,不断出现有关双NO配位金属卟啉[M(Porph)(NO)2]的报道,但此类化合物从未被分离与结构表征。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李剑峰教授(点击查看介绍)课题组成功分离表征了首例反式双NO配位金属卟啉化合物―[Mn(TPP)(NO)2]的单晶结构,中心金属与轴向配体之比Mn:N:O = 1:2:2,符合双NO六配位特征。


在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DRIFT)实验中,随着[Mn(TPP)]粉末和NO气体反应的进行,在1750和1738 cm-1处捕捉到了主次两组峰,分别对应于六配位[Mn(TPP)(NO)2]与五配位中间体[Mn(TPP)(NO)]中NO配体的红外伸缩振动(νNO),而当类似物[Mn(TTP)]与NO反应时,仅在1738 cm-1处出现了对应于五配位产物[Mn(TTP)(NO)]的NO红外伸缩振动。这一对比表明,金属卟啉meso位取代基团给电子能力直接影响第二个NO配体与中心金属的键合。


对六配位双NO产物的EPR测试与模拟展示了其= 2.0处具有明显精细裂分的共振峰,确定了化合物S = 1/2的低自旋态(a图)。在对非均相固气反应的EPR监测中,归属于四配位起始物[Mn(TPP)]的高自旋特征峰(= 5.9),随着与NO气体的反应逐步消失(1,10分钟,b图),同时= 2.0处信号逐步增强,这一变化显示了起始物[Mn(TPP)]的不断消耗,进一步证明了反应最终生成产物为六配位双NO的[Mn(TPP)(NO)2]。


综上,本工作首次分离了反式双NO配位血红素衍生物,对其几何构型与电子结构也做了深入表征与分析,为进一步探究一氧化氮与蛋白酶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关论文发表于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文章的第一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曹红丽。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先导计划的资金支持。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Experimental Determination of an Isolated trans-Dinitrosyl Manganese(II) Heme Analogue

Hongli Cao, Wei Ding, Jianfeng Li

Angew. Chem. Int. Ed., 2023, DOI: 10.1002/anie.202217545


导师介绍

李剑峰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56525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Virulence virulence 关注微生物的致病、感染机制,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
中日韩建筑学会合办期刊新
EDITINGSERVICES编辑润色服务最新
Advances inMagnesium Alloys
欢迎注册GENETICS线上研讨会
SDG8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
Springer Nature 2022高影响力研究精选
长期新冠肺炎
聚焦肿瘤免疫学基础应用的高质量研究
EnvironmentalPollutantsand Bioavailability
爱思唯尔官方语言编辑服务
京东学术图书双十一
OXFORD
聚焦材料工程和技术材料物理和化学及新型材料领域
Automatika聚焦自动控制、机器人、电子、计算机及通讯
AJE是与Nature期刊合作的论文润色机构
ELSEVIER理工paper精准润色
Nature论文写作课程
Frontiers 期刊最新因子现已公布
ELSEVIER第一届国际分离钝化技术大会
最新CiteScore引用分出炉
屿渡论文,编辑服务
浙大
香港城市大学
北京大学
哈工大
南开
上海交通
上海中医-连续
东方
深圳大学
西湖大学
隐藏1h前已浏览文章
课题组网站
新版X-MOL期刊搜索和高级搜索功能介绍
ACS材料视界
x-mol收录
试剂库存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