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Science:“贴纸”一小块,超声成像两整天

Science:“贴纸”一小块,超声成像两整天

说到超声成像,各位读者估计有不少会想起体检中的腹部彩超项目,先在肚子上涂一坨又凉又粘的液体,然后医生拿着探头在肚皮上左按右压……要是为了憋尿连喝了3、4杯水,医生按压的手劲再大点,那感觉相当尴尬……毫无疑问,超声成像是用于体内软组织无创成像的最常见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四种模式:A型(Amplitude-mode)、B型(Brightness-mode,如B超)、M型(Motion-mode)、多普勒型(Doppler-mode,如彩超)。

气液固(骨骼)介质对超声图像的影响。图片来源于网络


常规的超声成像,首先要将凝胶(超声耦合剂)涂抹在患者的皮肤上,然后通过探头将声波发送到体内,回声信号返回探头并转换成高分辨率的心脏、肺和其他器官的图像。不过,超声成像用于医疗诊断需要训练有素的超声医师,使用庞大且专业的设备,图像质量高度依赖于操作者的技巧和经验。而且,由于一段时间后凝胶状的耦合剂会逐渐变干,图像质量逐渐下降,难以进行长时间持续监测,如果患者还需要不停移动,问题就更加明显。


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赵选贺(Xuanhe Zhao)教授课题组在Science 杂志发表论文,报道了一种可穿戴的超声成像“贴纸”,就像创可贴一样便于使用,可以连续48小时进行内脏器官的超声成像。这种被称为“生物粘附超声(bioadhesive ultrasound, BAUS)”的装置由刚性压电探针阵列和声学透明的水凝胶弹性体组成,前者保证了每平方厘米400个的换能器密度,而后者柔软且易粘附在皮肤上,使用起来人体感觉更加舒适。

可穿戴超声成像装置。图片来源:Science [1]


这种BAUS装置的探头由压电元件阵列组成,通过环氧树脂封装,在长期使用中具有高度稳定性和可靠性。探头受底部和顶部电路控制,底部电路可增强超声波到皮肤的传输,而顶部电路则可以消除共振效应。超声探头通过柔软、抗脱水、具有生物粘附性的水凝胶弹性体耦合剂层牢固地粘在皮肤上。整个BAUS探针的厚度约3 mm,仅普通邮票大小,重量也只有10至40 g。

BAUS装置的设计思路和示意图。图片来源:Science


BAUS装置的耦合剂层采用壳聚糖-聚丙烯酰胺互穿网状聚合物,为了评估其粘附性能,研究者通过皮肤剥离试验测得水凝胶弹性体可以提供853 J•m-2的界面韧性,可以说粘附的非常牢固。在空气中放置48小时后,界面韧性仅降低至756 J•m-2。在1~10 MHz的频率下,耦合剂的衰减系数为0.036~0.131 dB/mm,与皮肤相匹配。在佩戴舒适性测试中,研究者对15名志愿者在多个身体部位进行了48小时粘附实验,几乎未出现不良反应(例如皮肤发痒、发红、干燥、刺激等)。虽然粘附牢固,但从边缘揭开可以将其轻松剥离,之后也不会在皮肤上留下任何残留物。

BAUS装置的粘附性和声学性能。图片来源:Science


ZG02495-1.gif


身体运动会导致皮肤变形、血管移位,从而降低现有可穿戴超声装置的成像质量和稳定性。然而,BAUS装置可以在身体随机运动下实现连续成像,比如在颈部随意旋转的情况下对颈静脉和颈动脉进行48小时连续成像。从成像中可进一步分析血流速度、血压波形等数据,比如受试者慢跑0.5小时后,每个心跳周期的收缩峰血压比运动前下降得更快,这可能是由于运动诱导的颈动脉血管舒张所导致,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心脏类疾病的监控和早期诊断。

BAUS装置对颈部血管连续成像。图片来源:Science


虽然肺部超声检查已被证明是诊断COVID及肺部病变的有效工具,但复杂的设备使得患者只能前往医院就诊,并得到不连续的肺部成像。相比之下,可穿戴BAUS系统可以在家中为新冠患者提供持续的监测。研究者将BAUS装置粘附在受试者右胸,并对肺部进行48小时连续成像实验,对这一应用前景进行了验证。类似地,BAUS装置也可以对心脏、胃等体内组织进行成像。比如,运动0.5小时后,左心室的大小明显增加,这或许可以为心肌病的研究提供更多实时且详尽的图像数据。再比如,受试者饮用450毫升果汁后,可以观察到胃部扩张,随后2小时,由于果汁被消化,胃部逐渐减小。

BAUS装置对肺、膈肌、心脏和胃的连续成像。图片来源:Science


“弹性体可以防止水凝胶脱水,声波才能有效穿透并提供内部器官的成像数据”,本文共同一作Xiaoyu Chen博士说。“可穿戴超声成像工具在未来临床诊断中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现有超声贴片的分辨率和持续时间相对较低,无法对深层器官进行成像”,本文一作Chonghe Wang说,“这种装置能够贴合皮肤,保持传感器的相对位置,从而生成更清晰、更精确的图像”。赵选贺教授也表示,“相信我们已经开启了可穿戴成像的新时代”[2]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Bioadhesive ultrasound for long-term continuous imaging of diverse organs

Chonghe Wang, Xiaoyu Chen, Liu Wang, Mitsutoshi Makihata, Hsiao-Chuan Liu, Tao Zhou, Xuanhe Zhao

Science2022377, 517-523. DOI: 10.1126/science.abo2542


参考文献:

[1] Tan P. & Lu N., Seeing inside a body in motion. Science 2022377, 466-467. DOI: 10.1126/science.adc8732

[2] MIT engineers develop stickers that can see inside the body

https://news.mit.edu/2022/ultrasound-stickers-0728    


(本文由小希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香港大学
天大
清华
清华
北大
西安电子
北化工
新加坡国立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