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AM:纳米多晶化—改善氧化与还原电极,促进先进电池的发展

AM:纳米多晶化—改善氧化与还原电极,促进先进电池的发展

近日,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孙子其课题组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殷宗友课题组合作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表题为“Nano Polymorphism-Enabled Redox Electrod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的综述文章。该文章总结了现在当前多晶性工程在各种先进电池里面的应用,包括金属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金属-硫电池,指明了当前研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纳米多晶性(NPM)在储能领域,尤其是可充电电池,引起了很多关注。在各种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包括金属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金属-硫电池,多晶相的组成和演化过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决定着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控制着电化学过程中的氧化还原转化,是影响电池性能的核心部分。该综述首先讨论了纳米多晶性工程在可充电电池中的研究意义,随后系统性总结了针对不同类型可再充电电池氧化还原电极中的多晶化调制策略。主要目的是展示纳米多晶性是如何调节电极材料性能,影响氧化还原过程,从而改善每种电池类型的电化学活性。作者希望通过对材料的多晶性和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确定某些潜在的“合成-结构-性能”关系用于未来的材料设计以及电池性能增强。最后也讨论了当前的研究挑战和潜在的研究方向,为纳米多晶性工程的未来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引导。

图1. 纳米多晶工程用于不同电池系统的氧化还原体系。


多晶性是指固体材料形成一个以上晶相的能力,它是很多材料(例如聚合物、矿物和金属)所具备的特征,丰富了固体材料的功能用于各种应用。当材料的结构尺寸减小到纳米级时,高的表面纵横比会产生额外的工程调控空间,从而使纳米材料表现出丰富的多晶性特征。近年来,纳米多晶性(NPM)已成为能量存储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并且有望在识别功能材料的“合成-结构-性质”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用于未来材料设计与电池性能增强。电极材料的大多数问题与多晶性有关,特别是在特定的电解质系统中的物相的多晶转变过程。因此,对电极材料多晶态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揭示相变过程,同时也是发现解决不可逆相变问题所需的相调制策略的先决条件。通常,两种常见的调控策略包括促进可逆相变和抑制不可逆相变。提高氧化还原多晶态的可逆性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池性能,例如复杂的相转换以及相演化过程。总之,纳米多晶工程从相尺寸、形状和组成的角度提供新的功能特性调控战略用于提高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此对可再充电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图2. 纳米多晶工程在不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


纳米多晶工程广泛的用于还原电极,包括锂电(例如锂过渡金属氧化物、富锂层状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氟化物),钠电(例如化学取代和钠化度控制),钾电(例如P2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和P3型层状金属氧化物),锌电(例如锰基氧化物,钒基化合物和MXene),铝电(例如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碳材料),空气电极(例如氧电极、氮电极和二氧化碳电极)和硫电极(例如锂-硫和钠-硫电池)。考虑到金属-空气电池中氧电极极的复杂条件,不同类型的金属-氧气电池(例如锂-氧电池和钠-氧电池)单独进行了分析。除此之外,纳米多晶工程还用于氧化电极,包括锂电(例如硅和氧化物),钠电(例如过渡金属硫化物,磷基和铋基材料)以及钾电(例如硫化物和氧化物)。


可充电电池中的纳米多晶工程通常是通过离子取代、异质掺杂、组份优化和形态设计来实现的。总体而言,氧化还原电极的多晶工程相对复杂,因为大多数电极对外部因素非常敏感,例如电解质系统、测试条件(例如放电速率和电压窗口)、表面形貌和颗粒尺寸。近年来,先进的检测技术(例如同步辐照)的发展使得电极材料多晶态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直观的识别多相转变过程以及有效识别循环过程中的潜在中间相依然是一个挑战。因此,未来应进一步研究电极材料与多晶性相关的特定存储机制,并且有必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揭示充放电过程中的相演化过程。


该论文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上,梅俊博士和王金凯为论文第一作者,孙子其教授和殷宗友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Nano Polymorphism‐Enabled Redox Electrode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Jun Mei, Jinkai Wang, Huimin Gu, Yaping Du, Hongkang Wang, Yusuke Yamauchi, Ting Liao, Ziqi Sun, Zongyou Yin

Adv. Mater., 2020, DOI: 10.1002/adma.202004920


研究团队简介


孙子其教授简介: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金属所,随后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和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加入昆士兰科技大学,现为化学与物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金属氧化物以及仿生纳米材料在可持续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截至目前,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dvanced Materials, Nano Today, ACS Nano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目前担任《Sustainable Materials & Technology》主编和《Surface Innovation》副主编以及《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o Materials Science》等杂志编委。


https://www.x-mol.com/university/faculty/26538


殷宗友教授简介: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进行了他的博士后生涯。殷老师于2017年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小组,现为化学院副教授。该小组的研究侧重于材料科学和应用,涵盖材料-结构-器件之间的基本关联,和多种材料的协同集成,以追求和开发新型能源和可穿戴系统。至今,殷老师拥有10个国际专利,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包括Nature Energy, Science Advanc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and 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 等学术刊物。自2015年至今,Yin老师连续六年一直是全球高引学者。


梅俊博士简介:2019年博士毕业于昆士兰科技大学后留校任教,担任材料科学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先进纳米结构的设计用于能源存储与绿色催化,截止目前,在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National Science Review 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8篇,现任澳大利亚智能能源协会高级会员以及《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等12本杂志编委。


王金凯简介: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于2019年起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殷老师课题组交流学习。研究方向为新型纳米材料结构设计及其储能应用,迄今已在Advanced Materials, Small,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10篇。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中科大
华盛顿
上海交大
德国
美国
中山大学
西湖大学
药物所
普渡大学
东方理工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