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网传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到底要不要抢购?

网传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到底要不要抢购?

先说答案:根本没必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结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1]

图片来源: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公众的建议:传言和事实 / 世界卫生组织[1]


而且,就算药物研发人员历经千辛万苦经过严谨临床试验最终找到了能够预防和治疗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或药物,真正需要它们的是病人和一线医护人员等人群,在家躺着就能为抗击疫情做贡献的绝大多数健康人,抢购就是添乱啊!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多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随着疫情的蔓延,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现已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直径60-140 nm的小东西,却威胁着全国近14亿人的健康,影响着全国近14亿人的生活。面对疾病的肆虐侵袭,人们致敬一线的医护人员,同时也把期待的目光投向了科研人员。事实上,我国的科研人员确实没有松懈。在疫情全面爆发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我们看到了新冠病毒毒株被分离,基因组测序完成,检测试剂盒被研发并投入一线,新冠病毒3CL水解酶晶体结构被解析,2019-nCoV的进化来源以及与人体蛋白ACE2的相互作用机制,2019-nCoV的流行病学分析……可能最近这一个多月是民众对基础研究进展最为关心的一段时间。但是,在这一连串的突破性进展当中却没有大家最关心的特效药物研究进展。这个问题也是本君被身边朋友问到最多的问题。


有的朋友会说,不对啊,新闻都说了有两个从没听过的药物有效来着。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以下简称为诊疗方案)中,确实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作为一般治疗药物。

图片来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商品名“克力芝”,每片含洛匹那韦200 mg和利托那韦50 mg,用于治疗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由AbbVie生产并销售。两者的化学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片来源:《美国药典USP40-NF35》


这次为什么是这两个药物如此突出?原来在2004年已经有文献报道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SARS-CoV(非典病毒)表现出非常好的疗效[2],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ME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患者的治疗作用也不乏有文献报道 [3,4]


在疫情爆发之初,恐怕只有疾控中心等少数机构研究人员掌握这个病毒的信息。普通医生或民众能类比的自然是SARS和MERS。从目前疾控中心公布的信息来看,此次2019-nCoV其基因特征与SARSr-CoV 和MERSr-CoV 有明显区别。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85%以上。


估计是有阅读文献习惯的医生记住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对那两种冠状病毒的作用,情急之下只能冒险尝试了(这种超适应症用药对于没有任何医药知识,没有任何抢救手段的普通民众来说风险极大,请不要尝试)。这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家组成员王广发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被明确提到,他接受了某位医生的建议服用了洛匹那韦/利托那韦,这个药物对他是起效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依然不清楚这款药物对2019-nCoV起效的作用机制。人类药物发展史上无数惨痛经历告诫我们一款药物获准上市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绝不能基于几个有效案例就轻易推广,它一定要经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从最近一版的诊疗方案中可以猜测,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并不是对现在所有感染2019-nCoV的病人都有效。盲目囤积克力芝(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根本没有必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了出现在诊疗方案中的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外,大家应该在微博、微信等各个媒体渠道还看到了不少相传对2019-nCoV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比如阿比多尔、瑞德西韦(Remdesivir)等小分子抗病毒化学药物,“莲花清瘟”、“双黄连”、“血必净”等中成药。但是这些消息或是来自个别病人用药后观察到的症状好转,有些甚至只是细胞水平的实验室实验结果。距离符合现代医学标准的“有效”,差距还很是不小。但是,还是很遗憾的看到了各地民众连夜排队抢购屡报不良事件的“双黄连口服液”,这让本君想起了非典时期的“板蓝根”和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件之后的“碘盐”。现在,“双黄连”事件来龙去脉估计各位已经明了,相关科研机构和官方媒体也都纷纷澄清或者辟谣。但本君还是想吐槽几句,民众的科学素养提升非一日之功,在当前严峻形势下,作为权威药物研发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发布相关信息之前难道没有想过这样草率的举动是否符合严谨的科学精神?作为民众最为信赖的官方媒体,发布相关信息之前难道没想着找第三方专业人士稍微咨询一下?这又让本君想起已经获刑的贺博士,最早有家传统媒体报道他的基因编辑“成果”,标题风格可是“我国科学家完成世界首例……” 或许首先要提高科学素养的,正是媒体从业者吧。


言归正传。本君以为,一方面研究目前这些药物对2019-nCoV的具体作用机制,另一方面开展严谨的临床试验总结有效病例规律,才有可能更科学地指导下一步抗击疫情工作,也更有效负责地救治患者。截止到2020年2月1日,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上以“新型冠状病毒”检索注册题目,共检索到13项注册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图片来源: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


本君相信奋战在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一定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们期待在即将开展的临床试验中能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药物。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参考资料:

1. 就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对公众的建议:传言和事实

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advice-for-public/myth-busters

2. C.M. Chu, V.C. Cheng, I.F. Hung, M.M. Wong, K.H. Chan, K.S. Chan, R.Y. Kao, L.L. Poon, C.L. Wong, Y. Guan, J.S. Peiris, K.Y. Yuen, H.U.S.S. Group, Role of lopinavir/ritonavir in the treatment of SARS: initial virological and clinical findings, Thorax, 2004, 59, 252-256

3. H. Momattin, A.Y. Al-Ali, J.A. Al-Tawfiq,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rapeutic age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the 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 Travel Med. Infect. Dis., 2019, 30, 9-18

4. T.P. Sheahan, A.C. Sims, S.R. Leist, A. Schafer, J. Won, A.J. Brown, S.A. Montgomery, A. Hogg, D. Babusis, M.O. Clarke, J.E. Spahn, L. Bauer, S. Sellers, D. Porter, J.Y. Feng, T. Cihlar, R. Jordan, M.R. Denison, R.S. Baric, Comparativ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remdesivir and combination lopinavir, ritonavir, and interferon beta against MERS-CoV, Nat. Commun., 2020, 11, 222


(本文由乐只君子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中科大
华盛顿
上海交大
德国
美国
中山大学
西湖大学
药物所
普渡大学
东方理工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