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有几条与毒品有关的热点新闻。
11月28日,根据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发布消息,陈某因吸毒和非法持有毒品被行政拘留。经记者核实,陈某实为著名歌手陈羽凡。涉案毒品是冰毒和大麻,陈羽凡的尿检结果也呈冰毒类和大麻类阳性。[1]
接着就是12月2日的我国决定对芬太尼类物质进行整类列管,并启动有关法规的调整程序,加强管控。[2]
大麻。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新闻让公众再次热切关注毒品和药物滥用问题。演艺界人士涉毒不是什么新鲜事,这些年来因涉毒而自绝演艺生命的大有人在。陈羽凡之前,还有张默、房祖名、柯震东、李代沫、满文军、尹相杰等等一长串名单。在这些艺人涉毒案件中出现最多的一类毒品当属大麻了。这是为什么呢?本君思考了一下,这可能和“引路人”对大麻的描述密切相关。第一,大麻纯天然纯植物,成瘾性“低”;第二,国外吸食大麻是合法的。这两个说法对吗?嘿嘿……成瘾性低?那是跟吗啡比,跟蔬菜比的话成瘾性老高了,低不代表没有。国外吸食大麻合法,没问题啊,在欧洲某国,美国某州,甚至前不久刚刚宣布大麻合法的加拿大。但吸大麻可不是灌水发文章,国外热捧的拿回国就被高看一眼。在我国吸食大麻非法!在中国就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本君还看到好多脑残粉为这些艺人的涉毒行为开脱粉饰,什么“压力大”、“生病了要镇痛”、“再给一次机会”等等。压力大?早早的财务自由,唱首歌的收入,抵得上高校普通教师工作十年,又不用发论文、拿学位、评职称、带研究生、申基金,只要自己不zuo哪门子的压力大呢?再说生病的理由,就太搞笑了,有病了要去看医生,自己给自己开药治病?说到底,追求毒品带来的刺激和幻觉才是根本原因吧。合法的娱乐已经无法带来更多刺激,那就试试非法的?依靠药物带来刺激其实是一条不归路,从生理学角度上讲机制很简单,就是随着不断的药物刺激,引起人神经兴奋的“阈值”也会越来越高,所需要的药物剂量越来越大,如此恶性循环。身陷囹圄这个结果还算是轻的,如果不进行戒断治疗,因毒品吸食过量而最终丧命也不少见。此外,知名艺人作为公众人物,涉毒会给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带来很坏的示范,此风绝不可长!至于“再给一次机会”的说法,本君特别赞同网络上的一句话,“重新做人可以,但重新做明星——不行!”
说完大麻、冰毒这些“老一辈”毒品,再说说芬太尼。
芬太尼药物。图片来自网络
说是毒品,芬太尼肯定非常委屈,它其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类基本都是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用剂量下,镇痛效力远远高于吗啡,而且起效快、成瘾性低、呼吸抑制作用较弱,适用于各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镇痛。注意,这里强调了芬太尼类药物的合理使用范围和剂量,如果被追求芬太尼致幻、兴奋副作用的某些人拿去“嗨”,或者被某些人进行化学结构修饰得到毒品类似物,芬太尼类化合物就得换一个称呼——“新精神活性物质”,又称“实验室毒品”或“第三类毒品”。[3]
对于芬太尼这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简称“麻精药”),世界各国的管控都非常严格,从生产到临床使用都必需符合规范。以我国的临床使用为例,给大家科普一下。
图片来自网络
再看麻精药的生产和销售环节。我国现行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执行。本君随便截几个图大家就清楚了。
大家看到没,法规中“定点”这个词频繁出现,无论是原料植物种植,原料药和制剂的生产、采购、销售全部是国务院或地方政府审批的定点企业。换句话说,麻精药的植物原料种多少要政府批准,麻精药物每年生产需求要提交计划,能买麻精药物的批发企业就审批的那几家,甚至医院都不能自行提货。所以网传那些很容易搞到资质的企业,轻松合法出口基本不可能。截至完稿之日,国内几家生产或销售芬太尼类药物的上市制药公司(人福医药、恩华药业、羚锐制药、国药股份等)均刊发公告称其相关产品在政府的严格管控之下未出口美国、加拿大。我国政府对于芬太尼类物质的管控可以说从没放松。2017年1月25日公安部、国家食药监局、国家卫计委发布联合将卡芬太尼、呋喃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戊酰芬太尼4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在这次芬太尼上热搜之前,我国列管的新精神活性物质已近140种,其中包括芬太尼类物质25种和芬太尼前体2种,涵盖了联合国列管的全部芬太尼类物质。[3-4]
说到这里,还要说上周可能没有那么高热度的另一条新闻。11月27日,武汉某高校化学与化工学院一位张姓副教授“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件”二审开庭。[5] 如果对这个没印象,2015年夏天,类似《武汉副教授化身毒师制售“丧尸药” 月入60万美元》这样的报道标题总应该看过吧。[6] 张姓副教授所在企业大量生产3,4-亚甲二氧基甲卡西酮这种我国管制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并通过快递发往国外,一审被判无期徒刑,后提起上诉。[5] 本君在这里不想讨论案件细节,也不想讨论法律中关于毒品和管制麻精药品的界定,只想给各位掌握有机合成绝技的同学们提个醒。我国CRO或者做化工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企业很多,当你们供职的企业被国内外客户要求合成某些物质时,或者有人以学术讨论的名义请教某个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时,或者要求对某个物质进行结构修饰时,请先查阅一下《非药用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制品种增补目录》以及易制毒易制爆等管控化合物目录,这里面的化学物质绝对不能碰,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犯法。除了海洛因、可待因、冰毒、氯胺酮等大伙耳熟能详的毒品外,许多的新精神活性物质都在这个目录当中,比如N-甲基-N-(2-二甲氨基环己基)-3,4-二氯苯甲酰胺(U-47700)、1-环己基-4-(1,2-二苯基乙基)哌嗪(MT-45)和2-氨基-4-甲基-5-(4-甲基苯基)-4,5-二氢恶唑(4,4'-DMAR),光看名字谁知道它们是国家管控的“实验室毒品”?!
新精神活性物质。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咱们再说一个“擦边球”吧,N2O,一氧化二氮,中学化学就介绍过的。1799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发现了它的麻醉作用,能使人失去痛感并发笑,因此被称为“笑气”。2015年后,它开始出现在英美的年轻人聚会上,他们把小罐里的一氧化二氮抽入奶泡枪中,直接对着枪口吸气;或是将气体打入气球,用嘴吸尽气球内的气体。近些年,在国内的夜店等娱乐场所笑气球、笑气弹更是屡见不鲜。无论是售卖者,还是享用者都说这不是毒品。
笑气弹。图片来自网络
从法律上说,笑气还真没有被列为毒品;从笑气的性质上说,它能让人产生幻觉,带给人欣快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大量吸入对神经系统有严重损害,会使人出现自杀妄想等症状。本君想说的是,这和现在国际公认的毒品性质也太相似了吧。本君良心奉劝各位,笑气真心碰不得!随手一搜大伙就知道这东西的危害啦。
在道德和法律的框架下对抗贪婪的欲望是人类持续发展的保障。毒品、麻精药、新精神活性物质、笑气,这些看似在影视剧里或者新闻里才能出现的东西其实离我们很近,除了不要碰,更不要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知识去制备毒品,或者钻法律空子去制备毒品类似物。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绝命毒师”都没有好结果。
图片来源:美剧《绝命毒师》
参考资料:
1.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8-11/29/content_311821.htm?div=-1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8-12/03/content_1896449.htm
3. http://www.mps.gov.cn/n2254098/n4904352/c5641465/content.html
4. https://www.fmprc.gov.cn/web/fyrbt_673021/t1616638.shtml
5. http://www.xinhuanet.com/2018-11/28/c_1123776167.htm
6.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708/c70731-27270705-2.html
(本文由乐只君子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 ( 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