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ture》子刊:笼状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

《Nature》子刊:笼状化合物的新合成方法

对于人的手和眼来说,分子的尺度是如此之小。要想操控这么小的分子和离子,对一般人来说,这无疑要比大象抓蚊子还难得多。于是聪明的化学家设计了另外一些大一点的分子来“抓住”它们。这就是超分子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和应用。


在这种思路下,一种叫做“主客体化学”的化学分支吸引了很多化学家的兴趣。研究人员通常将环形或笼形的分子叫做“主体”,它们能够结合“客体”分子,例如金属离子或其它小分子。这些具有标志性的分子,拥有动人的名字,如冠醚和穴状分子,它们曾经迅速衍生出化学中的一个新方向,并为三位化学家Donald J. Cram、Jean-Marie LehnCharles J. Pedersen带来了198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多年来,数量庞大的各种结构的主体化合物被合成出来并进行了大量研究,不过其中一些化合物的合成过程非常繁杂困难。

最近,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Maxvon Delius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展示了怎样利用动态共价化学从简单的市售化合物出发,只通过一步反应来自组装笼状分子。在这个反应中,原乙酸三甲酯在酸催化剂和钠离子存在的条件下与二甘醇反应,能够生成一种单金属配合物(称为穴状化合物)。在这种复合物中,两个原乙酸作为两个“盖子”被三个二乙二醇链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笼子,钠离子就被“关”在里面。在这个反应中,关键是分子筛滤过原酸酯交换生成的甲醇,从而对驱动这个动态反应系统以形成穴状化合物产物至关重要。

不存在钠离子的情况下,反应的主要产品是从三甲基原乙酸和二甘醇之间1:1反应所得的简单八元环状原酸酯。在其它的条件下,如在锂离子或钾离子存在时,会生成类似冠醚的复合物,但没有形成穴状化合物。所有这些系统在酸性条件下都是动态的,然而,加入适当的钠盐后,就会导致钠穴状化合物的形成。虽然钠离子强烈结合于穴状化合物之中,但它们并不是完全被困在那里。核磁共振实验表明,钠离子可以进出这个分子的“笼子”,尽管其速度相对比较缓慢。

这些特性开辟了广泛的可能应用,包括系统化学以及分子传感和药物输送。


www.nature.com/ncomms/2015/150522/ncomms8129/full/ncomms8129.html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香港大学
韩国
深圳大学
清华
北大
西安电子
北化工
新加坡国立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