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室温下化学合成C₂分子?

室温下化学合成C₂分子?

C2分子是仅由两个碳原子组成的“神秘分子”,存在于碳蒸气、彗星、恒星大气和星际物质中。尽管早在1857年,科学家就通过碳氢化合物燃烧火焰的棱镜光谱证实了C2分子的存在,但后续对其进一步表征的尝试却遭遇了极大困难,原因是C2气体仅在高温下存在(高于3500 ℃)。后来的科学家在极端反应条件下制备了C2分子,例如在高真空的条件下,用电弧处理石墨,可以原位形成C2气体。通过低温捕获实验,研究人员发现C2的化学属性为单线态双卡宾或三线态双自由基(图1a)。另一种原位生成C2分子的方法为红外或紫外多光子激发双碳分子(例如乙炔和乙烯等)。然而,在光激发的条件下,C2分子显示出多种不同的电子结构。极端的制备条件导致基态C2分子的表征和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一直是科学界的难题。另外,路易斯碱的配位作用可以稳定C2分子(点击阅读相关)。例如单氨基卡宾或三苯基膦稳定的C2化合物810(图1b)。然而,路易斯碱的配位会打破C2分子的成键模式,并且无法在温和条件下解离释放C2分子。

图1. C2分子的制备、捕获和稳定作用。图片来源:Nat. Commun.


近期,日本东京大学Kazunori MiyamotoMasanobu Uchiyama等研究者合成了一个含有乙炔基团的高价碘化合物1a(图2)。在氟离子存在的条件下,1a可以在室温下释放C2分子。在没有捕获试剂的存在下,C2分子可以发生聚合,形成石墨、碳纳米管或C60分子。相关工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杂志。

图2. 室温构建C2分子策略。图片来源:Nat. Commun.


早期的理论计算化学支持C2分子具有碳碳四重键,基态为单线态双自由基。东京大学研究团队推测氟离子可以和1a发生化学反应,首先脱去Me3SiF,形成阴离子11。随后消除PhI和BF4-,进而产生C2分子(图3a)。为了验证1a可以作为C2的前体分子,作者将1a和Bu4NF混合在二氯甲烷中,反应体系在-30 ℃缓慢分解为乙炔(氢原子来源为溶剂)和碘苯。随后作者发现,在9,10-二氢蒽(12)的存在下,原位形成的C2分子会脱去12中的两个氢原子,形成蒽(13)和乙炔(图3a)。在二氯甲烷溶液中,原位形成的C2分子也可以和自由基捕获试剂14反应,构建捕获产物15和乙炔(图3b),意味着低温或室温下C2分子具有自由基属性。

图3. 室温原位捕获C2分子。图片来源:Nat. Commun.


为了进一步验证C2气体的产生,作者设计了两个反应容器由玻璃滤器连接的反应体系(图3c)。左边容器A装有1a和CsF,右边B为自由基捕获试剂14。经过剧烈搅拌72小时,C2气体由AB,同时和14发生反应生成产物1516。在不同黏度的溶剂中,13C标记的产物选择性随着粘度的下降而降低(图3d)。无溶剂存在的时候,13C标记的产物比例接近1:1。上述同位素实验结果说明C2分子的形成先于O-C键的形成,并且可以排除先加成后消除的反应机制。

图4. 原位C2分子构建碳同素异形体。图片来源:Nat. Commun.


作者随后用C2分子构建了一系列碳的同素异形体。在氩气气氛下,室温研磨CsF和1a的混合物10分钟可以得到深棕色固体产物。通过共振拉曼光谱、MALDI-TOF和ESI质谱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作者检测到产物主要为石墨和无定形碳(图5a-c),另外含有少量C60(图4a)和碳纳米管(图5d)。由于CuCl对炔基自由基的稳定作用,当反应体系中加入CuCl,C2分子可以产生不同链长的聚炔烃(图4b)。

图5. 碳同素异形体的拉曼光谱与电镜表征。图片来源:Nat. Commun.


至此,笔者简要介绍了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于室温合成C2分子的突破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计算化学家Henry S. Rzepa教授(已退休,这篇论文的审稿人之一)发现由1a形成C2是一个极吸热的过程 [1]。例如,简化模型反应Me-I-C≡C → Me-I + C⩸C 的自由能变化为+47.1 kcal/mol(CCSD(T)/Def2-TZVPPD/SCRF)。针对目前实验和理论的矛盾,Rzepa教授提出了三种解释:1)反应经历了某种尚未被发掘的机制;2)理论计算存在20-25 kcal/mol的偏差;3)实验上C2分子并未真正形成,而是形成了某种含碳的物质,可以形成论文中所形成的所有产物。相信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一定会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让我们对C2合成的后续工作拭目以待。


原文(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识别后直达原文页面,或点此查看原文):

Room-temperature chemical synthesis of C2

Kazunori Miyamoto, Shodai Narita, Yui Masumoto, Takahiro Hashishin, Taisei Osawa, Mutsumi Kimura, Masahito Ochiai, Masanobu Uchiyama

Nat. Commun., 2020, 11, 2134, DOI: 10.1038/s41467-020-16025-x


参考文献:

1. A Thermodynamic assessment of the reported room-temperature chemical synthesis of C2. ChemRxiv. 2020. DOI: 10.26434/chemrxiv.12237980.v2

https://chemrxiv.org/articles/A_Thermodynamic_assessment_of_the_reported_room-temperature_chemical_synthesis_of_C2/12237980


(本文由chemliu供稿)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英语语言编辑 翻译加编辑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遥感数据采集
数字地球
开学添书香,满额有好礼
加速出版服务
编辑润色服务全线九折优惠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环境管理资源效率浪费最小化
先进材料生物材料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转化老年科学”.正在征稿
化学工程
wiley你是哪种学术人格
细胞生物学
100+材料学期刊
人工智能新刊
图书出版流程
征集眼内治疗给药新技术
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中科大
华盛顿
上海交大
德国
美国
中山大学
西湖大学
药物所
普渡大学
东方理工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