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微资讯: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 华东师大姜雪峰被IUPAC评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

微资讯: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 华东师大姜雪峰被IUPAC评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

【7月29日】我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33、34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是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的第四次发射。两颗卫星均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9、10颗组网卫星。


据介绍,卫星经过3个多小时的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8颗北斗三号卫星进行组网运行。根据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服务。从这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这次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1次飞行。


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18-07/29/c_1123192159.htm


【7月29日】复旦在近红外荧光成像导航手术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化学系张凡教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徐丛剑教授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探针实现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导航卵巢癌实体瘤和转移灶的精准切除,此方法有望在临床上用于腹腔恶性转移肿瘤的精准手术导航。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上。


手术切除通常是恶性肿瘤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外科医生触诊和目视检查并不足以确保区分恶性和正常的组织类型,因此可能导致不完全切除或健康组织不必要切除。相比于术前影像学检查及手术中视觉检查及触诊,活体荧光成像技术由于其即时性、高分辨率、高特异性等检测优势,为精准手术导航技术领域提供了较好的应用前景。


张凡课题组与徐丛剑团队合作,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NIR-II, 1000 - 1700 nm)的深组织穿透和低自体荧光优势,结合化学自组装设计实现了探针在肿瘤内的长期稳定标记,极大地提高了光学成像的信噪比。初步实现了卵巢癌腹膜转移以及淋巴结转移肿瘤在荧光成像指导下精准切除,为该技术的临床转化应用提供了可能。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6019.shtm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8-05113-8


【7月29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林祥棣逝世,享年84岁


近日,我国光学与光电跟踪测量工程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原副所长,西南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成都分院原院长林祥棣在成都逝世,享年84岁。


林祥棣院士长期从事光学和光电跟踪测量技术的系统研究。曾领导和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光电工程的研制,指导和主持完成大规模集成电路关键光学设备的四项国家重点工程的研制,提出和组织开展微光学研究。在我国光电测控等领域首先实现了角位置自动测量、数字式跟踪及测量结果实时输出。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被授于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科院“七五计划”先进工作者,并两次获得863高科技计划先进工作者称号。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7/416043.shtm


【7月27日】清华大学化工系、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手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近日,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副校长玛吉•达尔曼(Maggie Dallman)率团访问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与玛吉•达尔曼共同签署了“清华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合作协议”,双方筹划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共建生物医药与健康工程创新学科,并在下学期启动研究生招生。


杨斌表示,此次与帝国理工学院的深度合作,是清华大学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又一次新探索。未来,清华大学还将与更多国际一流高校开展合作,在深圳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群,实现服务深圳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目标。此次合作将引入产业力量,将产业界最鲜活的问题带到合作中来。未来,国际研究生院重点发展的学科将与深圳产业发展具有同频共振性,充分发挥深圳的产业优势,更好地实现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创新的转化。


玛吉•达尔曼表示,帝国理工高度重视与清华的合作。在科研方面,双方将整合科学、工程、医学和商业方面的力量,共同为解决全球性重大挑战性问题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双方在深圳的合作也是教育、文化互融的一次创新尝试。


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thunews/10303/2018/20180727072602653553894/20180727072602653553894_.html


【7月27日】美国研究人员研发出3D打印新技术,可直接在皮肤上打印电子元件


近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一项突破性3D打印新技术,可以直接在真人手上打印电子元件。这项技术将来有望用于战场,士兵们可以在自己身上打印临时感应器,以检测生化制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先进材料》上。


这种新型3D打印技术使用的是轻量可移动的3D打印机,价格还不到400美元。研究人员称,将来士兵可随身携带这种3D打印机,打印战场上所需的任何感应器或其它电子元件。这种3D打印工具将是未来的多合一“瑞士军刀”。


这项新型3D打印技术的一个重要创新之处在于,在打印过程中可以根据身体的微小动作实时做出调整变化。当在皮肤上进行打印时,人的身体会产生无法控制的微小移动。这种打印机会在皮肤上放置临时标记并对其进行扫描,通过追踪标记做出实时调整,确保打印出来的电子元件维持电路形状。


除了打印电子元件,研究团队还成功使用生物墨水在小鼠的皮肤伤口上直接打印了生物细胞。这项成功将有助于催生伤口愈合和皮肤病治疗的新技术。


http://www.most.gov.cn/gnwkjdt/201807/t20180727_140890.htm

https://twin-cities.umn.edu/news-events/researchers-3d-print-electronics-and-cells-directly-skin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1707495


【7月17日】华东师大姜雪峰被IUPAC评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


日前,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25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上宣布中国化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表”。这是目前为止第一位入选的中国学者。


据悉,姜雪峰课题组运用“从无机硫向有机硫”转化的理念,构建起了“3S绿色硫化学”(Smelless/Stable/Sustainable)。共发表独立通讯论文60多篇,外文邀请专著6章,申请发明专利43项(2项国际专利),已授权21项。


2019年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19年成立的世界上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化学组织)成立一百周年,同时也是由联合国确立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the Periodic Table of Chemical Elements,简称IYPT)。为了庆祝这场化学盛事,IUPAC与International Younger Chemists Network (IYCN) 将以“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的形式,自2018年7月开始到2019年7月从世界范围征集提名,通过每月评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


据悉,入选者将覆盖与化学相关的多种工作岗位(科研、教育、科普等)和创新领域,代表化学学科在下一个百年的发展方向,体现IUPAC的使命与核心价值观。


http://news.ecnu.edu.cn/b4/98/c1837a177304/page.htm    

https://iupac.org/100/pt-of-chemist/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计算机建模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购书送好礼
天然纤维材料
口腔微生物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
材料学领域约200份+SCI期刊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东北石油大学合作期刊
动物源性食品遗传学与育种
专业英语编辑服务
左智伟--多次发布
多次发布---上海中医药
广州
天大
清华
清华
北大
西安电子
中科院
南科大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