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朱国华

个人简介

朱国华,男,江苏如皋人,198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6年7月毕业,同年任教于东南大学。1997年4月受聘为副教授。1998年春,以同等学力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文艺学博士学位,2000年底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2001年8月,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2003年5月出站,并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2006年12月,被聘为教授,同年,被选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法人代表兼秘书长。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赴美国杜克大学访学一年。2009年,被任命为中文系副主任,同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1年,任《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2015年3-8月,赴巴黎高师任高级访问学者。同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3月起,被任命为中文系系主任。2017年,任《文艺理论研究》主编。2020年,被当选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2020年6月,被任命为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兼国际汉语教师研修基地执行副主任。 教育经历 1982年-1986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8年-2000年 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6年至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2003年-2006年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2001年-2003年 复旦大学博士后 1997年-2001年 东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6年-1997年 东南大学中文系讲师 获奖 2006年,论文《经济资本与文学:文学场的符号斗争》获上海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的三等奖 2008年,专著《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获上海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的二等奖 2014年,论文《阿多诺的大众文化观与中国语境》获上海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的二等奖 2018年,著作《权力的文化逻辑》,获上海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的一等奖 2019年,著作《权力的文化逻辑》,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研究领域

文学理论,美学,文学社会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试比较张承志和艾特玛特夫的美学追求》,《批评家》,1986年第2期; 《论学院文化的特征和功能》,《当代青年研究》,1990年第1期; 《〈红楼梦〉与〈百年孤独〉》,载《比较文学三百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与中国当代爱情观》,同上; 《别一种媚俗:〈文化苦旅〉论》,《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2期; 《文艺学:另一种可能的思路》,《艺术学研究》,1995年第1期; 《试论中国古典文学女追男现象》,《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润笔考论》,《东南文化》,1996年第4期; 《雅俗文学的概念区分》,《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4期。此文《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同年第十期全文转载; 《文学批评参照系之再思考》,《江海学刊》,1996年第6期; 《略论对问体》,《东南大学社会科学论坛》,1996年第1期; 《林语堂幽默观新探》,《海外华文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试论景观美学的特征》,《美学与艺术学研究》,1996年第2期; 《润笔琐谈》,《文史知识》,1997年第1期; 《关于金庸研究的一点思考》,《文艺评论》,1997年第3期; 《略论通俗文学的批评策略》,《文艺研究》,1997年第6期; 《蔡邕的悲剧》,《读书》,1998年第4期; 《蒙着红布的呐喊:接近崔健》,《东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可能》,《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白楼人:被统治的统治者?》,《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6期; 《选择严冬:对鲁迅虚无主义的一种解读》,《文艺争鸣》,2000年第4期; 《子贡与孔子》,《孔子研究》,2000年,第4期; 《从权力的逻辑看: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导言》,《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 《王安石小人化过程之推考》,《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文学权力:一个社会学的阐释》,《莽原》,2001年第1期; 《印刷时代的文学权力》,《晋阳学刊》,2001年第4期; 《通向文学史的多元路径》,《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徜徉在历史和文学之间:〈斜阳旧影〉读后》,《东南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文学权力:文化资本》,《求是学刊》,2001年第4期; 《诗学的叙事话语》,《文论报》,2001年9月15日; 《文学与符号权力》,《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视觉文化研究》,《文化研究》,2002年,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此文为译文;转载于王一川主编:《大学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大众文学的系谱》,《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巷陌骊歌》,《民族艺术》,2002年第2期; 《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民族艺术》,2002年第3期,此文为译文; 《学术合法性是如何可能的?》,2002年,《学术界》,第4期; 《学术争鸣何以可能?》,2002年,《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4期; 《布迪厄:清醒的文化角斗士》,《社会科学报》,2002年2月28日。 《口传时代的文学权力》,《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此文转载于人大复印《文艺理论》,2003年4期; 《电影:文学的终结者?》,2003年,《文学评论》,第2期; 《反思社会学研究》,《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权力》,《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文学场的逻辑》,《文化研究》,2003年,第4辑。此文转载于《文艺理论》10期; 《实地运用布迪厄》,《文化研究》,2003年,第4辑,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此文为译文; 《古典时代的政治资本与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可怜无补费精神?》,《中文自学指导》,2003年,第5期; 《中国人也在诗意地栖居吗》,《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转载于张未民编:《新世纪文艺学的前沿反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现代哲学》,2003年第4期; 《布迪厄、历史理性、后殖民文化生态及其他》,《社会观察》,2003年,第2期; 《摄影的社会定义》,《视觉文化研究读本》,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此文为译文,转载于顾铮编:《西方摄影文论选》,浙江摄影出版社,2005年版; 《理性何为》,《社会科学报》,2003年6月; 《当文化成为资本》,《社会科学报》,2003年8月; 《痛思中国文化研究》,《社会科学报》,2003年10月; 《陌生人:布迪厄学术性情的发生》,《河北学刊》,2004年第1期,转载于《文艺理论》3期; 《知识分子场:布迪厄对知识分子的祛魅》,《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场域与实践: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社会空间与社会阶级:布迪厄阶级理论评析》,《江海学刊》,2004年第2期; 《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读书》,2004年第7期; 《符号暴力与性别统治》,《社会理论论丛》,第二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转载于《文艺理论》11期; 《彼山之玉与此山之石》,《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第4期; 《感情放逐之后的感情》,《评论》,2004年卷,第一期,江苏文艺出版社; 《大学之道在……》,《社会观察》,2004年,第5期; 《艺术终结的辩证法》,《美术观察》,2004年第7期; 《艺术博物馆:虚假的文化承诺》,《民族艺术》,2004年第3期; 《皮埃尔·布迪厄:〈中等品味的趣味〉》,《中国学术》,2004年1期; 《经济资本与文学:文学场的符号斗争》,《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转载于《文艺理论》12期; 《关于身体写作的诘问》,《文艺争鸣》,2004年第5期; 《本雅明:迎向灵光消逝的挣扎者》,《文景》,2004年11-12合期; 《背诵、经典与文化保守主义》,南方周末,2004年7月22日; 《徘徊于艺术神学与文学政治学之间》,香港《实现:综合艺术评论》,2004年,第3期; 《华康德:布迪厄的自杀论》,载《文学前沿》,第8辑,2004年版。此文为译文。 《审美现代性与中国语境》,《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非同一性与模仿:阿多诺的美学逻辑》,《福建论坛》,2005年,第8期; 《现代性视域:一个概念梳理》,《实现:综合艺术评论》,2005年,第4期; 《当代文论语境中的布迪厄》,《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灵氛理论的讽喻结构》,《艺术百家》,2006年第1期; 《讽喻诗学的辩证结构》,《上海文化》,2006年第1期,转载于《文艺理论》;2006年7期; 《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第2期,转载于《文艺理论》06年6期; 《关于身体、文化、权力的通信》,《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6期; 《教育体制、合法语言与社会再生产:布迪厄论教育与语言》,《人文艺术》,第7辑; 《学术语言的几个层次:兼论晦涩》,《福建论坛》,2006年第10期,转载于《文艺理论》07年5期; 《祛魅、解构与大众文化的自主性》,《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转载于《美学》;2007年2期; 《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纯粹语言、经验、理念与弥赛亚时间》,《华东师大学报》,2006年第5期。 《民族文化认同与经典的再发明》,《云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7年12期以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7年4期。 《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西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 《大众媒介时代艺术批评的困境:以“白韩之争”为例》,《艺术百家》,2007年第3期。 《大众媒介时代的文学批评》,《四川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转载于《文艺理论》;2007年9期 《对科研量化考核的一个理论思考》,《云梦学刊》,2007年,第4期。 《现代性视阈与批判理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版,第4期。 《认识与智识:跨语境视阈下的艺术终结论》,《文艺研究》,2008年,第3期,转载于《文艺理论》6期; 《转识成智:论文艺学的逻辑出发点》,《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转载于《文艺理论》08年9期。 《形式》,《西方大观念》,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此文为译文。 《继承与断裂:略论布迪厄的社会学思想渊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别一种理论旅行的故事:本雅明机械复制艺术理论的中国再生产》,《文艺研究》,2010年,第11期。转载于《文艺理论》2011年2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 《关于消费主义与身体问题的对话》,《文艺争鸣》,2011年,第3期。 《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教材的可能性》,《学海》,2011年,第5期。 The reproduction of Benjamin’s theory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 of art in China, Neohelicon (2011) 38:71–84 《乌合的思想》,《读书》,2012年,第4期。 《阿多诺的大众文化观与中国语境》,《文艺研究》,2012年,第11期。此文全文转载于《新华文摘》2013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2013年《文化研究》第3期。 《众声喧哗中的布迪厄》,载金惠敏主编《差异》,第七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版。 《批判美学的中国化批判》,《文艺争鸣》,2014年,第1期。 《漫长的革命:西学的中国化与中国学术原创的未来》,《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转载于《新华文摘》,2014年,18期。 《何谓讽喻》,《中国图书评论》,2014年,9期。 Chinese practice and T. W. Adorno’s theory of mass culture, Neohelicon (2014) 41:489–502. 《文化再生产与社会再生产:图绘布迪厄教育社会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16年3期。 《语言交换的经济与符号权力:图绘布迪厄语言理论》,《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阶级习性与中等品位的艺术:布迪厄的摄影观》,《福建论坛》,2016年第8期。 《峭壁上的宾馆:阿多诺、赵勇与文化批评的可能性》,《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5期。 《想象的新旧冲突:重释作为文学事件的<<>沉沦>》,《东吴学术》,2017年第4期。 《当文学变成一种视听盛宴——兼谈<<>朗读者>的追求》,《教育传媒研究》,2017年版第5期。 《两种审美现代性:以郁达夫与王尔德的两个文学事件为例》,《扬州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 《文化政治之外的政治:重思法兰克福学派中国之旅》,《兰州大学学报》,2018年1期。 《本土化文论体系何以可能》,《浙江社会科学》,2018年第10期。 From the ‘Other’ to the ‘Master Narrative’: the Chinese Journey of the Frankfurt School, 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ume 20 Issue 3 (September 2018) Article 8. “The End of the Nobel Era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World Republic of Letters”,CLCWeb: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Volume 20 Issue 7 (December 2018) Article 4. 《身体表征的现代中国发明:以刘海粟“模特儿事件”为核心》,《文艺争鸣》,2019年2期。 《生存危机:人文学科如何对标当代中国》,《探索与争鸣》,2019年4期。转载于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科学总论》,2019年3期。 《论长寿系是怎样炼成的——兼怀徐中玉、钱谷融二先生》,《文艺争鸣》,2019年8期。 The Invention of Body Representation in Modern China: Case Study of Liu Haisu and the “Model Even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vol. 56, No. 3, 2019.

学术兼职

2006年,当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法定代表人,同时也被选为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 2016年,当选上海语言文字工作者协会会长 2020年,当选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