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马晶

个人简介

马晶:男,1956年4月出生,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光学专业。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可调谐激光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事的研究方向有卫星光通信、激光干涉计量、光学信息处理、激光全息等。1988年到1990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欧洲核子中心(位于瑞士日内瓦)从事高能物理实验研究工作两年。先后承担了卫星光通信研究的重大项目以及相关的其它项目30余项。分别在终端研制、空间光信号收发、联调与模拟测试、激光束在大气中传输所受的影响及补偿、外场试验、地面验证与评测等多项关键技术的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已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国际会议和国内会议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8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和国防工业出版社共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先进技术转化应用大赛金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黑龙江省发明特等奖等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14项。研究成果两次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等发明专利共90余项,已获授权80余项。 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民用航天重点项目、科学试验重大项目和终端研制重大项目共3项,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承担并完成了科学试验重大项目、863高技术重点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共4项,为我国空间光通信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1年10月,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科研团队成功地进行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试验,实现了海洋二号卫星与光通信地面站之间的高速激光通信,建立了稳定的星地激光通信链路。海洋二号卫星星地激光通信试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卫星光通信技术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是我国卫星光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多年来,一直坚持光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提出并建立了小波光学理论。利用小波理论深入分析光的传播、衍射、成像和滤波等基本现象,提出光的波前滤波新思想,从而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学信号处理理论—小波光学理论。在小波光学思想的基础上,对传统的几个典型光学衍射理论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表述。同时,建立了小波光学空域和空频域滤波理论、分析了透镜的小波变换性质和光学系统的点扩散函数、成像及系统传递函数。将小波光学滤波理论成功应用于小波光学混合信号处理系统和小波计算全息图的研究中 工作经历 1982年7月-1983年9月 黑龙江省合江地区工农教育办 教研员 1986年7月-1988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实验物理教研室 讲师 1988年8月-1990年8月 瑞士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 访问学者 1990年9月-1991年6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实验物理教研室 讲师 1991年7月-1998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系实验物理教研室 副教授 1998年7月-1999年7月 哈工大航天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副教授 1999年7月-现在 哈工大航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教授 2001年4月-现在 哈工大航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 博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78年9月-1982年7月 东北重型机械学院物理专业 获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专业 获硕士学位 1999年3月-2002年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专业 获博士学位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卫星光通信 目前正负责承担多项国家重大项目,所领导的课题组在卫星光通信研究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已完成了我国首次星地激光通信链路试验,成功地进行了海洋二号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高速星地激光通信在轨试验。相见相关媒体报道。 2. 小波光学信息处理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