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吴爱华

个人简介

女,1976年10月,汉族,山东蓬莱人,CPA(中国注册会计师),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方向带头人。曾在国内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就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管理实践经验;主讲《会计学》、《财务管理》、《技术经济学》等课程。近年来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高水平SSCI、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东省科技厅基金等多项省部级以上项目。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新秀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奖励。主持及参与多家企业、事业单位的咨询与培训。获得“山东省烟台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近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基于专用性投资的开放式创新绩效影响机理”(71974089); 2.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专用性投资对开放式创新绩效影响机制研究(2019RWG005); 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创新网络中专用性投资对创新绩效影响机理研究”(17YJA630107); 4.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专用性投资视角的开放式创新绩效形成机制研究”(ZR2017MG004); 5.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基于专用性投资的创新体系构建——产业集群的视角”(16CGLJ04) ; 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技术创新组织模式选择机理与政策:基于专用性投资的研究”(71203083); 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专用性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研究”(11YJC630222) ; 8. 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进入权、专用性投资与知识对企业合作创新组织模式的影响与选择决策”(BS2010SF007) . 近年来获得的部分科研奖励: 1. 山东省社会科学新秀奖(2011年,山东省每年最多5位青年学者受到此表彰)。 2. 《人力资本专用性、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创新类型的实证分析》,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5)。 3. 专著《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企业组织及公司治理》获得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9)。 4. 《专用性投资、知识及环境对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进入权的调节作用》,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015)。 5. 专用性视角下创新型文化、创新能力与绩效,烟台社科优秀成果奖(2015)。 6.《组织情境对创新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山东省2013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7. 《基于技能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员工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模型》. 烟台市第25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实施环渤海发展战略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2010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9.《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研究》,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壹等奖(RK11-08-01-59-05)。 10.《实施环渤海发展战略与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建设》,山东省第二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1. 《烟台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烟台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重大成果奖。 12.《沿海城市工业产业核心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领域

现主要从事人力资本(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创新(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向的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专著:企业创新管理研究:基于专用性的视角[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9. 2. Improving Touris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Linking Perspectives of Asset Specificity,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 2020,6(44): 908–930. 3. Gain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y green supply chain innovation: Perspectives of 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stakeholder engagement. 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 2020, 29(3): 962-975. 4. Impact of specific investments,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behaviors on the performance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roj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17, 35(3): 504~515.(SSCI) 5. The mediating roles of governance mechanisms and knowledge transf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ecific investments and cooperativ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16, 28(2) 217~230(SSCI) 6. The Signal Effect of Government R&D Subsidies in China: Do Ownership Matter?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SSCI),10. 1016/ j. t echf or e. 2016. 08. 033,2017. 7. Energy efficiency evaluation for regions in China: an application of DEA and Malmquist indices. Energy Efficiency, 2014,7(3): 429-439. (SCI源刊, SSCI源刊) 8.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Logistics Service Quality Based on Vague Sets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hipping and Transport Logistics, 2014, 6(1):69-87. (SSCI源刊). 9. 专用性视角下创新型文化、创新能力与绩效. 科研管理, 2014, 35(6): 47-55. 10. 专用性投资、知识及环境对合作创新模式选择的影响――进入权的调节作用. 管理学报, 2014, 11(4):569-576. 11. Internal innovation or external innovation? An organizational context-based analysis in China.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3, 24 (2): 118–129. (EI期刊) 12. 组织情境对创新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技术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2, 33(3):24-32. 13. 人力资本专用性、技术创新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研究——基于创新类型的实证分析.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6): 950-960. 14. 基于技能的企业组织形式对员工专用性投资的影响模型. 系统管理学报, 2011, 20(1): 40-46. 15. 企业创新治理模式选择: 基于进入权、专用性投资和知识的影响分析.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11, 21(4):42-50. 16. An Analysis of Governance in Chinese High-tech Enterprises from Specific Human Capital Perspective.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English. Ed.), 2011, 28(5): 528-532. (EI期刊) 17. 专著《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企业组织及公司治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 18. 教材《财务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