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宜广

个人简介

山东滕州人,山东省汉语国际推广鲁东大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习及工作经历】 2001-2006,本科,聊城大学文学院;2006-2008,硕士,暨南大学文学院,师从杨启光教授; 2008-2011,博士,暨南大学文学院,师从邵敬敏教授。2011-至今,鲁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2013-2014,韩国圆光大学中语中文学科交换教授;2018-2019,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师从冯胜利教授; 2019-2020,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借调。 【科研情况】 一、科研项目 1.2014-2016,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二语教学”。 2.2014-2016,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概念结构视野下对韩汉语动趋式习得难度及分级排序研究”。 3.2017-2020,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词汇-语法界面下的动词基础句组块规则研究”。 4.2016-2021,参与邵敬敏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境外汉语语法学史研究及数据库建设”。 【获奖情况】 2015,获2015年度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6,获2016年度校“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7,《由意义到形式——汉语动趋式的功能转向》获烟台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研究领域

现代汉语语法、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汉语语法研究、认知语法和语体语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学术著作 1.王宜广 《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2.王宜广 宫领强《由意义到形式——汉语动趋式的功能转向》,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6。 学术论文 1.宫领强,王宜广 概念功能导向的“容纳”概念构建及语义类型分析,《励耘语言学刊》,2020(1). 2.王宜广,宫领强 动趋式“V上”的概念语义要素及扩展路径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 3.王宜广,宫领强 趋向动词的视点参照系统分析与构建,《励耘语言学刊》,2018(1). 4.王宜广,宫领强 动趋式的事件表达及概念语义结构分析,《语文研究》,2016(3). 5.王宜广,姜声调(韩) 汉韩“在”字句的语序类型及习得研究,《国际汉语学报》,2016(1). 6.王宜广,宫领强 动趋式“V开”的语义扩展路径——基于概念结构理论,《汉语学习》,2015(1). 7.王宜广 动趋组合的基础语义框架及其教学思路,《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3). 8.王宜广 现代汉语动趋式语义研究述评,《汉语学习》,2013(3). 9.王宜广,宫领强 不等值性“……长……短”结构的语义类型及其整合机制,《华文教学与研究》,2013(4). 10.王宜广 面向留学生的《诗经》语言教学——以“对文”为视角,《人文学研究》(韩),2013(2). 11.宫领强,王宜广 异体字之间的异体关系考辨——以“哄”的异体字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二作) 12.宫领强;王宜广 山东滕州方言的语气词“包[p■┤]”和“忙[ma■┤]”,《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二作) 13.王宜广 趋向的“向度”和“实指、虚指”问题——以“V开来/开去”的语义分析为例,《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14.王宜广 浅评《中国文法要略》的词法体系,华中人文论丛,2011(1)辑刊. 15.邵敬敏,王宜广 “幸亏”类副词的句法语义、虚化轨迹及其历史层次,《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4). 16.王宜广 “姓+名”的仿照式新称呼语,《电影评介》,2011(7). 17.王宜广 “范跑跑”式新称呼语构成的认知机制,《语言与翻译》,2010(4). 18.邵敬敏,王宜广“不是A,而是B”句式假性否定的功能价值,《世界汉语教学》,2010(3). 19.王宜广,邵敬敏 A到O结构的语义类型及认知模式,《暨南学报》,2010(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