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曾志兴

个人简介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华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主要从事土木工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混凝土结构领域有研究专长,出版教学参考书2部,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地市级科技项目20多项。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福建省第三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 主要经历(学习、工作、进修等) [1] 1983年9月—1987年7月 华侨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本科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2] 1999年9月—2003年2月 天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3] 2013年1月—2014年1月,国家公派至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城市工程系访问学者; [4] 1987年7月—至今,在华侨大学土木工程系(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5] 2012年7月—2020年9月,华侨大学教务处处长; [6] 2020年10月—至今,华侨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工程技术任职资格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2] 福建省施工图审查工程师(结构) [3] 福建省监理工程师 科研项目(或教改项目) [1] 2000年01月~2001年12月,大连理工大学海岸和近海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板性能的研究(LP9906)”; [2] 2002年12月~2007年11月, 建设部国家规范管理组课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3] 2003年09月~2005年08月,福建省精品课程建设立项项目“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4] 2004年02月~2007年01月,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课题“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的研究(03BS407)”; [5] 2004年09月~2007年08月,福建省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项目“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2004J031)”; [6] 2004年12月~2006年11月,福建省高等学校第二批网络课程建设项目“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 [7] 2006年12月~2008年12月,福建省闽港人才合作项目“基于耐久性能的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的关键技术研究(24200701)”; [8] 2007年09月~2010年08月,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于耐久性能的绿色高性能再生混凝土关键技术研究(07FJRC05)”; [9] 2007年12月~2010年05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高校专项,“基于耐久性能的混凝土结构健康监测与诊断的关键技术研究(E0740009)”; [10] 2008年05月~2010年05月,厦门市2008年度科技计划高校创新项目“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安全稳定性能的关键技术研究(3502Z20083038)”; [11] 2008年05月~2010年11月,泉州市2008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混凝土节能空心砌块的关键技术研究(2008Z11)”; [12] 2008年11月~2011年11月,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土木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 [13] 2011年05月~2014年05月,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培育计划专项,“钢板笼混凝土组合梁的力学性能与设计理论研究”(JB-ZR1121) [14] 2013年1月~2015年12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钢板笼混凝土梁力学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2013J01194)” [15] 2014年1月~2016年12月,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钢板笼混凝土组合柱偏心受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2014Z116)” [16] 2017年4月~2020年3月,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配置500MPa级高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性能关键技术研究(2017J0109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曾志兴,胡云昌,多种结构混凝土长期变形性能的分析与比较,《结构工程师》,2000,第54期(增刊):29-33 [2] 曾志兴,胡云昌,提高钢筋强度及推广应用新Ⅲ级钢筋的分析,《工业建筑》,2002,32(5):71-72,74 [3] 曾志兴,"混凝土结构"课程与唯物辩证法,《河海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增刊):182-183 [4] 曾志兴,胡云昌,提高钢筋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分析,《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增刊):157-159 [5] 曾志兴,胡云昌,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筑结构学报》,2003,24(5):78-81 [6] 陈莹,曾志兴,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变形性能,《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380-384 [7] 曾志兴,钢纤维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损伤断裂分析[D],天津大学,2003 [8] 王全凤,曾志兴,HRB400级钢筋框架节点构造详图(DBJT13-60),福建省建筑标准设计(闽2003G121) [9] Zeng Zhixing,Sun Yanqiu,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teel fiber reinforced lightweight aggregate concrete, ProceediS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Xi'an China, 2004(ISTP收录) [10] 曾志兴,HRB400级钢筋框架节点构造的研究,第八届全国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4.10 [11] 王全凤(丛书主编),曾志兴(编著),快速识读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福州(2004.11) [12] 曾志兴,基于断裂力学的钢纤维混凝土裂缝的研究,《工业建筑》,2005,35(3):53-55 [13] 曾志兴,静水压力作用下两铰圆拱稳定的截面优化设计,《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2):149-151 [14] 彭兴黔,曾志兴,静水压力下无铰圆拱稳定的截面优化设计,《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7(4):381-383 [15] 宋小雷,孙艳秋,曾志兴,钢纤维陶粒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的试验,《工业建筑》,2008,38(1):81-83,113 [16] 张志军,曾志兴,阴极保护技术在原油储罐防护中的应用,《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2008,25(2):48-51 [17] 万超,曾志兴,陶瓷废弃物再生利用可行性分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5):44-48 [18] 陈荣淋,曾志兴,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的熵权系数法,《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443-446 [19] 曾志兴,吴晓斌,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碳化后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09,39(1):93-96 [20] 曾志兴,宋小雷,孙艳秋,钢纤维陶粒轻骨料混凝土受拉性能试验,《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2):208-210 [21] 万超,曾志兴,基于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筑科学》,2009,25(5):77-80 [22] 曾志兴,万超,再生陶瓷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配合比设计,《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3):193-196 [23] 吴晓斌,曾志兴,钢纤维陶粒混凝土碳化深度试验研究,《混凝土》,2009,(9):79-82 [24] ZENG Zhixing,WAN Chao,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Bas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eramic Concrete, Proceedings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chn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Structure (ICTAS 2009), Shanghai China, 2009,765-773【ISTP】 [25] 王全凤(丛书主编),曾志兴(编著),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用计算,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2010.3) [26] 周璇,曾志兴,高性能再生混凝土骨料取代的优化设计,《混凝土》,2010,(5):67-69 [27] 曾志兴,万超,再生陶瓷粗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七届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2010,9 [28] 曾志兴,胡智伟,锈蚀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简支梁受剪承载力的试验,《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5):566-569 [29] 宋小雷,曾志兴,吴晓斌,锈蚀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静力学性能试验,《建筑结构》,2010,11:77-79,96 [30] 汪海东,曾志兴,增强橡胶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的措施,《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6:57-59 [31] 曾志兴,宋小雷,锈蚀钢筋混凝土梁静承载力性能试验,《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92-95 [32] 周璇,曾志兴,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横向斜撑结构的优化,《工业建筑》,2011,41(1):23-25 [33] 汪海东,曾志兴,基于混凝-土力学的CFRP加固RC梁受弯承载力计算与分析,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全国建设工程FRP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FRP及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2011:4 [34] Zhixing Zeng,Chao Wan,Research on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Recycled Ceramic Aggregate,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CECNet 2011 – Proceedings:2547-2550【EI】 [35] 汪海东,曾志兴,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性能优化设计,《混凝土》,2011,(4):51-53 [36] Zhixing Zeng,Lixing Su,Experimental Study on Drying Shrinkage and Water Absorption Rate of Recycled Concrete Hollow Block,《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2011.6,Vols.250-253:1058-1061【EI】 [37] 张超超,曾志兴,钢筋混凝土梁板安全锈蚀率限值探究,《低温建筑技术》,2011,(9):50-52 [38] 曾志兴,魏銮新,郭义海,构造因素对扣件式钢管高大模板支架承载力的影响,《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2):192-194 [39] 汪海东,曾志兴,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性能优化,《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3):230-233 [40]谌意雄,曾志兴,钢板开孔对结构性能的影响及其对策,《低温建筑技术》, 2013年第11期(总第185期):44-47 [41]梁扬滨,曾志兴,陈荣淋,苏江林,谌意雄,钢板笼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的 数值模拟,《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1):88-91 [42]梁扬滨,曾志兴,苏江林,谌意雄,钢板笼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分析,《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5(5):576-580 [43]曾志兴,李飞,梁扬滨,钢板笼混凝土短柱轴压性能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4,44(9):51-55 [44]曾志兴,刘祥,侯鹏飞,余文茂,林强.钢板笼混凝土组合柱的偏压性能试验,《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5):638-642 [45]余文茂,曾志兴,林强,刘祥.钢板笼约束混凝土组合柱正截面偏心受压承载力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3):371-375. [46]林强,曾志兴,余文茂,刘祥.扶壁式挡土墙在坡地建筑中的应用[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04):532-537. [47]刘志彬,曾志兴,刘祥,赵荣春.配置500 MPa级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延性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1(04):434-438. [48]林剑青,曾志兴,董毓利.钢板笼混凝土短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5):101-110.

学术兼职

[1] 华侨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2]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专业委员会委员 [3] 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4] 福建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5] 泉州市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 [6] 泉州市建筑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