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倪宝玉

个人简介

倪宝玉,1986年生,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博士后,工信部“极地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海洋领域和极地领域专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者,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入选者,黑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爱岗敬业类)获得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检索20余篇,EI检索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军科委基础加强计划(军口973)课题等项目10余项;以技术负责人身份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著有专著2部,受理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8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0余项,获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一项。曾作为随船科学家航行北极航道,成果应用于我国冰区加强型船舶设计、极地航行商船设计等。 教育经历 2015年2月-2017年1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流体力学专业,博士后; 2009年9月-2012年12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博士; 2010年9月-2011年9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流体力学专业,联合培养博士; 2008年9月-2009年9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硕士(硕博连读); 2004年9月-2008年7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士; 工作经历 2018年6月-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2016年6月-2018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5年7月-至今: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力学); 2013年4月-2016年6月: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讲师; 承担项目 2020.01-2023.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高压气泡载荷作用下冰毁伤机理的实验和数值研究,在研,项目负责人; 2020.01-2022.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三极专项,北极快速变化及其与南极和第三极的关联,在研,项目骨干; 2019.12-2023.12:军科委基础加强计划(军口973)课题,XX载荷作用下海冰动力学特性,在研,课题负责人;? 2017.01-202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冰-水-船耦合运动学特性研究,在研,技术负责人; 2018.01-202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极端环境下北极航行船舶运动和结构安全性分析与评估,在研,课题负责人; 2017.06-2020.06: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Horizon 2020),极端条件下安全海事操作:北极航行,在研,中方技术负责人; 2018.01-2020.12: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极地重型破冰船关键技术研究,在研,课题负责人; 2011.04-2019.04:英国劳氏基金会,UCL-SJTU-HEU深海与水动力研究中心项目,在研,课题负责人; 2015.01-2017.12:工信部高技术船舶专项,极地及周边地区航行船舶性能理论预报方法研究,结题,参研; 2014.01-2016.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及粘性效应气泡坍塌破裂特性研究,结题,负责人; 2014.12-2016.12:中国博士后基金(一等),水中粘性气泡坍塌过程中能量耗散特性研究,结题,负责人。 学术交流 2020.10:参加第10届全国冰工程会议(中国,盘锦),做大会主题报告,并做分会场主持人; 2019.04:参加第32届国际水波与浮体会议(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做大会报告; 2018.07-08:作为随船科学家,跟随中远海运集团“天佑轮”北极航行(途径俄罗斯、瑞典、荷兰等); 2017.04:参加第32届国际水波与浮体会议(中国,大连),做大会报告; 2016.04:参加第31届国际水波与浮体会议(美国,密西根),做大会报告; 2015.06:参加第2届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国际会议(中国,哈尔滨),做分会场主题报告; 2015.04: 参加第30届国际水波与浮体会议(英国,布里斯托),做大会报告; 2014.11:参加2014年现代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中国,武汉),做大会报告; 2014.07: 参加第11届全世界计算力学大会(西班牙,巴塞罗那),做大会报告; 2013.10: 参加第12届国际船舶与浮式结构设计会议(韩国,昌源),做大会报告。 招生信息 每年可招收硕士研究生2-5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和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3名(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 本科生授课课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英语》(大三)、《流体力学》(大二) 研究生授课课程 《冰-水-船耦合运动学导论》 实践性教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教学研究课题 极地科学及技术学科布局与发展的探索与研究,JG10217Y02,2017.12-2018.12 专利成果 [1] 倪宝玉,等,气团破裂出水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5.02,软著登字第0918713号 [2] 倪宝玉,等,船舶尾迹空泡轨迹追踪和形态数值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5.02,软著登字第0930716号 [3] 倪宝玉,等,全浸没轴对称体穿越水面载荷数值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5.02,软著登字第0918714号 [4] 倪宝玉,胡文进,王庆,薛彦卓,带气泡物体穿越水面过程载荷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7.11,授权号:2017SR614936 [5]倪宝玉,李志鹏,鞠磊,薛彦卓,贴附壁面气泡滑移演化数值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7.11,授权号:20 17SR614944 [6]倪宝玉,李志鹏,狄少丞,薛彦卓,轻质浮体完全自由出水数值模拟软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2017.11,授权号:2017SR617014 出版著作 2017年12月,回转体出水的全非线性水动力学,倪宝玉(著),科学出版社; 2014年12月,流体与结构砰击水动力学,孙士丽,许国冬,倪宝玉(著),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荣誉 2018年1月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 2016年1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 2015年1月 中国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 2014年12月 哈尔滨工程大学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3年3月 黑龙江省优秀毕业研究生 奖励 2019年6月 中国海洋工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8年4月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指导教师奖) 2017年5月 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国家二等奖(指导教师奖) 2017年3月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奖 2015年3月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 Edition)优秀作者奖 2014年12月 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国家一等奖(指导教师奖) 2013年12月 黑龙江省高校青年教师多媒体课件大赛三等奖

研究领域

冰水耦合动力学、极地航行船舶设计制造、辅助破冰系统研制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Ni B. Y., Han D. F.*, Di S. C.,Xue Y. Z., On the development of ice-water-structure interaction,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2020, 32(4):629-652 2)Ni B. Y.*, Chen Z. W., Zhong K., Li X. A., Xue Y. Z.,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polar ship moving in level ice based on a one-way coupling method,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0, 8(9),692 3)Yuan G Y Ni B Y* Wu Q G et al.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dynamics and damage capabilities of a bubble collapsing in the neighborhood of a floating ice cake,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 2020, ??92, 102833 4) 倪宝玉*,叶昱图,胡文进,薛彦卓,小块浮冰在Stokes波作用下运动响应的理论与数值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已录用 5)倪宝玉*,钟凯,吴刚,薛彦卓,气泡辅助航行系统降低船模-碎冰相互碰撞的实验研究,振动与冲击,2020,已录用 6)倪宝玉*,郭鹏杰,薛彦卓,冰水槽内气泡辅助破冰系统的机理实验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20,41(6):69-75 8)Wu Q. G., Ni B. Y.*, Y.Z. Xue.,A.M. Zhang(2018),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study of free water exit and re-entry of a fully submerged buoyant spheroid , Applied Ocean Research, 76,110-124 (SCI,JCR2区) 9)Chen Hailong, Ni Baoyu*, Hu Wenjin, Xue Yanzhuo, (2018),Model Experimental Study of Damage Effects of Ship Structures under the Contact Jet Loads of Bubble in a Water Tank, Shock & Vibration, 2018,8456925:1-9 (SCI,JCR2区) 10)Ni, B.Y., Wu, G.X.* (2017), Numerical simulation for water exit of an initially fully-submerged buoyant spheroid in an axisymmetric flow , Fluid Dynamics Research, 49:045511(SCI,JCR3区) 11)艾旭鹏,倪宝玉*,(2017),流体黏性及表面张力对气泡运动特性的影响,物理学报,2017,66(23):234702(SCI) 12) Wu Q. G., Ni B. Y.*, Bai X.L., Cui B., Sun S. L.,(2017) Experimental study on large deformation of free surface during water exit of a sphere , Ocean engineering, 140,369-376 (SCI,JCR1区) 13) Ni, B.Y., Zhang, A.M. and Wu, G.X.*(2016) Simulation of a fully submerged bubble bursting through a free surface,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B/Fluids, 2016,55(1):1-14 (SCI,JCR2区) 14) Li S., NI B. Y.* (2016), Simul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multiple bubbles and free surface with viscous effects, Engineering Analysis with Boundary Elements, 2016,68:63-74. (SCI,JCR1区). 15) Xue Y.Z., Cui B., NI B. Y. * (2016), Numerical study on the vertical motion of underwater vehicle with air bubbles attached in a gravity field, Ocean Engineering, 2016,118:58-67. (SCI,JCR1区). 16) Cui B., Ni, B.Y.*, Wu Q. G.(2016), Bubble-bubble interaction effects on dynamics of multiple bubbles in a vortical flow field, Advances i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6,8(2):1-12. (SCI,JCR3区) 17) Ni, B.Y., Zhang, A.M. and Wu, G.X.*(2015), Simulation of Complete water exit of a fully-submerged body, 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2015,58:79-98. (SCI,JCR1区) 18) Ni, B.Y., Zhang, A.M. and Wu, G.X.* (2015)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bubble impact on a solid wall, ASME-Journal of Fluid Engineering, 137(3),031206 (SCI,JCR3区). 19) A-man Zhang*, Bao-yu NI, (2014)Three-dimensional boundary integral simulations of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bubbles with viscous effects, Computers & Fluids, 2014 (92):22-33. (SCI,JCR2区). 20) 倪宝玉,李帅,张阿漫*,(2013),气泡在自由液面破碎后的射流断裂现象研究, 物理学报,2013, 62(12):124704 (SCI,JCR3区). 21)薛彦卓,倪宝玉*,极地船舶与浮体结构物力学问题研究综述,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6,37(1):36-40(EI) 22)倪宝玉*,薛彦卓, 孙士丽,海冰与浪流风等载荷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16,9(8):759-764.

学术兼职

“极地装备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极地装备科学与技术”校级“111”引智基地 副主任; 科技部第六次国家技术预测海洋领域和极地领域专家; 英国劳氏基金会“UCL-SJTU-HEU深海与水动力”研究中心 技术首席;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编委;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编委;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 英国皇家造船工程学会(RINA) 会员;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 高级会员; 中国冰冻圈科学学会 会员; 中国力学学会 会员; 《Applied Ocean Research》、《Journal of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Physics》等杂志审稿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人。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