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晓光

个人简介

张晓光,男,汉族,1985年7月出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硕士毕业后荣获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九州大学留学,于2014年3月获博士学位,所学专业为生命机能科学。研究方向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控制与检测,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在于利用抗体、核酸适配体、噬菌体等为识别元件开发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近年来以负责人身份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级项目2项、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校级项目1项;以参加人身份参与省市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教育背景: 2011.04–2014.03九州大学生物资源环境科学院食品卫生化学博士 2010.10–2011.03九州大学生物资源环境科学院食品卫生化学 研修生 2009.10–2010.08 中国赴日本国留学生预备学校 日语(博士班) 2007.09–2009.06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硕士 2003.09–2007.07 吉林大学 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士 工作简历: 2014.05 – 2015.7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包装工程系讲师 2015.08 – 2018.9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讲师 2018.9 – 至今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质量与安全系副教授 获奖情况: 2014年11月获吉林大学2014年度教师岗前培训优秀教案一等奖(排名第一) 承担课题: 任职以来主持或参加课题9项,具体如下: 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31877,2018/06-2020/05、主持。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701713、烈性噬菌体结合生物膜干涉技术的单增李斯特菌实时无标记快速检测、2018/01-2020/12、主持。 3、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研究规划项目,JJKH20180175KJ、基于生物膜干涉技术的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实时无标记同步快速检测、2018/01-2019/12、主持。 4、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计划青年科研基金项目,20160520041JH、三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同时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2016/01-2018/12、主持。 5、吉林大学青年教师预研究项目,450060521216、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新方法研究、2015/04-2017/04、主持。 6、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酸适配体和稀土敏化发光的食源性致病菌快速检测研究、2018.1-2020.12、参加。 7、长春市科技计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河蚌肉酶解调味料/蛋白粉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016.8-2018.6、参加。 8、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150204034NY、河蚌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综合开发、2015/01-2017/12、参加。 9、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现代农业重点项目, 20090227、新型重组肉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产品开发、2009/01-2014/12、参加。

研究领域

于利用抗体、核酸适配体、噬菌体等为识别元件开发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Effects of pretreatments on detection of E. coli O157:H7 by SPR biosensor.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2013, 58 (2): 307-312. (SCI) 2.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Salmonella Enteritidis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in food by using multichannel SPR.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SEAN Food Conference, 2013. 3.Development of a Simultaneous Detection Method for Foodborne Pathogens Using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Biosensors.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2014, 20 (2): 317-325. (SCI) 4.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Salmonella enteritidis,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at a Very Low Level Using Simultaneous Enrichment Broth and Multichannel SPR Biosensor.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17, 82 (10): 2357-2363. (SCI) 5.Development of novel monoclonal antibodies directed against catechins for investigation of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catechins. 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 2017, 137:6-13. (SCI) 6.A label-free aptasensor for the detection of tetracycline based on the luminescence of SYBR Green I. Spectrochimica Acta Part A Molecular & Biomolecular Spectroscopy, 2018, 202:382-388. (SCI) 7.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Suitable for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by Biosensor.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Agriculture, Kyushu University, 2018, 63 (2): 319-330. (SCI)

学术兼职

吉林大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