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郑军男

个人简介

开设课程: 本科生:刑法学Ⅰ,刑法学Ⅱ,刑法学Ⅲ,外国刑法学 研究生:刑法总论原理,大陆法系刑法学,财产犯罪论 主要经历: 1992年~1996年 辽宁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 1996年~1999年 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法学硕士; 2001年~2004年 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法学博士。 2005/12~2008/12 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我国著名刑法学家马克昌教授。 2006/10~2008/9 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研究科博士后,师从日本著名刑法学者曾根威彦教授。 对外交流与学术活动: 1、1999年10月至2000年10月日本北海道大学法学部留学。 2、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 日本关西学院大学法学部客座教授 3、2012年8月17日至18日 应邀参加韩国高丽大学主办的“第十届中韩刑法学会研讨会并做会议发言 4、2013年、2014年、2016年、2017年 应邀参加东北亚刑事政策论坛,并做会议发言与翻译工作 5、2016年7月,主办“中日韩刑事法违法性理论现代转型问题探究”学术会议 6、2018年7月 应邀参加韩国成均馆大学刑事法学会“中日韩刑事法的最近动向”学术会议,并做会议发言。

研究领域

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外国刑法学

参与或主持的课题: 1、《当代中国反腐败的法治生态》2017/12~2018/11 C类项目 中国法学会 2、《被害人谅解制度适用案件范围实证分析——基于上网一审判决书的归纳和J省C市一审适用情况的调查》2017/01~2018/12 D类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 3、《刑事违法性理论的现代转型》2013/06~2018/12 C类项目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4、《司法实践视域下当代中国犯罪论体系的建构》2008/05~2010/06 D类项目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5、《部门法哲学研究》2007/12~2012/12 B类项目 教育部基地项目 6、《我国反腐败犯罪的刑法完善——以商业贿赂为视角》2007/04~2009/04 D类项目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7、《刑法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理论研究与创新--从主客观相对称原则的视角》2006/01~2007/10 D类项目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8、《法治语境下定罪的刑事一体化研究》2003/07~2005/12 D类项目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办公室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德日犯罪论体系思维模式探究》,《当代法学》,2004年第2期; 2、《刑法司法解释方法论-寻求刑法司法解释的客观性》,《吉林大学社会 科学学报》,2003年第11期; 3、《刑法解释方法研究》,《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文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4、《犯罪成立条件理论比较研究》,《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文集),2003年8月版; 5、《受贿罪的共犯问题》,《刑法热点疑难问题探讨(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不能未遂犯论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3期; 7、《西原春夫教授学术报告综述》,《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8、《不作为教唆犯理论研究--以德国、日本为例》,《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7期; 9、《德日刑法主观违法论探究》,《当代法学》,2011年3期; 10、《论刑法学上的犯罪构成概念》,《当代法学》,2010年5期; 11、《一元的行为无价值论及其批判--德日违法性理论考察》,《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2期; 12、《德日构成要件理论的嬗变——贝林及其之后的理论发展》,《当代法学》,2009年6期; 13、《日本刑法学中的结果无价值理论》,《刑法论丛》,2009年2期; 14、《德日刑事违法性理论探析——刑法规范的本质与犯罪论体系的建构》,《当代法学》, 2006年2期; 15、《论定罪中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解读刑法理论中的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4期; 16、《共犯限制从属形式及其理论基础》,《(韩)庆熙法学》,2013年48期; 17、《韩国刑法不能犯之探究——以韩国刑法第27条为核心》,《当代法学》, 2013年1期; 18、《中韩财产犯罪比较研究》,韩国《比较刑事法研究》;2012年版。 译文类: 1、《故意与事实错误》,《刑事法评论》,2016年12期; 2、《刑法各论的方法论序说》,《刑法论丛》,2014年4期; 3、《风险刑法、敌人刑法与爱的刑法》,《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年1期; 4、《韩国刑事政策中的严罚主义倾向》,《当代刑事法学新思潮 高铭暄教授、王作富教授八十五华诞暨联袂执教六十周年恭贺文集》; 5、《日本死刑适用中公共舆论的影响》,《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5期; 6、《关于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考察》,《刑法论丛》,2012年2期; 7、《日本正当防卫的新动向》,《辽宁大学学报》,2011年5期。 编著类: 1、著作:《不能未遂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9月版。 2、参编:《刑法新立罪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7月版。 3、参编:《犯罪形态研究精要Ⅰ》,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 4、参编:《犯罪形态研究精要Ⅱ》,法律出版社,2005年3月版。 5、参编《新刑法罪名司法解释适用全书》,中国言实出版社,1998年2月版。 6、参编:《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7、译著:《韩国刑法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版

学术兼职

中国法学会东北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吉林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