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汪晓勤

研究领域

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高一学生函数概念意象的调查研究(与刘思璐/沈中宇). 数学教育学报, 2023, 32(1): 7-12.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积化和差公式(与陈雨晴/韩粟). 数学教学, 2023(2): 28-33. 数学史与留白创造式教学(与邹佳晨/王华). 数学通报, 2023, 62(3): 1-6. 美英早期三角形教科书中的三角恒等式(与姚瑶). 数学通讯, 2023(3): 62-64; 封3/4.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的三角学应用: 跨学科的视角(与石城). 中学数学月刊, 2023(3): 55-59. 美英早期教科书中的圆锥曲线光学性质(与刘梦哲/杨舒捷). 数学通报, 2023, 62(4): 40-44; 48. 数学史上的留白与创新. 中学数学月刊, 2023(4): 1-4;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三角形内切圆半径公式(与刘梦哲). 数学通讯, 2023(5): 1-5. 反三角函数概念的历史演进(与刘倩雯). 数学教学, 2023(5): 46-50. 从克拉维斯的《几何原本》注看数学家的创新. 数学通报, 2023, 62(6): 1-6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留白创造式教学(与林雁平). 小学数学教师, 2023, (7-8). 刘倩雯, 汪晓勤. 法国初中数学教科书的插图:功能与特色[J]. 数学通报, 2023, 62(8): 4-10, 66. 牛顿迭代法求方程近似解: 从历史到课堂(与韩粟). 数学通报, 2023, 62(9): 12-17.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的高中数学留白创造式教学(与邹佳晨).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 (9):1-6. 数学史视角下的三角函数单位圆定义和终边定义(与姚瑶). 数学教学, 2023(9): 5-9. 无字证明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刘倩雯). 中学数学月刊, 2023(9): 21-25. ChatGPT辅助设计HPM课例: 尝试与感悟(与刘梦哲/孔雯晴).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3(9): 14-20. 基本不等式为何“基本”(与韩粟). 新高考, 2023(9): 11-15. 几何视角下的二倍角公式(与姚瑶). 中学生数学, 2023(19):17-21. 美英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双曲线的渐近线(与刘梦哲/秦语真). 数学通报, 2023, 62(10): 8-13. 聚焦学生探究, 构建留白课堂——HPM 视角下“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刘梦哲/邹佳晨). 数学教学, 2023(12): 6-12. 美英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旋转体概念(与 沈中宇/刘思璐). 数学通报, 2023, 62(12): 13-18.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正切定理(与刘梦哲). 数学通讯, 2023(12): 39-45. HPM视角下的对数定义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陈雨晴/刘思璐).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3(12): 41-44. 20世纪初美国代数教科书中的数学史. 数学通报, 2022, 61(1): 1-8 美英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二面角概念(与刘梦哲). 数学通讯, 2022(1): 4-9 美英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勾股定理(与韦润蓉). 数学通讯, 2022(2): 1-4;18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等比数列知识(与韩粟). 中国数学教育, 2022, (1-2): 88-94 美英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圆面积公式(与狄迈). 数学通报, 2022, 61(2): 7-11 指数函数的历史(与蔡春梦). 数学教学, 2022(2): 1-5 HPM课例研究中的教学研讨主题. 中学数学月刊, 2022(3):1-5;14. 17世纪名画“几何学寓言”中的几何命题探析. 数学通讯, 2022(4): 35-37;40 美英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圆的定义和方程(与韦润蓉/秦语真). 数学教学, 2022(5): 1-6 18-20世纪美英几何教科书的几何教育价值观(与沈中宇/邹佳晨). 数学通报, 61(5): 13-19 传承与创新: 17世纪数学家对勾股定理的证明(与苏福梅). 数学教学, 2022(6): 47-49; 封底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路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2(6): 34-39 基于国际视角的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研究现状分析(与刘思璐). 数学教育学报, 2022, 31(4): 98-102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的代数价值观探析(与邵爱娣/刘思璐). 数学教育学报, 31(5): 76-81 英美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球体积公式(与刘叶青). 数学通讯, 2022(12): 33-39 西方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绝对值概念. 数学通报, 2022, 61(7): 1-7; 38 美英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棱锥体积公式(与刘梦哲). 数学教学, 2022(7): 30-35 推陈出新: 数学史对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价值初探(与刘梦哲). 数学教学, 2022(9): 7-12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教学的路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2(9):27-34 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路径.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22, (11): 5-10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复数三角形式之若干应用(与石城). 数学教学, 2022(12): 2-6 略论数学教学中的“倾听历史”(与陈雨晴/韩粟).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2 (12): 41-47 从古希腊几何难题引出的数学问题. 数学通报, 2021, 60(3): 8-12. 对数的历史及其德育价值.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1(3): 67-72 高中数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数学教学, 2021(8): 1-5 关于HPM教学评价的案例分析. 数学通报, 2021, 60(10): 1-6 美国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负负得正解释方式研究(与邵爱娣/栗小妮). 数学教育学报, 2021, 30(1) HPM视角下的高中函数概念教学对学生函数概念理解的影响(与刘思璐/沈中宇). 数学通报, 2021, 60(2) 美英早期立体几何教科书中的类比思想(与纪妍琳). 中学数学月刊, 2021(2): 56-60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集合概念(与闫欣). 中学数学月刊, 2021(4): 55-58 HPM视角下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与司睿/余庆纯). 数学教学, 2021(4): 5-11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复数引入方式(与狄迈). 数学教学, 2021(5): 1-6 HPM研究的框架与进展(与王鑫/岳增成). 数学通报, 2021, 60(6).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HPM课例研究对教师MKT的影响(与栗小妮). 数学教育学报, 2021, 30(3): 83-89 美英早期教科书中的负数概念(与杨孝曼). 数学通讯, 2021(7): 1-5;18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复数概念(与狄迈). 数学通讯, 2021(8): 5-8; 25 美英早期教科书中的切线概念及其应用(与张佳淳), 数学通讯, 2021(8): 1-7 基于数学史的圆周率探究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与狄迈/余庆纯).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8): 6-110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函数概念(与刘思璐/沈中宇). 数学教育学报, 2021, 30(4): 55-62 美英早期教科书中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与司睿). 数学教学, 2021(10): 14-19 是理解取向还是研究取向(与徐章韬). 数学通讯, 2021, 60(07): 15-17; 22 美英早期几何教科书中的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与钱秦).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2021, (12) HPM视角下的项目化中学数学教学设计——以长方体直观图的画法的教学为例(与李德虎).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11):5-10 西方几何书籍中立体直观图画法的演进. 数学教学, 2021, (12): 17-22 中、美、法三国数高中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文化比较研究(与邹佳晨等). 见王建磐主编, 主要国家高中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 上海: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21 一个中世纪法律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数学教育价值. 中学数学月刊, 2020(1): 42-44. 美国数学教育家杨格的数学价值观(与王海雯).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20(1): 43-48. 古希腊数学中的平面轨迹问题(与张佳淳). 数学教学, 2020(1): 5-10+15. HPM视角下的基本不等式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赵丽红).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1): 8-14. 16世纪数学书籍扉页上的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 2020, 11(2): 90-92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早期教科书中的对数概念(与王鑫/栗小妮). 中学数学月刊, 2020(2): 53-56. HPM视角下的初中函数概念课例研究(与秦语真/余庆纯).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2): 7-13+28. 基于数学史: 轨迹概念教学中的问题串设计(与张佳淳).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2): 24-29. 16世纪的测量工具与相似三角形的应用(与王娟). 中学数学月刊, 2020(3): 47-51. 基于数学史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课例分析(与邹佳晨). 数学通报, 2020, 59(3): 7-12+19.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17世纪的圆锥曲线规(与秦语真). 数学教学, 2020(3): 1-5+20. HPM视角下“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课例研究(与马艳荣).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3): 8-12+18. 基于数学史料的高中数学问题编制策略. 数学通报, 2020, 59(5): 9-15.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从基本不等式到“勾股容方”——HPM视角下的高三“基本不等式”复习课教学(与王剑). 中学数学月刊, 2020(5): 47-51. HPM视角下的“轨迹”概念同课异构课例研究(与张佳淳).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5): 9-14+49.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解三角形”应用问题(与彭思维). 数学教学, 2020(6): 2-10. 美英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双曲线方程(与秦语真). 中学数学月刊, 2020(6): 47-50. HPM视角下的“排列”教学(与方倩).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6): 6-11. 英美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抛物线弓形面积(与秦语真). 数学通讯, 2020(6): 1-6. HPM 视角下的分配问题学习进阶设计(与姜浩哲). 数学通报, 2020, 59(7): 12-18. 基于托勒密定理的平面三角知识网络(与彭思维).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0(Z2): 120-124.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与彭思维). 中国数学教育, 2020(Z4): 89-96. HPM视角下的“点到直线距离”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彭思维).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20(Z1): 82-86. HPM视角下的“轨迹”课例研究(与张佳淳).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Z1): 75-80. HPM视角下的扇形的面积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王海雯).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0(8): 9-14. 美英早期平面几何教科书中的垂径定理(与王娟). 数学教学, 2020(10): 15-21. 美英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方程定义(与杨孝曼). 中学数学月刊, 2020(11): 43-46. 英美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弧度制(与彭思维). 数学教学, 2020(11): 1-6. 垂径定理: 从历史到课堂(与王娟). 中国数学教育(初中版), 2020(12). 架设沟通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桥梁——基于HPM-2016的文献分析(与邹佳晨/沈中宇) . 数学通报, 2020, 59(12): 14-19+40. 基于数学史的初中数学新知引入课例分析 (与姜浩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 (1): 9-14; 20 初中HPM课例中的数学文化内涵分析(与林庄燕).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9, (1): 57-63 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文化内涵课例分析.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9, (2): 37-43 20世纪上、中叶美英三角学教科书中的锐角三角函数引入方式(与卢成娴). 中学数学月刊, 2019, (2): 45-48 基于数学史的三角形内角和探究活动设计与实施(与瞿鑫婷/贾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 (2): 12-15; 46 HPM视角下的函数概念课例研究(与刘思璐/沈中宇).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 (1-2): 37-41 鲁迅科学史观对数学学科德育的启示.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9, (2): 4-11 HPM视角下的人口增长问题学习进阶设计(与姜浩哲). 数学教学, 2019, (3): 1-6 算术三角形的历史及其文化价值. 中学数学月刊, 2019, (4): 52-54 HPM视角下的分式概念教学——同课异构课例分析(与林庄燕).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 (4): 7-12 HPM视角下数列教学中的直观想象素养初探(与陈君煜).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 (4): 57-60 HPM视角下的十字相乘法课例研究(与邵爱娣/余庆纯).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 (5): 10-15 数学史对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作用(与卢成娴/姜浩哲).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9, (4): 11-17 《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中的变式思想(与齐春燕). 数学通报, 2019, 58(5): 5-9 美英早期三角学教科书中的高度测量问题(与周天婷/沈中宇). 中学数学月刊, 2019, (5): 45-49 美国《线性代数及其应用》教材中的数学文化研究(与姜浩哲). 高等理科教育, 2019(03): 74-80. HPM视角下复数概念教学的反馈研究(与卢成娴/沈中宇).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 (7-8): 8-11 ] 美英早期平面几何教科书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瞿鑫婷). 中学数学月刊, 2019, (9): 49-52 出入相补原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林庄燕).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版), 2019, (9): 9-11 美英早期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圆与椭圆关系.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9, (10): 46-49 基于数学史的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与李玲). 中学数学月刊, 2019(11): 36-39 基于数学史的新知引入课例分析(与陈晏蓉).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8, (1): 38-44 平面概念与公理的历史发展(与沈中宇). 数学通报, 2018, 57(2): 6-11 基于数学史的初中数学问题提出课例分析(与丁倩文). 中学数学月刊, 2018, (3): 44-47;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HPM视角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若干特点——基于反比例函数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王鑫/栗小妮).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 2018, (1-2): 114-117 基于数学史的高中数学问题串初探(与马艳荣).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高中版), 2018, (4):7-10;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 A framework for integrating the history of mathematics into teaching in Shanghai (with K. Wang, Y. Li, & M. S. Rugh).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2018, 98(2): 135-155 乘法公式: 从历史到课堂(与张亚琦). 中学数学月刊, 2018, (4): 48-51 美国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根式定义(与栗小妮). 数学通报, 2018, 57(4): 9-12; 52 高中数学教科书阅读材料“对数的发明”使用现状及启示(与王鑫/邹佳晨). 数学教学, 2018, (8): 1-5;29 数学符号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与何伟淋).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8, (5): 9-13 HPM视角下的线面垂直判定定理教学——同课异构案例分析(与陈晏蓉).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8, (9): 19-23 国际HPM研究概述. 小学教学, 2018, (7/8): 10-14 HPM研究之旅. 小学数学, 2018, (7/8): 4-9 HPM, 让课堂更美好. 小学教学, 2018, (7/8): 刊首语 基于数学史的数学探究活动课例分析(与王鑫/岳增成). 中学数学月刊, 2018, (10): 54-58 HPM微课在和角公式教学中的应用(与余庆纯). 中学数学月刊, 2018, (12): 33-36 中国台湾地区数学教育研究十二年(与岳增成). 数学教育学报, 2018, 27(4): 18-24 职初教师关于数学史课程的观点探析(与齐春燕). 高等理科教育, 2018, (6): 25-30 数学史与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 MKT的视角. 云南教育, 2017, (1/2): 13-15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几何教科书中的线面垂直判定定理(与沈中宇). 中学数学月刊, 2017, (1): 44-47 HPM视角下的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教学案例评析(与沈中宇, 李霞).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 (1): 35-41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从历史到课堂(与杨懿荔).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 (2): 62-66 HPM案例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与岳增成). 基础教育, 2017, 14(2): 96-103 HPM视角下的数学教学的特点——基于任意角概念同课异构教学案例的分析(与李婷). 中小学数学(高中版), 2017, (4): 10-14 基于数学史的高考试题分析(与陈莎莎).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 (5): 26-33 三角公式的若干几何模型(与邵铭宇). 数学通报, 2017, 56(6): 1-5; 49 椭圆第一定义是如何诞生的. 中学数学月刊, 2017, (6): 28-31 HPM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师, 2017, (7/8): 77-83; 人大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20世纪中叶以前美国数学教科书中的极限概念(与任芬芳). 数学教育学报, 2017, 26(4): 38-43 16世纪的数学竞赛与三次方程求根公式的诞生(与郭学萍). 载丘成桐主编《数学与人文》第22辑, 数学竞赛与数学研究(熊斌主编),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7. pp. 3-17 ICME-13之HPM专题研究综述(与沈中宇/邹佳晨). 数学教育学报, 2017, 26(5): 71-76 HPM视角下的复数概念教学——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分析(与陈莎莎). 中国数学教育, 2017, (11): 20-24 美国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无理数概念(与栗小妮). 数学教育学报, 2017, 26(6): 86-91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代数教科书中的数学归纳法(与方倩). 数学教学, 2017, (11): 1-4 数学史料的选取原则与案例分析(与陈晏蓉).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7, (12): 37-43 A categorization model for educational values of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 empirical study (with C. Qi & K. Wang), Science & Education, 2017, 26: 1029-1052 20世纪中叶以前的正弦定理历史. 数学通报, 2016, 55(1): 1-5; 27 西方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二项式定理(与方倩). 中学数学杂志, 2016, (1): 59-62 函数概念: 基于历史相似性的自然过渡(与钟萍).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6, (2): 62-68 如何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七年级学生的创新设计(与施慧慧). 中学数学月刊, 2016, (2) 北欧数学文化掠影(I). 新高考(高一数学), 2016, (4); (高二数学), 2016, (3): F0003-F0004 北欧数学文化掠影(II). 新高考(高一数学), 2016, (5): F0003-F0004; (高二数学), 2016, (4) 初中数学教师HPM教学的个案研究(与吴骏).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 (1): 67-71 20世纪初美国数学教材中的几何应用——以建筑为例.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2): 11-14 七年级学生关于√2的概念意象(与王烨). 数学教学, 2016, (6): 38-41 为什么√5是无理数: 七年级学生的证明(与戚双泱). 上海中学数学, 2016, (4): 6-7; 19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三角学文献中的和角公式. 数学通报, 2016, 55(6): 4-8 数列概念: 通过历史体现“奇、趣、本、用”(与李玲).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6, (4): 61-65 对文科学生数学文化读书报告的分析(与过静).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3): 52-55 美国《数学教师》上的HPM内容分析(与田方琳).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4): 42-46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的历史(与齐丹丹, 洪燕君). 中学数学月刊, 2016, (7): 42-45; 56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与杨懿荔). 数学传播, 2016, 40(3): 85-96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历史(与李霞). 中学数学月刊, 2016, (9): 58-60 20世纪中叶以前西方解析几何教科书中的斜率概念(与杨懿荔). 数学通报, 2016, 55(9): 10-13; 18 美国百年几何教科书中的棱柱概念(与洪燕君). 数学教育学报, 2016, 25(5): 67-72 平面概念: 基于相似性, 重构数学史(与沈中宇). 教育研究与评论, 2016, (10): 46-51 美国早期代数教科书中的“因式分解”内容. 中学数学月刊, 2016, (11): 36-39 是案例, 更是研究领域——《数学史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案例与剖析》序言.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6

学术兼职

全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