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叶丽新

个人简介

叶丽新,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语文课程与教材、国外母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经历 1995-1999 苏州大学中文系 1999-200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2002-2005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工作经历 2005- 华东师范大学 荣誉及奖励 2013年度实践创新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4年度全国教指委优秀指导教师

研究领域

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国外母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著作 《读写测评:理论与工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 《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散点透视》(合著,第二作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 《语文教学模式论》(合著,第二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获:2004年浙江省社联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参与撰写倪文锦、谢锡金主编《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参与撰写王荣生、宋冬生主编:《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参与撰写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编:《上海市中小学汉语分级阅读标准研究报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论文 《系统调整:语文教育评价对核心素养发展诉求的回应》,《中国教育学刊》,2020年第2期。 《学业质量标准:从充分理解到运用与发展》,《教育发展研究》,2020年第5期。 《高考评价体系的实践路径与要点》,《语文建设》,2020年第2期。 《“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测评“公约数”》,《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0年第6期。 《作文试题开放度的调控角度与方式——从2019高考作文试题说起》,《语文建设》,2019年第7期。 《“情境”的理解维度与“情境化试题”的设计框架》,《 课程·教材·教法 》,2019年第5期。 《“变”与“不变”:2000—2018 PISA阅读素养观的关键特征》,《 课程·教材·教法 》,2018年第6期。 《美国母语教材开发特色及其对我国教材开发的启示》,《 教育发展研究 》,2018年第8期。 《美国母语教材“结构体例”的多层次立体设计——以“文学探险”和“格兰克文学”系列为例》,《 中学语文教学》, 2018年第3期。 《高中课标命题建议之“三类情境”“典型任务”解析》,《 语文建设》, 2018年第11期。 《国际测量理论与实践视野中的评分标准开发》(上、下),《语文学习》,2017第9、10期。 《“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2017年第7期。 《高考非连续性文本的命题现状和测试空间》,《语文建设》,2017年第6期。《高中语文教与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2018年第1期。 《丰富关于“写作”的基本认识——来自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的信息》,《语文教学通讯》(C刊)(封面人物),2017年第1期。 《国际<阅读和写作评估标准<>>的理念和主张》,《 语文学习》 2016年第1期。 《“隐性”阅读能力发展水平的“显性”报告——解析PISA、NAEP阅读水平表现量表》,《教育测量与评价》,2017年第7期。 《分级阅读标准研制中的基本问题》,《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6年第5期。 《美国各州共同核心标准之“阅读标准”》,《全球教育展望》,2016年第10期。 《文本类型视角下的阅读试题命制》,《语文学习》,2015年第6期。 《测试框架:语文考试改革的重要着眼点》,《中国教育学刊》, 2014年第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7月转载。 《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以2013高考阅读部分选择题为例(上) 》《语文建设》 2014年第3期。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 《初中语文教与学》2014.9月转载。 《语文测试选择题命制现状管窥——以2013高考阅读部分选择题为例(下)》《语文建设 》2014年第3期。 《能力测试点与试题之间的“张力”:国际阅读测评项目的经验》,《全球教育展望 》,2014年第6期。 《语文选择题命制优化路径:三个层面的思考》,《 语文建设》, 2014年第9期。 《阅读评价的国际借鉴》,《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2期。(第3作者)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逻辑”》,《语文学习》,2012年第7期。 《面对面教师培训三重境界的适用情境与实现途径》,《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10期。 《解析教师培训中的三个基本问题—“国培计划”培训者团队研修项目实施反思》,《全球教育展望》,2011年第7期。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ance Education College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a case study. Campus-Wide Information Systems, Vol.26 No. 2, 2009. 《透视基于BBS论坛的中小学课堂同步交流》?《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第1期。 《聚焦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的“内容设计”》?《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底8期。 《参与式教师培训课程的定位与设计》?《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11期。 《电脑与写作——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学反思例谈》?《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3期。 《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远程合作案例研究--源自一次真实经历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第7期。 《信息技术环境下写作评价的新进展》?《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9期。 《“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需要正视的几个问题》?《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第12期。 《校本教研:信念、行动与保障?一样都不能少》?《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6年第2期。 《管窥语文能力培养意识的发展》?《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7期。 《写作教学软件:写作和写作教学理念先行》?《信息技术教育》?2004年第10期。 《“网络写作”研究:“网络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的起点》?《语文学习》?2004年第5期。 《走出“假性”繁荣──浅论我国教学模式理念的模糊性及对策》?《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教育学》?2003年6月转载。 《校本课程离我们有多近──小学语文隐性/微型校本课程》?《小学语文教学》?2003年第1期。 《方言对学生书面表达的影响探微》(上、下)?《中学语文教学》2001年第1、2期。 《“瞻前”“顾后”话“讨论”》?《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4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中小学教育》?2001年9月转载。 《教师——具有自省意识的课程实施者》?《集美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课程实施”的三维理解》?《现代教育论丛》?2000年第6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