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袁国

个人简介

袁国 职称: 教授 一、个人简历 2007年8月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历任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室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艺与装备平台主任助理。 荣誉: 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 2017年获第十一届辽宁省青年科技奖(十大英才) 2016年获第七届中国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 2016年入选辽宁省第十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 二、教学情况(本科生/研究生) 本科生课程,《材料成形工艺学》 研究生招生方向: 材料加工工程 三、主要研究项目 曾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完成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板带钢辊式淬火技术与装备开发、中厚板超快速冷却工艺与装备技术开发等工作。近年来,重点主持开展热连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热轧无缝钢管控制冷却工业化技术与形变/相变一体化组织调控、特殊钢/特种合金薄带铸轧工业化技术与装备等领域基础研究及关键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执行负责人,主持承担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以及企业大型综合性科研项目20余项,部分主要项目如下: 纵向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热轧无缝钢管在线控制冷却机制及形变/相变一体化在线组织调控,2019-2022 2.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装备及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2012-2014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厚规格钢板蛇形轧制变形渗透性和板形控制机理研究,2013-2015 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强塑积热轧DQ&P钢的碳分配行为及微观组织控制机理研究,2014-2016 横向项目: 1.综合性科研项目:高品质电工钢、双相不锈钢短流程薄带铸轧产业化系列关键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16-2022 2.综合性科研项目:短流程薄带铸轧生产线核心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2017-2019 3.综合性科研项目:宝钢PQF460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一期),2015-2017 4.综合性科研项目:宝钢PQF460无缝钢管在线冷却装备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二期),2017-2018 5.综合性科研项目:基于黏塑性变形理论的连铸管坯心部质量控制工艺开发,2017-2020 6.综合性科研项目:首钢京唐2250热连轧线新增中间坯冷却系统装备技术开发,2018-2020 7.综合性科研项目:首钢京唐2250mm产线轧后新增超快冷系统开发与研究,2014-2017 8.综合性科研项目:河北省首钢迁钢公司2160热轧生产线超快冷系统开发与研究,2012-2015 9.综合性科研项目:山东钢铁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2050mm热连轧工程超快冷设备开发,2016-2019 四、代表性成果(论文/专著/专利/获奖等) 专利情况: 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部分代表专利如下: 1.袁国;王鹤松;曹光明;李成刚;康健;王国栋,一种双相TRIP钢薄带及其制备方法,ZL201710133124.0 2.袁国;王鹤松;曹光明;李成刚;陈弘;方烽;康健,提高双辊铸轧低碳薄带钢中针状铁素体体积分数的方法,ZL201611016620.X 3.袁国;张忠铧;王笑波;杨为国;王国栋;康健;李振垒;刘晓瑾;陈冬;廖力,一种热轧无缝钢管在线连续冷却的方法,ZL201610933168.7 4.王国栋;袁国,一种双辊连铸薄带异步热轧工艺制备取向硅钢的方法,ZL201210590797.6 5.王国栋;袁国,一种异步轧制技术制备取向硅钢的方法,ZL201210590806.1 6.袁国;王昭东;王国栋;王黎筠;韩毅;徐义波,一种产生扁平射流的冷却装置及制造方法,ZL201110191884.X 7.袁国;王昭东;王黎筠;王国栋;韩毅;付天亮;徐义波,一种热处理用汽雾冷却装置,ZL201110388063.5 获奖情况: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8项,部分代表奖项如下: 国家奖: 1.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热轧板带钢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及应用(2017-J-215-2-02-R03),总排名:第3 2.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等级中厚钢板连续辊式淬火关键技术、装备及应用(2014-J-216-2-03-R02),总排名:第2 省部级奖: 1.2016年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第2发明人),一种基于超快冷技术的轧后冷却系统及该系统的应用方法(ZL201110201555.9) 2.2015年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品质节约型热轧钢材新一代TMCP生产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应用(20144138-J1-112-R11),总排名:第11 3.2013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多功能中厚板辊式淬火机成套技术装备及高等级钢板热处理工艺开发(R1309069-02),总排名:第2 4.2013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及应用(2013-233-1-13),总排名:第13 5.2012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钢4300mm中厚板超快冷系统开发及新一代TMCP的应用(2012材-1-001-04),总排名:第4 6.2010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8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设备研制及淬火工艺技术开发(2010-097-1-2),总排名:第2 7.2008年度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000mm中厚板辊式淬火机研制及不锈钢热处理工艺开发(2008-J-1-001),总排名:第8 研究报告: 1.《超快速冷却技术创新性应用—DQ&P工艺再创新》,冶金工业出版社,2018 2.《热轧板带钢新一代TMCP工艺与装备技术开发及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 3.《轧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冶金工业出版社,2015

研究领域

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关键工艺与装备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Design of a low density Fe-Mn-Al-C steel with high strength-high ductility combination involving TRIP effect and dynamic carbon partitioning,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19, 742: 464-477. [2]Quenching above martensite start temperature in 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 (Q&P) steel through control of partial phase transformation, Materials Letters, 2018, 230: 36-39. [3]Combined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 and dynamic carbon partitioning of low carbon Si/Al-Mn steel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18, 732: 298-310. [4]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novel hot-rolled 4% Mn steel processed by intercritical anneal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8, 53(17): 12570-12582. [5]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structure, crystallographic orientation, and fracture behavior in a high strength ferrous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2017, 695: 526-539. [6]Microstructural evolu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uplex TRIP steel produced by strip casting,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 2017, 692: 43-52.

学术兼职

2015.10-至今,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分会第七届钢管学术委员会,委员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