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志明

个人简介

教学工作 1.负责产学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建设; 2.负责车辆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课程体系和系列教材建设; 3.讲授《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动车组装备》、《制冷与空调》等课程 教育背景 1997-2001 北方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在职博士 1994-1997 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 铁路机车车辆/在职硕士 1983-1987 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 铁道车辆/学士 工作经历 2016-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 教授、博导 2008-2016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副院长、教授、博导 2002- 2008 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所长、教授、博导 1997-2001 北方交通大学机电学院 车辆工程/副教授 1992-1997 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 铁路机车车辆/讲师 1987-1992 北方交通大学机械系 铁路机车车辆/助教

研究领域

先进加工与智能制造 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 智能机械设计与机器人技术 车辆结构可靠性与动力学 微机电系统与能源技术装备 车辆结构可靠性设计 车辆动力学与振动噪声控制 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装备(专业学位) 车辆结构可靠性与优化(专业学位) 智能机器人技术(专业学位) 新型材料和结构力学行为与应用(专业学位) 机电系统流动传热与能源技术装备(专业学位) 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 轨道车辆工程(专业学位)

专利 胡伟钢,刘志明,孙守光,李强,邹骅.轴箱弹簧垂向载荷测试结构. 2014 2 0009073.2 科研项目 中国铁路总公司,机车车辆安全服役技术研究--高寒条件下高速列车转向架疲劳可靠性及其载荷特征研究.201405-201612.8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高寒防风沙动车组拖车转向架构架试验台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试验.201405-201412,56万元,主持. 科技部“863”:CRH3A型动车组 转向架焊接构架及车体关键部位强度评价,2013-07-12--2015-12-31,171.0万元,参加 科技部“863”:复杂装备运维服务专业化构件与系统开发-CRH2系列动车组走行部故障分析、性能预测,2013-03-22--2015-03-20,5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货 车 载 荷 谱 总 体 技 术 方 案 研 究,2013-01-09--2013-12-31,50.0万元,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动车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研究——高速列车机械传动系统关键部件可靠性试验技术研究,2012-11-15--2013-12-31,130.0万元,参加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6K型电力机车牵引座补强改造2012 ,2012-01-01--2019-12-31,188.8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多功能作业车转向架车轮静强度与疲劳强度分析,2011-08-01--2012-07-30,8.5万元,主持 北京市科委:北京地铁转向架精益化设计及制造技术研究,2012-03-01--2012-12-31,70.0万元,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速列车转向架结构损伤一致性载荷谱建立方法与试验验证,2012-01-01--2015-12-31,270.0万元,参加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转向架构架强度及疲劳寿命评估,2009-01-01--2012-12-31,100.0万元,主持 科技部“科技支撑”:高速转向架技术-高速转向架构架强度及疲劳寿命评估,2009-01-01--2009-12-01,10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CW-200K型转向架结构动应力测试与疲劳强度评估,2007-11-15--2007-11-10,13.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路货车疲劳设计规范及载荷谱的试验研究,2006-11-01--2007-10-31,250.0万元,参加 北京交通大学:转K6转向架新交叉杆疲劳试验加载条件研究,2006-04-18--2007-04-18,25.0万元,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改进后转K2转向架交叉杆疲劳寿命评估试验研究,2005-05-18--2006-06-18,8.0万元,主持 校科技基金:高速动车组设计理念和设计规划研究,2006-01-01--2007-12-31,15.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铁道车辆转向架关键部件疲劳强度研究,2005-10-01--2007-12-31,80.0万元,主持 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兰州轨检车用转向架动应力测试与疲劳强度评估,2003-10-10--2004-03-10,10.0万元,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客运电力机车动力学性能改进及提高可靠性的研究,2002-03-05--2002-12-31,45.0万元,主持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期刊 期 刊-> Yebo Liu, Hassan Hemida and Zhiming Liu,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he flow around a train passing a stationary freight wagon.J Rail and Rapid Transit,2014, Vol. 228(5) 535–545 会议论文->刘志明,胡伟钢,陈跃.Co-design research on the welding structure of the metro bogie.ICMDME2013,2013-8.ISTP-20134316887670. 期 刊-> 田军,刘志明,何如.动车铝合金车体焊接接头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模型.铁道学报.2012-3,vol34/3/p40-43. 期 刊-> 王正杰,刘志明.地铁受流靴结构疲劳试验台设计[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2-08,8(2012.8),13:15 期 刊-> 韩同样,刘志明,李强1,缪龙秀.Evaluation of fatigue life and reinforcing scheme on 6K electric locomotive traction seats [J]。Procedia Engineering ,2012-10,45(ISSN: 18777058 ),930:935 期 刊-> 韩同样,刘志明.6K型电力机车牵引拉杆座延寿方案[J]。机车电传动,2012-07,227(2012.4),40:43 期 刊-> 王斌杰,李强1,刘志明.轨道车辆焊接接头热点应力计算研究[J]。铁道学报,2011-11,33(11),28:33 期 刊-> 刘志明,刘业博,袁金荣.CRH2-300型动车转向架构架垂向斜对称载荷识别[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2,Vol.33(No.1), 期 刊-> 王文静,刘志明,李强1,缪龙秀.CRH2动车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2,Vol.33(No.1), 期 刊-> 何莹,刘志明,胡宝义.动车组车轮强度标准与分析方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12,Vol.33(No.1), 期 刊-> 刘志明,孙守光,缪龙秀.车轴裂纹扩展寿命的分析与计算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8-12,Vol.9 No.3(第29卷 3期), 期 刊-> 刘志明,孙守光,缪龙秀.车轴裂纹扩展寿命的分析与计算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8-12,Vol. 29(No. 3), 期 刊-> 王文静,谢基龙,李强1,刘志明.SiCp_A356复合材料制动盘应力场数值模拟与热疲劳寿命预测[J]。机械工程学报,2007-12,43(6), 期 刊-> 秦国栋,刘志明,王文静.16Mn钢疲劳过程中的声发射特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2,8(15), 期 刊-> 秦国栋,刘志明.LOCAN320声发射仪数据格式识别与转化系统的开发[J]。无损检测,2005-12,1(27), 期 刊-> 轩云龙,刘志明,徐倩.实测数据量大小对疲劳强度评估结果影响的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5-12,5(25), 期 刊-> 王文静,李强1,刘志明.柔性构架的动应力仿真研究[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4-12,2(4), 期 刊-> 于国丞,刘志明,王文静.提速货车转向架交叉支撑装置寿命的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12,28(1), 期 刊-> 秦国栋,刘志明.声发射测试系统的发展[J]。测试技术学报,2004-12,18(3), 期 刊-> 田军,刘志明.铁路客车轴承电腐蚀原因浅析[J]。铁道机车车辆,2004-12,24(3), 期 刊-> 秦国栋,缪龙秀,刘志明,崔二光.提速转向架焊接构架疲劳寿命的实用分析方法[J]。中国铁道科学,2004-12, 期 刊-> 秦国栋,刘志明.轮轨润滑技术的发展[J]。电力机车与城轨车辆,2003-12,26(6), 期 刊-> 秦国栋,刘志明,崔二光.空调管路中动应力测试技术及软件开发[J]。家电科技,2003-12, 期 刊-> 刘志明,缪龙秀,徐倩.B级钢侧架圆角细节耐久性力学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2,13(1), 期 刊-> 崔二光,刘志明,秦国栋,缪龙秀.焊接钩架疲劳强度的评估方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3-12,3(4(双月刊)), 期 刊-> 王文静1,谢基龙,刘志明,缪龙秀.基于循环对称结构制动盘的三维瞬间温度场仿真[J]。机械工程学报,2002-12,38(12), 期 刊-> 刘长新,刘志明,缪龙秀.空调发电车微机监控系统探讨[J]。铁道机车车辆,2002-12, 期 刊-> 吴晶,刘志明.CW-1型转向架吊杆抗疲劳改进方案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12,26(1), 期 刊-> 王文静1,刘志明,缪龙秀,谢基龙.抗干扰技术在转向架构架动应力测试中的应用[J]。铁道学报,2001-12,23(6), 期 刊-> 王文静1,刘志明,缪龙秀.基于实验模态的应变模态分析[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12,24(4), 期 刊-> 沈延鹏,刘志明.长应力时间历程数据采集的抗干扰技术[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0-12,24(4), 会议论文-> 王文静,李凯,李强1,刘志明.Study of Load Spectrum Compiling Method of High Speed Train Bogie。2011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Rail Transportation,北京,517:517,2011-07 会议论文-> 陈羽,刘志明,李强1.The Fatigue Reliability Evaluation & Improvement of the Single-arm Subway Current Collector。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山西太原,826:826,2012-09 会议论文-> 刘志明,胡伟钢,陈跃.Co-design research on the welding structure of the metro bogie。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chine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ICMDME 2013),Jeju Island, Korea, Republic of,261:261,2013-08 会议论文-> 孙守光,李强1,刘志明,王文静,邹骅,王斌杰.A Reliability Study on 350km h High Speed Train Bogie。7th World Congress on High Speed Rail,北京,2010-12 会议论文-> 孙守光,李强1,刘志明,王文静,邹骅,王斌杰.时速350公里高速列车转向架结构疲劳可靠性研究。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福州,2010-12 会议论文-> 刘志明,金新灿,王斌杰.高速列车轮轴应力谱及载荷谱研究。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中国福州,2010-12 会议论文-> 刘志明,史红梅.面向行业需求的特色专业建设。ISRUEA 2008,首尔,2009-12 会议论文-> 于海,刘志明.青藏铁路客车供氧方案。青藏铁路学术研讨会,西宁,2001-12 会议论文-> 王文静,刘志明,李强1,沈延鹏.Antijamming technique research in dynamic stress test under random loading。Third int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xperimental Mechanics,beijing,2001-12 专著/译著 邱成,刘志明,张英.动车组辅助电气系统与设备[M]: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06 刘志明,史红梅,邱成,李国岫.动车组设备[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03 刘志明,史红梅.动车组装备[M]。国内: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8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