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刘强

个人简介

学习工作经历 1968.10~1973.09澧县渡口公社下放劳动; 1973.09~1975.09湖南常德地区农校学习,任团副支书、学习委员; 1975.09~1978.03澧县梦溪公社任国家干部; 1978.03~1982.01湖南农学院土化专业本科学习、团支委; 1982.01~1986.09湖南农学院农学系任教,助教、室副主任; 1986.09~1988.07在职攻读湖南农学院土壤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8.08~1991.04湖南农学院农学系任教,讲师(1988年)、党支书; 1991.04~1993.01湖南农学院农学系副主任; 1993.01~1994.08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1993年); 1994.08~1997.10在职攻读湖南农大植物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1997.10~2000.12湖南农业大学党委组织部部长、教授(1999年)、博导(2000年); 2000.12~2002.04湖南农业大学党委第一副书记; 2002.04~2013.05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 2013.05~至今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师。 研究课题 主持的主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1.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子项目(2007AA021906),农业面源污染阻控纳米制剂研发,2008-2010;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860),油菜生长后期有机氮再分配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研究,2010-2012;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1206),油菜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研究,2007-2007; 4.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87B11),沿洞庭湖粮食主产区农业面源污染物消纳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2010; 5.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5B04),南方丘陵山地农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2016; 6.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2001BA507A-02),高蛋白饲料稻高产高效专业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2001-2004; 7.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专题(2004BA520A01),专用稻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2006; 8.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04EFN214300214),高蛋白水稻开发与应用,2004-2006; 9.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题(2006FY120200),我国1∶5万土壤图籍编撰及数字土壤构建,2007-2009; 10.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子专项,华中区缺区补漏数字土壤制图方法研究,2012-2017; 11.农业部行业计划项目(200803030),南方水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2008-2011; 12.农业部行业科技计划项目(201103003),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油菜轮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应用,2011-2013; 13.国土资源部重大专项子专题,洞庭湖区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2004-2006; 14.国际合作项目(2007DFA30850),规模化养殖场固体废弃物堆肥过程中重金属钝化与保氮技术研究专题,2008-2011; 15.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6NK2001),规模化养殖场废弃物污染治理及产品开发,2006-2010; 16.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7JJ3074),作物硝态氮累积利用与氮效率的关系研究,2007-2009; 17.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13NK2002),环洞庭湖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2015。 成果奖励 获得主要奖励: 1.2004.10~至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湖南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及应用,201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4.水稻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及应用理论研究,2006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5.高蛋白饲料稻基础理论及应用技术研究,200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6.丘岗地柑橘抗旱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3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7.地方农业院校构建和谐社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2010年获湖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8.2005年,记省政府一等功; 9.湖南省“十一五”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10.湖南农业大学“首届十佳研究生导师”; 11.湖南省第一批“十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12.2006-2008年度湖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教材: 1.试验研究及统计分析,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 2.回归设计及多元统计分析,广西科技出版社,2003; 3.试验方法及统计分析,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著作: 1.湖南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 2.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3.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4.主要作物高产高效技术规程,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5.中国主要作物施肥指南,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年; 6.耕地质量与现代农业,湖南地图出版社,2009年; 7.湖南省土壤肥料学会辉煌50年,湖南地图出版社,2006; 8.耕地保护与社会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2006; 9.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理论基础与技术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10.土壤科学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湖南地图出版社,2001。 授权发明专利: 1.一种畜禽粪便堆肥除臭保氮调理剂及其应用(ZL200910044700.X); 2.一种降低畜禽粪便堆肥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钝化剂及使用方法(ZL200910044699.0)。

研究领域

植物营养生理,施肥原理与技术,植物营养生态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不同时期不同施氮量对糙米蛋白质积累影响的初探(土壤学报,2000); 2.旱地土壤施用生物炭减少土壤氮损失及提高氮素利用率(农业工程学报,2014); 3.生物黑炭对旱地土壤CO2、CH4、N2O排放及其环境(生态学报,2015); 4.K+,Ca2+和Mg2+对不同水稻(OryzasativaL.)基因型苗期耐盐性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0); 5.盆栽条件下红黄泥生物量氮和固定态铵的动态变化(中国农业科学,2007); 6.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代谢机能及产量影响初探(中国农业科学,1998); 7.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酸性菜地土壤硝化作用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4); 8.酒糟型生物有机肥初始酵解条件对木质纤维降解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 9.不同品种油菜子粒产量及氮效率差异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9); 10.不同品种油菜氮效率差异及其生理基础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 11.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对水稻氮代谢影响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 12.不同栽培法对食用稻子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7); 13.不同施氮水平对莴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 14.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稻田水稻产量及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中国水稻科学,2014); 15.喷施“双酸肥”对水稻作用效果的初步研究(中国水稻科学,1998); 16.几个水稻品种碳素代谢特征的比较(中国水稻科学,1998); 17.不同生物炭用量对酸性菜地土硝化作用的影响(环境科学学报,2014); 18.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设的有效中的高校创业教育审视(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19.论高校党组织先进性建途径(高等农业教育,2006); 20.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组织保证(湖南社会科学,2006); 21.Responsesofcontrastingrice(OryzasativaL.)genotypestosaltstressasaffectedbynutrientconcentrations(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11); 22.Responsesofdifferentrice(OryzasativaL.)genotypestosaltstressandrelationtocarbohydratemetabolismandchlorophyllcontent(Afric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2011); 23.StudyofDynamicsofFloodwaterNitrogenandRegulationofItsRunoffLossinPaddyField-Based(Application.AgriculturalSciencesinChina,2007)。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