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邱慧珍

个人简介

一、概况 邱慧珍,博士,女,1961年5月生。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科学系教授,“生态学”博士生导师,“植物营养学”、“土壤学”硕士生导师。 二、经历 1982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获农学学士学位,留校在土化系任教。1986-1987年赴沈阳农业大学土化系“作物营养与施肥”助教进修班进修。2003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1987年晋升为讲师,1998年晋升副教授,2004年晋升教授。2002年遴选为植物营养学硕士生导师,2006年遴选为生态学博士生导师。2003-2014年兼任甘肃农业大学国际处副处长、处长。 三、业绩 1、主讲课程 主讲本科生《植物营养学》等课程,硕士研究生《高级植物营养学》、《营养生态学》和博士研究生《根际生态学研究进展》等课程。 3、指导研究生:指导毕业硕士研究生43人,博士研究生4人,指导在读硕士生13人,博士研究生5人。 4、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机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专项(2017YFD0800200)2017.06-2021.12,课题1“农业废弃物好氧转化中碳氮磷硫转化规律及损失阻控”,子课题主持人; (2)作物高产高效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调控,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5CB150501)2015.01-2020.12,课题“高产旱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及其与有机质积累的关系研究”参加人; (3)马铃薯茎溃疡病原菌毒素的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500),2014.01-2017.12,第一主持人; (4)用有机(类)肥料调控我国土壤微生物区系关键技术研究,农业部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04),2011-2015,课题“马铃薯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研究与示范”主持人; (5)生物有机肥的研制及其对保护地蔬菜的生物效应研究,白银市白银区科技计划项目,2014.10-2017.07,第一主持人。 5、获奖 (1)2016年主持的“根际生态及水肥调控提高苹果抗病性关键技术研究”获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 (2)2016年主持的“陇东旱塬苹果优质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和应用”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2011年主持的“陇东烤烟营养调控和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获庆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4)2009年参加的“甘肃省广通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恢复对策研究及应用”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7; (5)2008年8月任项目专家组组长的国际农发基金/全球环境基金(EFAD/GEF)“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PDF-B阶段)项目获甘肃省农牧厅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排名7。 (6)2005年主持的“张掖高效农业区长效氮肥的研制与增产机理的研究”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6、主编或参编的教材、著作(名称、性质、出版社名称、出版日期、本人排名;依时间顺序、从后向前) (1)《复混肥的生产与应用指南》,北京,农业出版社,2000,副主编; (2)《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21世纪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副主编; (3)《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第二版)(21世纪全国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副主编。 8、其它成果 (1)庆阳市烤烟质量类型标准,甘肃省地方标准,2011,1/10. (2)庆阳市烤烟栽培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2011,1/10. (3)庆阳市烤烟施肥技术规程,甘肃省地方标准,2011,1/10. 9、荣誉称号(名称、级别、时间) 2007年9月获甘肃省科技厅、甘肃省人事厅、甘肃省农牧厅“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研究领域

植物营养与施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与有机肥料;土壤微生物区系调控与生物肥料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甘肃中部沿黄灌区马铃薯连作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25(4):581-593 (2)连作马铃薯植株库源关系及其对块茎产量的调节机理.应用生态学报,2017,28(5):1571-1582 (3)Isolation,purific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hytotoxinsproducedbypotatostemcanker,thecauseagentofRhizoctoniasolaniAG-3.AmericanJournalofPotatoResearch,2016,93(4):321-330. (4)3-MethylthiopropionicacidofRhizoctoniasolaniAG-3anditsroleinthepathogenicityofthefungus.ThePlantPathologyJournal,2016,32(2):85-94. (5)土壤灭菌⁃生物有机肥联用对连作马铃薯及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6,36(20):1-14. (6)甘肃省中部沿黄灌区轮作和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结构性差异评估.生态学报,生态学报,2015,12:3938-3948. (7)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的成分鉴别及其对立枯丝核菌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2015,26(3)859-866. (8)立枯丝核菌对马铃薯侵染过程的显微结构观察与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J].草业学报.2015,24(12):74-82 (9)Microbialcommunitydiversitiesandtaxaabundancesinsoilsalongaseven-Yeargradientofpotatomonocultureusinghighthroughputpyrosequencingapproach.PLoSONE.2014,9(1):e86610.doi:10.1371/journal.pone.0086610 (10)Fungalnetworksinyield-invigoratingand–debilitatingsoilsinducedbyprolongedpotatomonoculture.SoilBiologyandBiochemistry,2014,65:186-194

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有机肥料专业委员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土壤学会土壤肥力与肥料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农业资源利用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土壤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