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胡扬洋

个人简介

2011年6月,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物理学(师范类)专业,获理学学士 2014年6月,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18年6月,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2016年9月—2017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物理教学论、科学教育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胡扬洋.我国物理教育研究的现象学进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8(03):37-43. [2]胡扬洋.中国教育如何走进“素养时代”?——基于历史语用视角的思想考察[J].教育科学研究,2017,(06):12-16+25. [3]胡扬洋,肖洋.中美物理问题编制的进展及其启示:生态、卷入与阅读[J].课程教学研究,2017,(09):44-49. [4]胡扬洋,乔通.我国科学教育“历史感”的达成之道——从科学史课程到科学史故事[J].现代教育科学,2017,(02):93-99. [5]胡扬洋.我国物理隐喻教学思想的回溯与超越[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01):29-33. [6]胡扬洋.我国科学教育的思想情结与文化反思——基于物理教学的审视[J].教师教育论坛,2017,(02):48-52. [7]胡扬洋,邢红军,谷雅慧.物理教科书编写呈现科学方法的研究——以人教社高中物理必修教科书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8]胡扬洋.我国教学思想微观历史的研究价值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09:59-62. [9]胡扬洋,邢红军.平台学科:教育学的学科隐喻与教师教育的突围[J].现代大学教育,2016,04:7-11+18. [10]胡扬洋.我国“学科教育学”的浮沉与启示[J].中国教育科学,2016,01:183-197,182,236. [11]胡扬洋.我国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教育科学研究,2015,12:64-69. [12]胡扬洋,刘锐,郑珊,张婷玉.初中欧姆定律教学中的控制变量法与比值定义法——兼论用复比定理证明多变量乘积组合关系[J].物理教师,2015,04:41-44. [13]胡扬洋,乔通.“触摸”密度——教学中比值定义法的动因与逻辑[J].湖南中学物理,2014,12:41-43. [14]胡扬洋.拔河比赛问题的物理因果与胜负因果[J].物理教师,2015,01:9-11. [15]胡扬洋,陈清梅,邢红军.物理教材引入科学史的新观点[J].课程·教材·教法,2012,12:29-34.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