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高维

个人简介

1984年生,江苏徐州人,博士,硕士生导师,教育学系主任。 2007年6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学专业,获教育学学士。 2010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 2013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博士。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2018年至今,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国家认同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2.2014-2016年,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 3.2017年至今,参与王光明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点招标项目“教师核心素养和能力建设研究”。 4.2016年至今,参与和学新教授主持的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本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5.2015-2018年,参与纪德奎教授主持的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城乡学校文化一体化发展与机制创新研究”。 6.2015-2018年,参与武秀霞副研究员主持的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下薄弱学校内生式发展的机制与策略研究”。 7.2015-2016年,参与杨秀玉副教授主持的天津市教委重点调研课题“天津市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

研究领域

专业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主要关注三个领域:基于认知的教育隐喻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和基于变革的学校发展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高维,于善萌.论《大教学论》中的隐喻[J].现代大学教育,2019(2).(CSSCI/北大核心) [2]高维,郝林玉.教育隐喻与理论创新——叶澜先生教育思想中的隐喻研究[J].基础教育,2019(1).(北大核心) [3]高维.乡土文化教育:乡风文明发展根基[J].教育研究,2018(7).(CSSCI/北大核心) [4]高维,于善萌.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7(4).(CSSCI集刊) [5]高维,武秀霞.教师眼中的“教育爱”:基于隐喻的分析[J].教师教育研究,2017(6).(CSSCI/北大核心) [6]高维.我国教育学中的隐喻分析: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7(9).(CSSCI扩展/北大核心) [7]高维.中国大陆国际理解教育研究:历程、进展与展望[J].基础教育,2017(4).(CSSCI扩展/北大核心) [8]高维.中小学科学教科书中的隐喻及其教学意义[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0).(北大核心) [9]高维.基于隐喻的教师缄默知识显性化[J].教育科学研究,2016(7).(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0]高维.学生眼中的大学教育:基于隐喻的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6(3).(CSSCI/北大核心) [11]高维.教师教学隐喻智慧的养成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北大核心) [12]高维.再论教学隐喻的内涵、特征与生存环境[J].教育科学研究,2015(6).(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3]高维.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教育学意蕴[J].教育学报,2015(1).(CSSCI/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5年第2期转载) [14]高维.我国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变迁(1959—2011)[J].教育科学研究,2014(10).(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15]高维.关于中小学校训的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北大核心) [16]高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必要与可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3).(CSSCI/北大核心) [17]高维.美学视域中的教学隐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19).(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8]高维.师范生对自身学习经历的认识与评价——基于学习生活史和教学隐喻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2(3).(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9]高维.生物学隐喻与教学理论的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2(1).(CSSCI/北大核心) [20]高维.谁的理论?谁的实践?——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重审[J].现代教育管理,2011(12).(CSSCI扩展/北大核心) [21]高维.教学隐喻与教师成长[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文摘》2012年第1期转载) [22]高维,李如密.教师教学隐喻图画的比较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1(7).(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11期全文转载) [23]高维.教学隐喻与课程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11(5).(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 [24]高维.国内教育学视野中的隐喻研究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11(2).(CSSCI扩展/北大核心) [25]高维,徐文彬.教学理论中教学隐喻的认知功能及其反思[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CSSCI/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1年第1期全文转载) [26]高维.国外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学隐喻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12).(CSSCI扩展/北大核心) [27]高维.教科书研究的三种取向——兼论教科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9(11).(北大核心) [28]高维.教学隐喻的分类刍议[J].教学月刊(中学版下),2009(9).(北大核心) [29]高维.大学教学艺术特点新论——兼与中小学教学艺术相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9(7).(北大核心) [30]高维,武秀霞.社会角色的“重构”——人教社两套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09(4).(北大核心)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