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范文贵

个人简介

1985.9—1989.7,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数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 1989.9—1992.7,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论(数学)专业,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2.9月—2005.7,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一)承担主要课题: 1.主持: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学校教育共同体精准帮扶系统构建与实效研究”(编号:52WJ1813),2018.06-2020.12. 2.主持: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所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教材国际比较研究”(编号KC2016-006),2016.5-2018.12. 3.主持:天津师范大学博士基金“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课程可视化研究”.2008.3-2011.1.

研究领域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教育(数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范文贵.西方数学学习性别差异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8(09).(CSSCI/北大核心). [2]范文贵.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性数学教学观[J].全球教育展望,2003(06).(CSSCI/北大核心). [3]范文贵,马天润.评析“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的教学[J].中国电化教育,1998(08).(CSSCI/北大核心). [4]范文贵.利用几何画板开展探究性数学学习的案例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3(04).(CSSCI/北大核心). [5]范文贵.利用教育软件开展数学实验活动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11).(CSSCI/北大核心). [6]范文贵.基于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探究可视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08).(CSSCI/北大核心). [7]张秀红,范文贵.创新教育中的“对话”[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05).(CSSCI/北大核心). [8]范文贵.美国关联数学课程研究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1).(CSSCI扩展/北大核心). [9]范文贵.基于国际视野的电子教科书结构与功能设计[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07).(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0]范文贵.师范生数学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养成[J].数学教育学报,1997(04).(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1]范文贵.数学家的观点对数学学习的启示[J].数学教育学报,2007(02).(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2]范文贵,郝翡翠.五年级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J].数学教育学报.2017(01).(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3]唐冰冰,范文贵.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J].数学教育学报,2010(06).(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4]张文宇,范文贵.国际视野下数学学习中情感及元情感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9(01).(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5]刘伟东,范文贵.吴文俊的科学精神[J].数学教育学报,2009(05).(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6]张文宇,范文贵.小学生对空间观念的理解与培养策略[J].数学教育学报.2012(06).(CSSCI扩展/北大核心). [17]张文宇,范文贵,张守波.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8(01).(CSSCI扩展/北大核心).(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8]邱红松,范文贵,金卫国.学生在活动课中获得了什么[J].中学数学月刊,2004(06).(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19]范文贵.分数的内涵有多大[J].人民教育.2011(17).(北大核心). [20]范文贵,邱红松,厉斯亮.正多边形定义的推广——分数多边形[J].数学通报,2005(08).(北大核心). [21]范文贵,唐冰冰.对一道高考题的拓展研究[J].数学通报.2008(07).(北大核心). [22]范文贵,李伟华.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中“统计与概率”内容解读[J].数学通报,2011(10).(北大核心). [23]范文贵.芬兰「Laskutaito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特征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0).(北大核心). [24]范文贵.新加坡小学科学课程大纲(2014)内容及特点[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02).(北大核心). [25]范文贵.弹性课程观下MCAI模式的转型[J].教育探索,2003(10).(北大核心). [26]岳淑丽,范文贵.从角色职责走向专业素质——教师心理咨询素质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11).(北大核心). [27]邱红松;杨玉东;范文贵;康剑平.“正多边形定义的推广”课例研究[J].上海教育科学研究,2004(06).(北大核心). [28]岳淑丽,范文贵.从教师的内心世界走向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与课程关系的再解读[J].当代教育科学,2009(09).(北大核心). [29]范文贵,罗新兵.在数据归纳中展开探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04).(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0]范文贵.利用几何画板推广勾股定理[J].中学数学杂志,2015(06). [31]范文贵.论数学科学的简单性原则[J].系统科学学报.2015(11). [32]范文贵.一类通过构造三角形求解的代数问题[J].数学通讯,1997(02). [33]范文贵.一类无盖几何体容积极值问题[J].数学教学,1996(03). [34]范文贵,李伟华.美国《州共同核心数学标准》解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2(02). [35]范文贵,吴艳茹.小学教师教育的回归与重构[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03) [36]范文贵;姚艳伟.数学探究教学困惑与改进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04). [37]范文贵.弹性课程观下学与教方式的转型[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03). [38]范文贵.默会知识观下的创新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05). [39]范文贵,王兄.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1) [40]范文贵;邱红松;厉斯亮.利用几何画板探究正多边形推广的课例[J].中学数学月刊,2006(02). [41]岳淑丽,范文贵.主体间性哲学视域下的支架式教学[J].中国教师.2008(01). [42]刘伟东,范文贵.数学家的理性精神[J].渤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 [43]张文宇,范文贵.中学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44]范文贵.小学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02). [45]范文贵.论小学数学教师素质与专业发展的方向[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02). [46]平慧玥,范文贵.“百分数问题解决”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教学(数学),2015(09). [47]范文贵,文定琪;刘璐,徐长青.不重复的《重复》[J].福建教育,2014(06). [48]刘宪伟;李燕;范文贵.基于学情分析重构高效数学课堂——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退位减法》为例[J].福建教育,2015(12). [49]李燕;范文贵.学生数学认知的特征及其教学[J].福建教育,2016(10). [50]邢艳,范文贵.利用多样化算法,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以网格背景下多边形面积问题解决为例[J].教学月刊.2017(11).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