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27
当前位置: 首页   >  包罗万象
包罗万象

11. 要行万里路才能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科学网 作者 汪晓军]

对理工科大学教师而言,必须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才能有课题指导研究生。科研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研究贵在发现,表达形式是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应用研究,则将学习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生产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国家号召我们“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研究,寻找和发现生产实践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通过研究加以解决,指导生产实践。

 

对于搞应用研究为主的科研人员来说,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得到实际工程化应用,但事实上真正能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的比例是比较少的,总体上来讲,科研转化率并不高。要让科研成果能得到实际工程化应用,有二个因素最重要,一是市场因素,二是技术的先进性。

 

搞技术的人,往往容易忽视市场因素,而市场因素有时在新技术推广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往往强调“内秀”,宣传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但在市场经济强烈竞争的环境下,酒香不吆喝,酒就可能没有人买而发酸发臭。苹果手机能成为全球手机的第一品牌,苹果手机的质量确实不错,另外,苹果的硬广告比较多,还有许多吹嘘苹果的软文,什么苹果的创始人是多么重视产品的质量与产品的用户感受等等。十多年前我到美国出差,到我们联合办学的美国大学去做学术交流。在美国纽约繁华的第五大道,记得只走了几百米的路段,就看到四个装修豪华的“苹果体验店”,在体验店美国的年轻人试用各种苹果手机,平板电脑等。而在这条繁华的商业大道上,我没有发现其它品牌手机的“体验店”。现在大家知道,国产品牌手机华为等在国内也有不少“体验店”了,但用体验店的方法推销自己的高科技产品,应是苹果首创,且这个重要的新的市场营销模式促进了苹果的销售,可在苹果的宣传中却将这重要的内容掩藏了。

 

新技术的推广,市场重要,技术也同样重要。一个新技术要能成功地代替旧技术,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科学原理清楚,并经过反复验证是正确的;2、新技术操作简单,可靠性高;3、新技术的应用成本小于原来的旧技术。

 

近年来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脱除废水中营养物质氨氮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新近开发的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氮,它具有减少曝气量,从而节电60-65%,不需要消耗碳源,从而大幅削减废水的处理成本,产生的污泥量少,也减少了污泥的处置成本,具有明显节能降耗的优势。经测算,处理1公斤氨氮,用新技术可以减少约6~8公斤二氧化碳排放,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在水处理领域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综上,采用新的厌氧氨氧化技术代替传统的硝化反硝化脱氨氮技术,在碳/氮比低的氨氮废水处理过程中应是历史的必然。

 

这项新技术,从发现到现在也只有短短的20多年的历史,世界上的第一座利用此原理设计建造的工程在荷兰于2001年建设。相对于废水生化处理已有100多年的发展历史活性污泥法,厌氧氨氧化算比较新的废水处理工艺,要让社会接受,并推广应用,技术交流与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

 

目前我们课题组全力推广应用厌氧氨氧化脱氨氮技术,课题组的研究始于2017年,在2017年用中文在《中国环境科学》与英文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各发表一篇文章,从此,课题组的绝大部分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毕业论文研究课题都与厌氧氨氧化相关。同时,实验室规模的中试也开始建设与试运行,中试规模从8升,增加到50升,后来,又制做了一套200升的中试装置。

 

华南理工大学为促进教师们科研成果的转化,成立了华南理工大学科技园,鼓励教师在科技园中开办创新型科技企业,学校只占很少的股份,但在办公场所及实验室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这样,为了应用推广这项低碳节能的脱氮技术,我们在华工科技园成立了科技公司,不仅解决了普遍存在的高校实验室紧张的问题,而且成立了公司,就大幅增加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的压力与动力,从而促进了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虽然创业是一项“九死一生”的苦差事,但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还是值得一试。

 

200升的中试成功运行后,通过学校和公司对外的产学研合作,开始全力以赴地寻找新技术的应用机会。2019年在广东的一家铁红厂,建设了一套10吨的中试装置,且现场中试获得成功,一位博士研究生也通过这项中试研究成果通过博士论文答辩毕业。铁红厂要搬迁,我们获得承诺,新的铁红厂将使用我们的新工艺处理废水。2年后新工厂如期搬迁,采用我们新工艺的废水处理装置也在同步建设过程中。我们在一家印染企业,于2019年建设了一套30吨的液氨丝光废水的中试系统,通过这个成功运行的中试系统及稳定运行1年的数据,于2020年底在竞争中赢了最先将厌氧氨氧化引入我国的帕克公司,拿到了500吨的工程项目,该工程于2021年通过了严格的工程验收。

 

疫情期间的旅行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除了自己注意防护以外,留意国内各地的疫情,核酸检测在方便的条件下常做,学校组织的排查参加,小区组织的常规检查也参加,有时工业园组织的核酸排查也做,时刻保持48小时核酸阴性的有效状态,交通上也尽量减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上个月学校的课也上完了,我们与西湖大学合作的养殖废水的厌氧氨氧化处理养殖高氨氮废水的项目启动,为了将菌种送到现场,且菌种送得越快,保持的活性越高,同时也是为将来工程做准备,我带上助手与一位博士研究生,从广州驱车1300公里到南京。南京的事做完后,又开车经合肥到武汉。武汉有一个垃圾渗滤液的脱氨氮的中试,由于中试设备已在广州将微生物培养好,设备运到现场,接上管道与电源,原定二个月达到的验收标准,半个月就达到了。业主对这新技术都有点不敢相信,我提出可以让甲方操作并做第三方检测,来保证装置的有效性,但对我来讲,更希望中试成功后,后面的大规模的工程项目早日确定下来,到现场当面交流,也是为了促进后面的工程项目。今年由于能源价格上涨,及国际贸易的影响,化肥价格上涨很快,而氮肥的生产,也产生氨氮污染,也都有寻找更好的氨氮废水处理方法的可能。我又从武汉飞往昆明,然后,再从昆明开车前往重庆,路上经过二家大型化肥生产企业。到了重庆,高铁去宜昌,又与另一家合成氨企业进行了技术支流,这行程走完,已有二家氮肥生产企业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国内做厌氧氨氧化研究的团队非常多,比我们开展这项研究早的团队很多,发表的文章,影响因子比我们高的团队也很多,但我知道,他们中的大多数团队,研究成果仍只停留在发表论文阶段,而我们除了也发表一些文章,毕业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2021年我们验收了四项厌氧氨氧化的工程项目,预计今年验收的项目更多。

 

要想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除实验室开展研究外,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市场的需求,客户的需要,同时,也要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社会知道,让用户知道,而这些,都要跑市场,要行万里路,用足迹走遍祖国的大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1347867.html


10. 科研的信仰 [科学网 作者 王善勇]

我经常听到不少国内的研究生说很多老外教授(当然也不限于老外教授)很nice,因为他们这些人会毫无私心地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后学,比如当你发信向他们寻求他们发表的论文,程序,他们都会很高兴地给予帮助,有时甚至会无偿帮你修改论文(并不要求署名),等等。这些年轻的学生在受到帮助,高兴之余,其实是有些困惑的,他们不清楚这些老外教授为什么这么nice?为什么对素不相识的人这么好?他们怎么想的?就这个问题,我其实跟不少老外进行过交流,探讨。简单地讲,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自己的科研有信仰,希望他们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好。

有时候,我们扪心自问,我们会希望自己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好吗?还是只希望自己的研究越来越好?我们在评审别人的论文,别人的基金的时候,如果发现他们的研究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很接近,你是会公平公正地提出建设性意见还是百般挑剔的找毛病毙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选择其实只在人的一念之间,你到底是如何看待科研的?你的科研信仰是什么?

在我看来,科研信仰最重要的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种态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因为一旦实事求是,可能就会触及自身的利益,得失。在利益面前该如何选择,这取决于你的信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用在科研上也是一样,你的选择就是你的信仰。我们经常说,要不忘初心。什么叫不忘初心?不忘初心,就是做事不功利。做科研不功利,很难做到吗?

“知乎”上有人发了这样一个帖子讨论科研的信仰:

“一,你家很有钱,不需要信仰,需要兴趣;

二,你家没钱,但是你做科研待遇很好,老板的信仰就是你的信仰;

三,你家没钱,待遇不好,你需要成为狂信徒,请舍己为人,割肉饲鹰,舍小家为大家,谢谢!”

     这三条虽然有戏谑的成分,但也道出了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信仰是需要物质基础的。连基本的生活,体面都没有,何谈信仰?这似乎不无道理。但问题是当基本的生活有保障了,有了体面的生活,信仰就会从天而降吗?到底是先有好的生活,后有信仰?还是先有信仰,后有好的生活?

其实,我们科研领域出现的种种怪相,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科研人员都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信仰,换句话讲,就是你的职业操守,做人做事的原则。我们已经很久不谈信仰了,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仍然是渴望信仰的力量与指引,你的生活你的工作才会有目的,灵魂才会安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2836-1316099.html

9. 对科研团队的一点思考 [科学网 作者 李晓瑜]

1 初心始现

 2006年攻读研究生的时候,我的导师已创建并带领了一个很大的科研团队:百余号人,数百平科研用房,每年逾千万科研到账经费,相对稳定的课题来源和明确的研究方向,丰富的学术成果层出不穷……

 那时候的我感觉在这样的“大团队”里好自豪、好有资本,因为走到哪里,一说是某某团队,大家都会露出羡慕的目光,那是一份荣耀。

 当时偶尔自己会冒出一个念头:将来万一我当老师了,希望自己也创建一个这样的团队!当时科研团队的学习经历,给了我很多关于带团队的启示和激励。

2 征途困惑

 时间飞逝,斗转星移,今天的我真的成了一名大学老师,开始经营自己的科研团队,却有着各种感悟和感慨。此时,才发现学生时代的荣耀是一份表面的感知,其背后有太多事物发展趋势和人性的对抗。

 自2014年正式工作到今天,8个年头,我经历了传统大团队的聚散离合、感受借鉴了独立PI模式的利弊,并正在尝试科研团队项目驱动的合伙制创新模式;其间,太多的不解和探寻,太多的无奈和尝试,当然,也有很多的惊喜、坚定和迭代。科研团队的建立、运营和管理,或许是一个open question,也或许根本就是一个悖论的立题。这些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科研道路上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

3 传统模式的利与弊

 传统大团队的管理模式不同学校、不同学科或许会有不同,但是大致思路应该类似,那就是一个大团队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负责人,他是团队的灵魂人物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团队的发展都是依赖于这个Leader的资源、视野、魄力和发展路径来进行。同时,团队的学生、项目、科研方向、经费、成果等都是统一管理,团队有相对明确的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大家都默守或墨守。所谓统一管理,就是说所有资源的分配是有一定规则的,不管明面上的显示度是什么,不以个人意愿为转移。

 3.1 利

 仔细剖析一下传统大团队的优势,在某些阶段还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从学校、学院的管理者,还是科研团队的缔造者和参与者,具体如下:

 1、某些关键时刻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科研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的创造,某种程度上必须依靠大团队;

 2、可以形成一定的团队文化氛围,这是集群效应、规模效应带来的必然,哪怕没有文化也是一种文化;

 3、在团队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能实现专业知识的快速积累,利于传承,在一些关键科学问题上能形成持续的研究能力;

 4、团队稳定后,某种程度上能为团队老师和学生降低杂事的干扰;

 5、对于团队的老师和学生,有一个发声的代表,尤其是身处学院层面,大家很多切身利益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6、对于学校、学院而言,能进一步提升二级管理单位的便捷与效能,学院只需要管理大团队的负责人,不需要面对一个个的个体老师和学生。

 以上都是传统大团队模式的优势。然而,这里有个前提条件,就是团队的核心人物要对团队的现在和未来有比较强的把握,能形成公信力,能带着大家共同去奋斗。这是一切大团队开始的那个“1“,其余优势条件都是后面的”0“。

 3.2 弊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矣。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所有的事物是相生相克而又辩证统一的,有好就有坏,有利就有弊。对于一种模式、一个制度,亦是如此。

 传统的科研大团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逐渐显露出它的不适和劣势,具体包括如下:

 1、对学生个人而言,大团队是去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是流水线的,有时为了科研成果的产出必须牺牲几届学生的随机性,将一切不确定性降为最低,这样会导致团队整体活力的僵化,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难免会与教育的初心相违背。

 2、对团队老师而言,集中式管理模式下,每位老师的能力圈自降一级。很多在大团队的老师甚至不知道科研项目管理的基本规定,因为团队有专门的科研秘书会去处理,久而久之老师们会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对团队形成依赖,进而限制了老师们能力中的独立、自主,也就没有创新可言。

 3、在高速信息化的今天,大团队的头部资源利用率和转化率不高,大量的一级资源集中在根结点,下面的团队老师由于各自能力的逐渐降维,会逐渐跟不上“火车头“的速度;而Learder的个人能力与精力总是有限,最后导致很多信息无法及时对称,进而很多有价值信息逐渐流失;慢慢很多大团队也会陷入到”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4、大团队发展中的乏力和颓势,大团队的Learder一般都是“终身制“,没有接班传承可言。同时,容易造成大树之下寸草不生,梯队建设很难。因为底下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没有得到独立成长的空间,没有锻炼的机会,不经历风雨难以成长和肩负未来的责任和使命。

 很多高校会感慨为何本土很难培养出一些院士、长江、各种国字号人才,那是因为这些大树还是小树苗的时候,缺少足够的阳光雨露,缺少一定的生长空间。

 5、大团队管理模式盛行后,学校、学院相关主管部门,对于散户老师难免缺少关注、包容,缺乏资源注入,因为他们会不自觉地把80%的精力放在20%的大团队负责人身上,无形中会降低科研氛围中的自由、尊重和包容,会降低创新性成果的可能性。单纯从管理的角度无可厚非,然而高校始终不是企业。

 6、大团队的运作,弱化了二级管理部门的管理,有时会变成某种程度上大家只知团队Leader,不知学院Leader;无形中给很多老师带来了意识的异化,整个学院的精神凝聚力也会降低。这一点我想很多行政领导感同身受,与管理的初心相出入。

4 时代的产物

 近二三十年,随着大学定位的变化、高等教育目标的转变,随着研究生扩招、科研导向提上日程,随着社会、企业期待的转变,大团队顺应时代的需求应运而生。

 然而,时下不同于过去二三十年前;以前,大家资源有限、能力相对专才为主;现在,大家资源相对丰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资源圈,都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相对全面的能力素质,这时候传统的大团队模式,就会因为每一个个体意识的量变而导致最终的质变。

 是不是大团队已优势全无,都是弊端?也不是,这是一个辩证、螺旋式发展的过程。新时代呼唤新型科研团队管理模式的尝试和创新。

5 顺势而为

 中国的高速发展在很多方面确实已经走到了世界前列,但是内涵式发展还需要时间来积累;时间的卷积过程某种程度不可或缺,这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无法逾越。

 中国的国情也决定了,无法100%制度化和规则化,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我们的社会归属感和价值观。如果那样将会变得冰冷,继而陷入另外一个极端。

 结合中国特色,我们应该站在这个历史的时间节点,思考传统团队的利与弊,保留精华,去其不合时宜的地方,同时借鉴国外的PI制度,创新的改造和创造。

 2021年科学杂志新公布的未来125个世界科学问题,其中就有“人和人、组织和人如何更加优化的协同”,这是一个世界难题,也是一个融合了人文、社会、历史、科学等众多因素的复杂学科,是一个open question。

 创新团队的合作模式,必然是对等、尊重、去中心化,以国际化的视野,不断创新、创造,不断保持团队中个体的活力;对外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形象,对内它可以相互协作,二次合作,以某种精神契约为前提进而协作、共享。

 今日的思考,或许是沧海一粟,但是我想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都面临这样的困惑,我们需要从点滴的改变做起。

 当然也有些同仁会觉得,这是蚍蜉撼大树,这些年形成的东西怎么可能说改变就改变。是的,我们尊重规律,不代表我们完全放弃努力;我们臣服于现实,不代表我们不能尝试在适应的前提下,做出些许的改变。

 或许我们是整个组织创新傅立叶变换的起点,或许我们是未来多少年后来看,创新改变的那个拐点。

 不管哪般,坚守为国育才、为人师表、为己无愧的初心,认真踏实的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情,终究会聚沙成塔。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381219-1309598.html

8.  给即将回国的年轻博士们几点建议 [科学网 作者 王善勇]

    最近和几位刚刚拿到博士学位的年轻学者聊天,他们问我回国还是在国外发展哪个更好?我说,这个很难讲,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人各有志,不能一概而论。但凡说到选择,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总不会有错。好风凭借力,就是这么个道理。所谓顺应时代潮流,就是要看你的领域目前在世界各国是处于上升阶段还是走下坡路。一个人旺盛的学术生命也就是二三十年,有生之年,要想做出点像样的成果,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年轻的时候。闲言少叙,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年轻人能有帮助。

 

1. 一定要教学,要教就教核心课程。如果能有机会给留学生全英文授课,当然最好。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一个刚毕业的年轻博士,尤为重要。为什么重要?首先,博士,这个称呼并不是字面的意思代表着博大精深,什么都懂。相反,随着学科分得越来越细,大多数的博士题目其实很窄。也就是说,博士生的知识面其实并不宽。也许有人会说,博士们在本科,硕士,甚至博士阶段已经上过很多基础课程了,现在强调给本科生或研究生上课,对博士的知识积累和提高能有多大帮助?会不会是浪费时间?我的理解和体会非常不同。且不说年轻博士的本科,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经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好的成绩或学分。而当你真正教学的时候,要想把别人真正教懂,对教材上的知识的认识深度和广度要求会非常高,这就强迫你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文献,几年下来对一个人基础的夯实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好的基础,一个人会非常心虚,会没有发展的潜力。

 

2. 组建自己的团队。一个人也是团队。什么意思呢?要有独立科研的意识。当然,有出色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加盟,热烈欢迎!对研究生的培养不要做甩手掌柜,而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一个人在学术上最巅峰的时期就是博士毕业这五年,基本就决定了一个人一生能达到的高度,其实是一个团队能达到的高度。

 

3. 要持续出成果。这里说的成果,坦白讲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论文,高水平的论文。如何界定高水平的论文?那就是本领域主流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国家管理层面反对的所谓“唯论文”,跟你其实没有任何关系,那只是管理层面需要改进的事情。发论文,发高水平论文的目的,就是要个国内外的同行交流。论文是和同行交流最好的载体。为什么要持续发表呢?这和十年磨一剑并不矛盾。十年磨一剑只是个比喻,并不是非十年不出成果。持续发表的好处就是不间断地保持和国内外同行的交流,通过论文的反复交流,你能得到反馈。这个反馈会告诉你你在你的领域全球范围内到底出于怎样一个水准,好处是你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另外,好的论文发表记录,对你持续拿到基金资助非常有帮助,这在全世界的学术界都通用。目前的中国,你真有本事,是绝不会被埋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是历史上最好的时代。

 

4. 积极参与和学术密切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比如说给高水平期刊审稿,很多年轻人觉着这种无偿的工作很浪费时间,没什么好处。这就目光短浅了。判断一个年轻学者是否活跃除了你的成果发表让同行看到外,你在学术界的各种服务贡献也很重要,比如期刊的编委。而期刊主编吸收新的编委的标准就是看你审稿的数量和质量。所以,做事不要太功利,奉献,无偿帮助别人的心态,不但会让自己愉悦,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但凡有机会,都会给我毕业的学生或年轻学者创造条件去做审稿人,然后争取做期刊的编委。

 

5. 继续学好英文。英文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我有不少朋友,回国很多年了,还坚持每天听英文新闻,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国内一位年近古稀的大院士,一次开国际会议,他一张口做报告,我旁边的一位老外大牛教授感叹,这位老先生的英文真棒!后来聊天我才知道这位老先生在国内几十年如一日学习英文,已经养成习惯了,不仅学术水平一流,英文水准让老外都惊讶。

 

6. 永远战斗在第一线。我们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句话放在当代,尤其是学术上是错的。有人经常慨叹,“我就是一个干活的人”,言外之意没有那些高大上的领军人物风光。其实做一个在第一线干活的人有什么不好?真正干活的人,永远掌握第一手资料。当你和人讨论,做报告的时候,你是心里最有底的人。学术上,大家互相真正瞧得起永远是那些实实在在的技能和观点。所以,不需要把太多的时间用在如何和大牛们搞好关系上,因为大牛们最看重的永远是你的干货。

 

7. 不断学习新的技能。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靠吃博士阶段的老本,会很快被淘汰。怎么办呢?终身学习。具体地讲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每年(尤其寒暑假)必须读哪些书,尤其是大部头的专业书,掌握编程上哪些新的技能,对新的仪器,设备还有哪些需要学习,掌握,等等。学无止境。

 

8. 最后一点,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没结婚的抓紧时间结婚,没生小孩的抓紧生小孩。所有奋斗,都是为了一个好的生活


7. 我所向往的生活 [小木虫 作者 xiaoch_ong]

平躺在床上,双眼呆呆地盯着天花板,尝试着思考未来,是怎样的呢?心中隐隐有些排斥,生命是自由的,随意而安吧。像隐士一样多好,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能大富大贵,苦中作乐也未尝不可。人要活得潇洒,难道要过早地幻想出一个禁锢自己未来的存在吗...还是不想了罢,不应该过早地局限自己的人生。

这个想法始终贯穿于我的初中、高中以及大学时期。每次开始在我脑海出现的时候,最后都因为丝丝排斥感而无果而终。

毕业季,因为疫情没有如期而至的毕业典礼,穿上学士服,拍完毕业照,和老师同学告别,也陷入了迷茫。那个十年前没能想清楚的问题如今依旧存在,不过潜移默化地发生了变化,而由此诞生出来许许多多的问题,却让人焦虑,让人蒙圈。

最棘手也最紧迫的一个就是,毕业了我要干什么,是考研还是找工作?是留学还是创业?困扰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在自己身上,如同一个死咒,到了该有的年纪,就会出现。看着荧屏前多才多艺的明星,看着同龄人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生,看着在职场某个领域已经打拼出不错成果的毕业生,我迷茫了,我也对以前的想法变得怀疑了。

此刻,我发现自己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毫不起眼,毫无特长,毫无踏入社会的勇气。我后悔了,后悔为什么我不早点想清楚我的未来,早一些做好职业规划,早一些学习有用的技能,考取实用的技能证书,把该准备的早早地准备好。

回首往日,忽地发现学生时代的日子是那么美好。没有物质的压力,一门心思地享受着生活。假日游山玩水,工作日听听课,写写作业,平时与同学们嬉笑打闹或与朋友们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到了期末终于有了些紧张的气氛,之后,又是一片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

学生时代,远离现实社会的残酷,内心更多的是诗和远方,是自由,是浪漫,是单纯,是佛系,是悠哉游哉,是不谙世事。

可是,出了象牙塔,什么都不是。焦虑、压力、迷茫、恐惧、自卑接踵而至。

十年前未曾重视,排斥或者算是逃避的问题,不得不提上日程加以解决。我明白,此刻若再次逃避,五年后,十年后,还会如此,但那时候青春年华已逝,人已老,情况更加严重。

学生时代常谈梦想,可是梦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面城墙,难以连通。终究是要面对现实,为生存奔波,为金钱角逐,被房车支配了么?终究是被现实打倒,向生活屈服,否定自己一切过去了么?

绝不可能,并不是。

被象牙塔保护的我们,太过脆弱。一切的一切,是外在的名利之心,好胜之心在不断地作祟,侵蚀我们的内心罢了。

成长,不是后悔,更不是否定自己的过去,而是学会接受一切。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任何过去的经历都是自身独有的财富,成长教会了我们如何去转化,去创造我们的未来。

我选择了考研,坚持了两年,进了北京一所学校读研。不过是又重新进入了象牙塔而已,但此刻的自己心态早已不同于往日。

不再执着于表面的名利与荣誉,倾听自己的内心,重新寻找兴趣所在,寻找值得自己今后能发光发热的地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尽早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提前了解不懂的事情。

我终究还是改变了,不再做那个异想天开,随遇而安,不设限制的自己了么?人的一生难逃自然法则,一步一步由宽阔走向狭窄,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梦想走向现实。人生不过就是一个迷宫,走过来,绕过去,出口只有一个,不及时返回,等待自己的只有一条无法向前的死路。

难道是妥协吗?妥协于骨感的现实,也不是。

为什么一定要给自己的过去作出一个好坏的评价呢?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非负即正。而是...没有答案。

只能小心谨慎地往前走,不断调整方向朝着认为“正确”的道路往前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的选择,只能自己负责,别人永远不能为自己买单。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人生,活得怎么样,自己满意,自己开心就行。

当我想通这一切,灰蒙蒙的天空,乌云慢慢消散。金色而温暖的阳光穿过乌云,一丝一丝普照大地,一切都变得明亮起来。

我会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求大富大贵,平平淡淡是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是真,不愁衣食,一家团圆。

http://muchong.com/t-14782008-1


6. 我的编辑心得二 - 常见问题思辨 [科学网 作者-陈白杨]

我收到的多数稿源来自国内。总体而言,大家都有很强的创新性,只是在科学严谨性上比较欠缺。这可能和国内过分强调“创新”而不是严谨有关,也可能是因为社会内卷化的结果,大家更想报告短平快的成果抢占先机。而我个人认为,越是创新的东西越需要小心的求证,甚至是多方面的证据。所以,虽然表面上拒稿理由是创新性不足,但其实我常常是以严谨性不足为由秒拒了稿子。

 

结合申诉作者的理由和我的一些评判标准,我以问答及评论的方式总结下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释。希望能对未来科研有利。

 

问:为什么相似的内容别人可以发,我的不能发?

答:因为相似的内容已经发了,所以你的不能发!

评:问者义正言辞,答者从容坦荡,投稿人不能光看稿件质量。

 

问:我的组合工艺/材料从来没人做过,为什么说稿件创新性不足?

答:从未做过不等于有创新性!梁山伯好汉108个,三两组合的确很可能比一个好汉更强,但这种更强的效果哪怕不做实验一般人也能想到。假若技术/材料的组合能显著促进理论认识的突破,那是创新,如果不是,那其实就是灌水。

评:没做过不代表有意义做,这是硕士生都应该知道的研究常识。知识空白不是靠不断组合获得更强效果能弥补的。

 

问:大家都这么干,为什么前面文章的问题你不揪?偏偏揪我文章的这个问题?

答:因为前面的文章是前一次,创新型更强,所以瑕不掩玉。你的是又一次,创新性更少,所以玉不掩瑕。

评:世上有人能做有人不能做的事情很多。知道别人有问题自己还继续出问题,这不是知法犯法吗?

 

问:为什么同样思路做的几个材料,别的几个材料都接收了,你就不接收还非要补对比实验?

答:因为好创意已经发表了,为了证明后续材料仍然有好创意,需要通过比较不同以证明本次与之前的差别。哪怕不是更好,至少可以促进更深的理解。

评:老瓶装新酒或新瓶装老酒的情况很多,为了避免成为灌水文章,多点比较各种瓶子或者各种酒,这样不是很好吗?

 

问:我的研究创新性这么强,为什么一定要做实际样品检测和方法对比?火车曾经比马车跑的慢,但仍然是进步,所以不能强求新出现的事务一定要比旧的东西好。

答:科学的精神既是创新也是严谨。火车比马车跑得慢,当然不能说明科学的无用,却正说明对比的实际意义:哪怕发现比马跑的慢,也能促进人们思考如何抓住关键问题,促进后续改进以更好的发展。但目前情况是大多数研究只展示理想状态下(多数是超纯水)的美好前景,却完全不做实际样品测试,也不和传统方法对比,这怎么能证明该新技术的真实前景呢?又怎么能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呢?过分的强调理论优越性却完全不具有实用化思维,这缺失的正是科学的重要精神:严谨!

评:不能把“创新“和“严谨”进行对立,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虽然我们当前社会强调得更多的是创新,甚至认为只要有创新就是科学,但我认为越好的创新越需要严谨,否则所谓的创新其实就是假大空的玄学。亩产一万斤、天天放卫星,这样的“创新”历史我们不能重演。

问:同样的稿件,为什么别的编辑能送审,你这就不能送审?

答:每个编辑对稿件质量和创新程度的标准及认识不一样。抱歉我的期望或许更高一点。有时候可能我的认识也不足一点,所以我送审的别人不一定送审。

评:是金子总会放光的!

 

问:拒稿理由总体上说是创新性不足,但具体评价上说的却是语法、格式、或数据展示等细节问题,哪个是真的/主要的问题?

答:主要问题是创新性和严谨性!如果两者都不错,其实小问题都可以接受。如果其中一个有问题,那其它问题都能放大成为拒稿理由。细节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研的思想。

评:类似孩子成绩好了,妈妈怎么看都顺眼,绝对是妈亲生的。孩子成绩差了,妈妈怎么看都不顺眼,绝对是遗传他爸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284817.html

5. 从指导研究生论文写作的经历看我们的语言教育 [科学网 作者-叶建军]

       在指导和修改学生的学位论文、学术论文和专利申请文件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孩子们的语文能力真的不能满足科研需要,完全不具有撰写严肃科技文献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1、写一句话几个意思,不会使用标点符号断句;一段话,几个思想,不知道分段表达。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章节与章节之间,要么逻辑断层严重,要么逻辑关系错误或混乱。这反映出孩子们语言逻辑教育严重缺失。

   2、词汇匮乏,用词用语既不文雅,又不准确,还很呆板。有时废话成堆:下笔千言,也没有说到要点。有时详略不当,该详细写的,一笔带过;该简略的地方,拼命地写别人早写过的东西。这说明孩子阅读量过少,语言感觉很差。

   3、无法做到图文并茂,该用图表时,他偏弄一堆文字,导致不能清楚表达。画图不美观、不简洁,不能与文字形成互补的关系,读起来十分难受。这反映的是大学期间,基本的绘图训练也严重不足。

   几乎每一位学生写的论文或专利申请文件,从学生提交的初稿到发表,我至少要修改10遍以上才能定稿。严重的几乎每句话都要修改,真的非常辛苦。

   可以说研究生语文能力非常低。我想一个重要原因还是我们语言教育出了大问题。中小学、大学本专科阶段的语言教育存在的问题,到研究生阶段、到大学毕业工作时显露出来了。虽然我们的研究生生源是二本为主的,但我敢说在双一流学校,这个问题也广泛存在——这主要来自我审稿和评审毕业论文的感受。

   我们语言教育真的要好好反思:英语和语文教育的取舍,各科课时的分配,各个重大考试的分值分配、标准化考试的改革都应该重新考虑。中小学、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文献的阅读、写作能力的训练,可以说是严重不足的。当下应该考虑的是,在语文教育如此不堪入目的情况下,在绝大多数国民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以后不再使用英语的前提下,英语教育是不是应该减弱一些,语文教育应该加强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46075-1279027.html


4. 科研论文的撰写就是一遍一遍的反复磨  [科学网 作者-刘敏]

对于学生而言,完成小的论文和大毕业论文都挺不容易。文章成文前的文献阅读、论文构思、框架整理,数据获取、分析和讨论、完成初稿,到最后各种版本的修改。一篇文章很多时候都是和学生讨论数十遍,论文初稿完成后小十次的修改。大到整个框架的调整,数据的重新分析,小到文字和图表的规范,一遍又一遍的过。很多时候学生都会心力交瘁,会说“老师,我实在改不动了”。想到自己读书那会,也曾有过一样一样的状态。所以我理解也知道她们的焦虑和不容易。很多时候,我都愿意和她们分享自刚入科研那会的种种,告诉她们我理解她们的状态。但很多时候就是,感觉到艰难的时候往往就是爬坡向上的时候,熬过去了,这个坡也就上去了。如果感觉到难度,就往回退,文章的水平永远也上不去,更不用说发表了。在她们开始撰写论文的时候,总是会和她们分享:

 

(1) 先完成,再完美。 每次与学生第一次见面时,总会和学生强调Deadline的重要性。一个工作布置下来,商量好截止日期,到期一定要有东西提交,如果有特殊事情耽误了先说清楚就好。往往而言,到点就能将任务完成的同学,完成的工作质量往往也是比较好的。最怕是无限期各种找理由往后拖延的同学,很多时候几个月都没有东西。要告诉自己到这个点,东西一定要做出来,这样才有坚持的动力。如果总是各种理由,往往最后退无可退。一个内容或一个稿子先完成了,导师才能提出修改意见,再根据修改意见不断修改,文章的水平才能逐步上升。如果连初步的结果和稿子都没有,就更不用说后面的水平提升了。先将稿子初稿完成,也算是焦虑转移法,不管质量如何,接下来该焦虑的就是老师了,^_^。

 

(2) 积极的心态面对文章的问题。一般来说论文稿子提交给老师或审稿人之后,总会收到很多的意见或建议。我一般会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很多时候学生有畏难情绪,只要不是无理的意见,都要虚心接受。对自己狠点,静下心来,好好去改,这样文章的水平会提升很快。事实证明也是这样的,埋头不断的修改才能不断提升文章的质量。一遍一遍的磨,才能磨出水平。一旦畏难,止步不前,给不修改文章的意见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文章可能就只能一直留在自己手上了。通过不断的修改,有时会发现新的现象,也可以为下一篇文章做铺垫。

 

(3) 数据和文献平时多积累。可能是由于长期和各种数据打交道的原因,同学们看到新的数据集发布都会在群里分享,这就是很好的一种习惯。科研论文的撰写文献的长期阅读是必不可少的,但不能太局限于自身研究的文献。从长期来看,保持足够的文献阅读量,文章的选题和思路才能源源不断。

 

(4)只管努力,福报在路上。很多时候总习惯鼓励同学们,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坚持一直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短期内可能被各种拒稿,又或是看不到希望,但只管围绕一个主题不断的去做去探索,坚持一段时间下来,成果都会出来,和“不怕慢,就怕站”是一个道理。与其每天怨天尤人,不如静下心来,埋头苦干。现今的社会,会相信每一个人的努力。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东做做,西做做,啥都试试。不去一山望着一山高,专心做自己的就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09822-1273955.html


3. 开不了花的花籽:警惕科研中的坑 [科学网 作者-陈白杨]

有故事说某国王春天给每人一粒花籽,并宣布种花最美丽的人将获得王位。秋天到了,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但最后国王宣布获选者竟然是一位没种出鲜花的人,因为他最诚实。其实国王给的花籽是已经被煮熟的,没有人可以种出花来。

 

用专业的话说,这是海市蜃楼现象:表面看起来很美甚至唾手可得,而实际上并不存在或存在于另一个方向。用通俗的说,这叫挖坑,前人设计或规划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美好目标,后面的人就前赴后继死而后已。

 

科学研究中也有很多类似的坑,但在科学精神如“挑战不可能”、”勇于尝试”、“创新突破”、“不做怎么知道不可能”、“别人不可能不代表自己不可能”的语境中,大家都不会轻易的去贬低他人做的事情,塑造了一派和睦繁荣的假象。

 

但科研的坑的确有,比如永动机、心肌干细胞,而且说不定很多坑。所以,尝试过后要及时止损。不是不鼓励尝试,虽然科研活动很多时候的确要勇于第一个吃螃蟹,但另一种机制,即止损机制,也不可或缺。否则,就可能产生争奇斗艳的虚假繁荣。再宽容的机制,再多的资金投入,都会是浪费。

 

以美国举例,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领域研究因同时具有除污染物和产能的美好前景曾在十几年前风头无二,但现在已经极少有资金再支持此类项目了。这就是说,一定知识储备后,如果还不能产业化实用化,就要及时止损或至少暂时不做。

 

又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PPCP)等微污染物污染,因它们持续大量的使用和排放曾一度让大家非常担心,所以美国环保署(EPA)和地质地理协会(USGS)联合做了一次持续多年的大范围饮用水厂调查。结果发现并没有很多微污染物进入饮用水厂,即便有少量出现,现有水处理工艺也能较好的去除它们。所以,虽然PPCP问题及相应处理技术仍然在环境和废水中有所报道,但已逐渐退出了饮用水安全科研领域,因为已没必要继续填坑。

 

联想最近审稿的一些稿件,我感觉科研活动中其实是有很多大坑的。因为各种原因,很多人仍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主动投坑。虽然我不否定这些领域的成果在一些领域曾取得了巨大的贡献,未来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只为欣赏、兴趣、或好奇而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科研在至少环保这种应用型领域是无法长久的。有些发达国家学者曾经宣扬的技术思路,曾经昙花一现,但到现在国外人自己都已经极少资金支持了。那我们就要好好想想到底是为什么,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万一是个坑,自己还自娱自乐玩得很嗨,那就贻笑大方了。某些纯水条件下的高效除污技术、或者概率如火星撞地球般的污染物对另一种污染物的影响,说的好点,那是跟风似的科研,只说明专业水平不够;说的不好,这就是不会开花的花籽,花开的越好其实越暴露种花人的功利心,徒然让人唏嘘。

 

说到底,每个科研领域在发展了一段时间后,都应该回头想想,目前已经进展到了什么阶段?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是不断的叠加新名词把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又加水的捣浆糊当成创新?还是迎难而上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又或是否独辟蹊径绕开以往问题?若果如此,则该领域的任何新事物都是可以支持的,不足也是可宽容的,而老事物也不会一直凭噱头浪费社会的资源。另一方面看,我们常说要创新甚至勇于创新,但如果不破旧(或伪创新)不止损,又如何真创新真盈利呢?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272488.html


2. 我的编辑体会 [科学网 作者-陈白杨]

初当JHM编辑两月,看了超120篇稿子,平均每天两篇。拒了约100篇稿子,送审后被拒的约三分之一,大多数仍再审,至今接收个位数。感觉通过率有点低了,虽然美其名曰是为了减轻评审人压力,但其实我并没有特意的要维持某个高或低的通过率。开个玩笑:这或许要怪大主编们,每每他们下不去手的稿件就发给我审,故意养了我这个杀手:)

 

我的看稿方式:先看novelty声明,再看abstract、highlights、graphic abstract,然后图表。有亮点且找不着茬了,就找审稿人送审。


最大困难:虽然稿件多,但当编辑最大的困难不是看稿,而是找审稿人。其间最难的一次邀请了23人一共三轮,结果只有3人答应,且即便答应了还有一人拖稿,让我郁闷良久。我确信这23人都是和稿件作者同一领域的,但奇怪平时看起来学问不错的学者在同仁有需要时却不太给力。这里给力不是说一定要好评,差评也算。

 

审稿拖延原因:审稿人难找!目标是至少3个审稿人同意并获得审稿意见。但考虑到受邀比例和意外,最好有4个人同意评审。所以我一般第一次邀请8-10个审稿人,如不足三人接受邀请,过一周后再邀请8-10人。因为这样,虽然每个审稿人时间是21天,但两批审稿人正常完成却可能达到28天。若不小心有5-6个人都答应审稿,时间就较长。原因二是审稿人拖延,若意见达到三条以上,我会取消其他审稿人邀请。但如果条数不够,那就只能等或重新邀请其他人,这有时候的确很无奈。。。

 

审稿意见采纳原则:两拒必拒;无利益相关方意见优先(如一拒一修取他国学者意见);评审意见质量高优先(如一句话拒绝或接收或虽然批评novelty不够却无证据等意见不采纳);资深人员意见优先(即文章发表多的意见优先)。今后会再加一条:评审意见夹私货(如推荐引用自己的不密切相关的文献)的不采纳,此外,若有投稿人发现供审稿人有夹私货,哪怕一条,就可以不回答该审稿人所有意见。立贴为证!

 

创新决定一切?不是。虽然大家都认为自己在做有创意的科研,但有些却不一定是对他人有用的科研。创新不是老瓶装新酒,也不是新瓶装老酒,并非别人没做过的就一定是创新。好的科研应类似好的故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又回味无穷经得起时间和他人考验(即高度可重复^_^)。环境学科和生物及物理数学等理论学科不一样,注重的是问题解决,需要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的精神和点子。做的事情如果一味创新驱动,却不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则不免让人感觉是精致的利己主义。当然这方面我自己也可能因才疏学浅,眼界有限而错过有缺点的好文章!


稿件形式决定一切?也不是!虽然形式是基本需要,但我很理解国人英语水平普遍不强,所以如果某个点子很好但只是写作水平形式不好,我一般会给重投的建议。这既不浪费审稿人精力,也保留投稿人机会。当然,有人找的英语写作辅导人员水平本身实在不高,一错再错。比如有校稿人员把英文标点符号写成中文标点符号,correct the errors in the manuscript翻译成correct the manuscript,看后有点啼笑皆非。希望作者们在投稿前尽可能完善语法、格式等语言问题,不要给编辑和审稿人留下轻易可抓获的把柄。

 

频率最高拒辞:

1.        The study has been material-oriented (e.g. materials used) but not pollutant-based,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manuscript is better suited to be reviewed in more specialized journals other than JHM.

 

2.        The manuscript has some figures lacking basic data quality control by carrying out parallel experiments and using standard deviations/errors in laboratory tests.

 

3.        No study was done on the effect of matrix effects nor a comparison of commonly-used catalyst/adsorbent/membrane


稿件主要问题:千篇一律、套路!很多催化剂或吸附剂文章一个套路:XRD,XPS,FTIR,SEM/TEM表征,加屈指可数的去除效果展示,再加上眼花缭乱的ESR/EPR自由基鉴定和验证。用词夸张,如facile合成(哪怕几百度高温),rapid降解(哪怕几小时),novel自由基存在(哪怕不做也能想到),但几乎没人做实用环境下效果检验,没人做与传统常用方法对比,也没人做长期几百次或几百小时的效果观察。甚至把仅仅连续做几次的repeatability实验,贴上reusability标签。催化材料每年据说发文量达到一万篇以上,有时会感觉材料学科已经把污染控制学科完全“控制”了:)


消毒副产物领域套路:换个前体物测副产物发一篇,换个消毒剂测副产物再发一篇,然后再换个产物种类又是一篇,评价因素总是pH、时间、剂量、铵离子、溴离子、或叠加多个消毒剂、消毒方式、有机物分离表征方式,常换常“新”…


其它方向套路:待日后继续总结归纳。当然,做实验和展示方式有套路都合情合理,只是科研思路不能套路。


评审人意见体会:有的评审人意见寥寥几条不痛不痒,而有的洋洋洒洒几十条且问题尖锐深刻。有的说不好但给修改,这明显是想当老好人。有的建议拒稿,但所指问题并不太严重或是可以修改的,说明可能不是小同行。我感受颇深的一点是:好期刊的评审质量一定好!但好期刊不一定是高IF期刊。未来期刊若想继续维持高水平高IF,绝对需要重视调动评审人的积极性。


如何调动评审人积极性? 我想今后借鉴其它编辑的一个类似做法:若有人提供5次以上高质量评审,就送一次无desk reject机会。当然,虽无desk rejection,但稿件仍需要经历同行评审和编辑后续审查,所以并不算违规也不违反任何学术原则。而于评审人而言,至少后期有获得评审意见的机会。即用5次高质量评审换他人对自己稿件的一次评审。付出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期望的,但却是现有评审制度所极度缺乏的。如果未来哪个期刊或出版社顺应人心采用该办法,我相信应该能促进该期刊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65099-1270082.html


1. 清洁提金技术有望助力黄金生产脱毒【科学网】

1月26日,《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有机所)获悉,针对当前金矿资源品质变差和传统氧化法环境污染严重两大挑战,上海有机所研究员姜标团队通过系统的科学试验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清洁提金技术和成套装备。在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项目支持下,团队通过产学研合作实施吨级产业示范,成功获得99黄金。

 

据悉,目前全世界60个最大的黄金产地和23个著名的黄金企业,采用氰化法生产黄金的产量占其总产量的84%以上。但是,氰化钠是毒药之王,传统氰堆浸法提金工艺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构成很大的威胁。

 

绿色清洁提金是黄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在分析了传统提金工艺之后,姜标团队提出微界面空气强氧化提金新技术体系,利用微纳气泡破裂时放出活性氧,将矿中的金快速氧化成水溶性金离子,金矿浸出率95%以上。金吸附后,水溶液循环使用,实现提金零排放。团队历时七年联合攻关,完成了从克级到吨级的矿粉浸取装置研制和工艺验证,让黄金提炼在关键步骤上彻底“脱毒向绿”。

 

“采用这种无氰提金体系,环保处理成本可从每吨千元下降到15~25元,可帮助黄金生产企业跨越环保成本大幅上升的‘死亡谷’。”姜标说,“新技术体系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约30%,提金浸出时间也成倍缩短,从一般氰堆浸数十天甚至数个月缩短到1~2天,有效提高提金产能,环保与效率实现‘双赢’,彻底解决浸出率不高和环境高污染问题。”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1/452453.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