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486
当前位置: 首页   >  课题组新闻   >  北京师范大学那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巍教授来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师范大学那娜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陈巍教授来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1-06-07

      2021年6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那娜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陈巍教授应邀来课题组进行学术交流,并分别在武汉大学高等研究院报告厅做了题为“基于常压质谱的催化反应研究”与“生物体内活性硫物质的新型成像探针”的精彩报告。

      那娜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近年来她们在开发用于化学反应研究的常压离子化装置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利用新颖的质谱分析方法和装置,为催化反应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技术,发现了生物催化反应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揭示了重要的反应机理。

      陈巍教授的报告围绕生物体内的活性硫物质的检测与成像探针开发与应用展开。活性硫包括生物硫醇、H2S、多硫化氢(H2Sn)、HSNO等,它们是一类具有很好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活性物质,可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报告主要介绍如何合理构建简便的H2S、多硫化氢(H2Sn)、HSNO等活性硫的光学成像探针,为解决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关键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分子成像工具。

      两位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为大家带来的新的认识,也引起了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讨论。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的袁必锋教授、王富安教授、魏振威教授,高等研究院的翟月明教授、陈世贵教授等老师也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人简介:

      那娜,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并入职北京师范大学,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资助,同年晋升教授。研究兴趣点为采用光谱、质谱技术研究分析检测新方法,发表SCI论文100余篇,他引次超过2700次。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Fun. Mater.、Chem. Sci.、Small、Anal. Chem.等期刊上发表论文55篇,授权发明专利8项。现任中国化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青年委员,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编委,《分析测试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实验室》青年编委。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

        陈巍,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获分析化学理学博士。2012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后晋升为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生物体内活性硫物质的成像探针研究。2020年1月任职于美国癌症靶向科技公司,2020年11月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2021年入职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子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迄今,已在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Chem. Soc. Rev.、Redox Biology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8篇,H-index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