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邵亦文

个人简介

讲授课程 1002020001城乡规划原理1、1001030001区域规划原理、1001790001城市规划与设计3(小城镇总规与村庄规划)、1001580001城市规划与设计2(居住区规划设计)、3203002硕士规划专业英语 个人介绍 教育背景 2013.09-2017.11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地理学哲学博士 2011.08-2013.08 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与规划学院,区域规划硕士 2006.09-2011.06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工学学士 工作背景 2019.04至今 兼任《国际城市规划》期刊导航栏目Urban Studies荐稿编辑 2018.03至今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 2017.10-2018.03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研究助理 2015.12-2016.06 日本早稻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访问研究员 2013.09-2017.05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教学助理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韧性规划与城市安全/城市设计/城乡社区研究与规划

研究项目 1. 主持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青年基金项目(51908362),基于资本视角的社区灾害韧性形成机制、评价体系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浙江台风多发地区为例(2020-2022) 2. 主要参与人,香港研究资助局优配研究金(CUHK14413014),Planning Post-earthquake Wenchuan: Towards A Resilience-basedApproach?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发表论文 1. Jiang Xu, Yiwen Shao (2019). The role of thestate in China’s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mplications forresilience. Urban Studies.(SSCI期刊,录用待刊) 2. Yiwen Shao, Jiang Xu (2018). Implementingpost-earthquake reconstruction plans in China: a resilienceperspective.Natural Hazards, DOI: https://doi.org/10.1007/s11069-018-3539-x (SCI期刊) 3. Yiwen Shao, Yao Sun (2018). A book review onwhat makes a great city. China City Planning Review, 27(4): 76-78. 4. Yiwen Shao, Jiang Xu (2017). Regulating post-disasterre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China: towards a resilience-based approach?, AsianGeographer, 34(2): 1-19. 5. 邵亦文, 徐江. 城市规划中实现韧性构建:日本强韧化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城市与减灾, 2017(4): 71-76. 6. 邵亦文, 徐江. 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 国际城市规划, 2015, 30(2): 48-54. 7. 徐江, 邵亦文. 韧性城市:应对城市危机的新思路. 国际城市规划, 2015(2): 1-3. 8. Yiwen Shao, Osamu Soda, Jiang Xu (2016).Capital building for urban resilience: the case of reconstruction planning of KesennumaCity, Miyagi Prefecture, Japan.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36, 122-129. 9. 许乙青, 孙瑶, 邵亦文. 基于丘陵地形“雨足迹”的城市生态廊道规划——以建始县城市总体规划为例[J]. 城市规划, 2015, 39(9): 82-86. 10. 孙瑶, 马航, 邵亦文. 走出社区对基本生态控制线的“邻避”困局——以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实施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 21(11). 11. 孙瑶, 曾振, 邵亦文. 滨水干道沿线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度”的控制——以长沙市江东湘江路南段为例[J]. 城乡规划:城市地理学术版, 2014(1): 34-39.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