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燕萍

个人简介

1982年1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10月毕业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深圳大学任教至今。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任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深圳市城市规划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法定图则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曾多次到美国、欧洲、香港等地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并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 先后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先后主持完成多项纵、横向科研课题、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工程项目,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参与三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八项以及多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曾获广东省教学成果奖、获评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曾获金经昌中国城市规划优秀论文奖,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曾多次获深圳市及省部级优秀规划设计奖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 土地利用与交通规划

纵向科研: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低成本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配置特征研究(51178270),2015年结题;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居住区交通规划导则研究(50278056),2006年结题;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与人):基于“动态分区尺度” 的特大城市密度空间再构研究——以深圳市为例(51508334),2018年结题;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要参加人):后小康居住建筑与模式—珠江三角洲城市居住模式研究,2002年结题; 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旧村改造对周边产业从业人员个人福利的影响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2011-R2-27),2012年结题; 6.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研究(2010-R5-32),2011年结题; 7. 建设部国际交流项目(联合主持)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划”战略、方法、技术研究,2010年结题; 8.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大型交通枢纽站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研究(2008-K5-5),2010年结题; 9.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城市轨道交通枢纽标识系统研究,2009年结题; 10. 建设部科学技术项目:交通安宁及其设施研究(06-K4-42), 2007年结题; 11.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居住区街道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研究(021284),2005年结题; 12. 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基金项目:居住区相关设施配置的内容和标准,2000年结题; 13.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社区形态,2007年结题; 14.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规划容积率影响因素及敏感度分析,2002年结题; 15. 深圳市科技三项经费项目:居住区配套设施指导体系研究,2001年结题; 16. 深圳市科技立项经费项目:政府供给与市场配置联合作用下居住区公共设施的内容和标准,2000年结题; 横向课题: 1. 轨道12、13号线南山段交通接驳规划与实施方案研究,在研 2. 轨道12号线宝安段重点站出入口布局优化研究,2019 3. 站点周边城市设计指引与保障性政策研究,2018 4. 深圳市核心商业区规划实施调研,2017 5. 南山区微循环巴士1号线评估及调整研究,2016 6. 龙岗辖区内轨道交通枢纽及重点站点TOD综合开发策略,2016 7. 文心五路连廊可行性调查,2015 8. 南山区轨道线网合理性分析及优化研究服务,2015 9. 轨道9号线西延线南山段站点设置与站点接驳前期研究,2015 10. 深圳市蛇口公交都市示范区建设规划,2013 11. 生态宜居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研究,2013 12. 深圳市龙岗区特色公园策划,2012 13. 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大康社区规划,2012 1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评估方法研究与实践,2011 15. 深圳TOD规划标准研究,2011 16. 深圳大学校园与地铁深大站接驳暨校园内部绿色交通规划研究,2011 17. 广州南沙实施CEPA先行先试综合示范区规划专题研究,2011 18. 后海中心区规划实施进程跟进与协调,2010 19. 深圳市南山商业文化中心区拓展规划研究,2009 20. 深圳市片区交通规划评估,2008 21. 深圳市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规划专项研究,2008 22. 公共交通导向城市发展TOD研究项目,2008 23. 深圳南山商业文化中心西片区交通改善规划,2008 24. 宝龙东地区法定图则修编专项研究,2007 25. 广深港客运专线深圳北站交通规划专项研究,2006 26. 坂田南地区法定图则修编专项研究,2006 27. 中航城地块详细蓝图设计,2006 28. 宝荷路东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2005 29. 万科“四季花城”系列规划范式研究,2004 30. 龙岗中心城总体规划,1992 31. 深圳大学校园规划设计,1984-1989,1998,2001,2005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的供需匹配研究——以深圳松坪村三期保障房为例[J]. 陈燕萍, 赵聃, 张艳.《规划师》, 2019(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70). 2.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的良好步行接驳设计探讨——基于香港轨道交通站点的实证分析[J].陈燕萍,岳圆,张艳.《住区》,2019(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70). 3. 基于携婴者行为特征的公共场所母婴室配建效果研究[J]. 李云, 张潇越, 陈燕萍;《规划师》, 20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334、51178279) 4. 基于城市空间转型的“公交都市”示范区规划探索——以深圳蛇口为例[J]. 李云, 陈燕萍.《中国名城》, 2017(11):74-7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8334、51178279) 5. 手机定位数据在城市规划基础调查中的适用性研究——以深圳市高新园区为例[J].,陈宇,陈燕萍(通讯作者),沙海涛等.《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8):27-34. 6. 聚焦城市综合交通治理——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十次研讨会讨论精选,2016.05 7. The Applicability of MobilePositioning Data in Urban Planning Survey[C]. Chen Yu, Chen Yanping. 2016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Association, 2016.04 8. 深圳松坪三期低收入保障房公共服务设施研究[C].徐微,陈燕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6住房建设规划).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5:6. 9. 美国公共基础设施实施保障的经验及借鉴——深圳南山区案例的评估与反思[J]. 宋彦,张纯,刘志丹,陈燕萍,黄斌.《国际城市规划》,2014,03:97-102. 10. 大城市边缘半城市化社区的空间特征观察与转型思考——以深圳大康社区为例,张艳,陈燕萍.第五届“21世纪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华中科技大学,2013. 11. 低生活成本住区商业服务设施配置实证分析与探讨——基于对深圳市上下沙村的调研[J],陈燕萍; 张艳; 金鑫; 胡乃彦.《城市规划学刊》.2012.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8270)。 12. Polycentric spatialstructure and travel mode choice: the case of Shenzhen,China.Yan Song,YanpingChen and Xiaohong Pan .Regional Science Policy & Practice. 2012.4 13. 《城市规划评估指引》,宋彦、陈燕萍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年 14. 探索适合中国特征的TOD开发模式——以深圳市地铁深大站站点地区TOD开发为例. 金鑫、张艳、陈燕萍、宋彦. 《规划师》,2011.10 15. 城市土地利用特征对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以深圳市为例[J]. 陈燕萍、宋彦、 张毅、彭科、张芩、金鑫. 《城市交通》,2011,(05) 16. 如何制定公共政策来保障TOD的实施?—国际经验介绍及借鉴. 李智慧、彭科、宋彦、 陈燕萍.《国际城市规划》,2011.1 17. 对城市更新背景下市场配置廉租房的思考——以深圳为例[J].金鑫,陈燕萍.住房与房地产,2010,(11) 18. 北美城市规划评估实践经验及启示[J]. 宋彦,江志勇,杨晓春,陈燕萍.《规划师》,2010,03. 19. 城市规划的外在有效性评估探讨——以深圳市城市规划为例[J]. 李智慧、宋彦、陈燕萍.规划师,2010,(3). 20. 对市场主导下政府干预居住社区商业设施配置的探讨,陈燕萍、李亚晴.《住区》,2009.4 21. 公共交通与社区规划设计,陈燕萍; 彭科.《规划师》,2007.12 22. 居住区汽车拥有率及出入口交通特征分析,陈燕萍;周维.《建筑学报》,2007.4 23. 保护自然资源,强化景观优势创造发展契机也谈肇庆的交通规划,广东省城市规划学会年会论文,2005 24. 景观保护与经济发展,陈燕萍.《规划与观查》,2005.12 25. 对中航苑片区改造规划的重新认识,陈燕萍.《世界建筑导报》,2005(增刊) 26.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陈燕萍.《住区》,2003.2 27. 居住区交通设施的标准,陈燕萍.《中国城市交通学会年会论文》,2003 28. 适合公共交通服务的居住区布局形态——实例与分析,陈燕萍.《城市规划》,2002.8 29. 对居住区交通规划指导模式的反思,陈燕萍、卜蓉.《建筑学报》,2002.8 30. 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的若干问题. 陈燕萍. 《住区》.2002.2 31. 城市交通问题的治本之路——公共交通社区与公共交通导向的城市土地利用形态,陈燕萍.《城市规划》,2000.3 32. 论居住区相关设施配置指导体系的改革,陈燕萍.《建筑学报》,2000.4 33. 居住区道路系统与交通安全,陈燕萍.《规划师》,2000.3 34. 安居与“安车”,陈燕萍.《中国建设报》,1999.1 35. 对深圳城市建设战略目标的探讨,陈燕萍.《特区经济》,1999.6 36. “学以致用”,《建筑系学生优秀作业选》,陈燕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7. 居住区停车方式选择,陈燕萍.《建筑学报》,1998.7 38. 对居住区交通问题的思考,陈燕萍.《城乡建设》,1998.6 39. 试析综合性建筑的对外交通特征,陈燕萍.《华中建筑》1998.3 40. 高层办公建筑的对外交通,高层办公综合建筑设计第四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41. 社会住宅的面积标准与土地利用,陈燕萍.《住宅与房地产》1997.3 42. Large-scale Developments inthe CBD of Shenzhen.世界建协十九届年会演讲论文(巴塞罗纳),1996 43. 芝加哥市中心,一个高效率的土地利用模式,陈燕萍.《世界建筑导报》,1995.3 44. 关于规划设计中的若干问题,陈燕萍.《世界建筑导报》,1994.1 45. 我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下),陈燕萍.《城市规划汇刊》,1988.3 46. 我国城市道路服务水平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上),陈燕萍.《城市规划汇刊》,1988.2 47. State of Urban Traffic inChina,《Buildingin China》, 陈燕萍. 1986.No1 48.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分析及其对策,陈燕萍.《城市规划学刊》,1984.4 主要著作 1.《TOD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陈燕萍著.海天出版社,2007 2.《城市规划评估指引》,宋彦、陈燕萍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