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赵元

个人简介

学历 2004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2007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2012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 2010年至2011年获中美富布赖特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资助,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 工作经历 2018年9月至今 清华大学外文系副教授 2012年7月至2018年9月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讲师、副教授 讲授课程 英国文学史、英语主题阅读、古典拉丁文(1) 参加或主持的项目 主持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威·休·奥登戏剧创作研究》(18YJC752053) 在研

研究领域

二十世纪英美诗歌;早期现代英语诗歌;戏剧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论文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信言之美》(评张隆溪著《中西文化研究十论》),载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7年第4卷第3期。 《文论家的诗歌细读——评伊格尔顿的〈如何解读一首诗〉》,载《外国文学》,2009年第5期。 Review of Vera Schwarcz’s Chisel of Remembrance: Poems,载World Literature Today(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A&HCI),2009年九—十月刊。 《西方文论关键词:十四行诗》,载《外国文学》,2010年第5期。 《试评新、旧两部〈欧洲文学史〉之得失——以台湾的两部同类教材为参照》,载《新世纪外国文学:传承与发展》,海洋出版社,2012年版。 《奥登的世界观与诗观》,载《译诗》2012年第1卷,潘洗尘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 《文学与个人——爱德华·门德尔森教授文学课堂的启示》,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改革》,外文出版社,2015年版。 《中西思维方式之比较与英美文学课程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高校英美文学课程的“国际化”教学改革》,外文出版社,2015年版。 《从争议到多元——国外奥登研究综述》,载《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 “Freedom and Necessity in W. H. Auden’s Poetics,” in Aussie-Sino Studies (Vol. 2, Issue 1, 2016): 92-95. 《自由诗与格律诗之争的出路何在?——奥登音节诗实验的启示》,载《国外文学》,2016年第1期。 《文学批评家的道德观》,载《外国文学》,2016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 《十四行诗》,载《西方文论关键词·第二卷》,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17年版。 《十四行诗与文艺复兴时期文艺思想的嬗变》,载《国外文学》,2018年第1期。(《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西方十四行诗传统对中国新诗创作的影响》,载《当代文学:深察与纵览》,人民日报出版社,2019年版。 《抒情诗的施魅与祛魅——读乔纳森·卡勒的〈抒情诗理论〉》,载《外国文学》,2019年第3期。 专著 《自由与必然性——奥登的诗体实验》,华文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译著 《鸡尾酒会》,载陆建德主编《托·斯·艾略特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6月版。 A Bing Xin Reader(《冰心作品选》),五洲传播出版社,2013年版。 乔治·莱文编:《世俗主义之乐》,“人文与社会译丛”,译林出版社(2019年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