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樊秀丽

个人简介

樊秀丽,女,获(日本)广岛大学博士(学术)学位,教育文化专攻。 曾任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人间科学研究科外国人招聘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985工程”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特聘研究员。现就职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长期从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田野研究。 主讲课程:教育人类学、人类学、教育文化学 学位论文∶ 1.博士学位论文 『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と霊魂観を通してみた帰属集団意識の形成』(Building of Ethnic Identity in the Yi Society in Da Liangshan China observed through their Funeral Ceremony and Ideas of Soul)(2002年、広島大学国際協力研究科提出博士学位取得論文) 2.硕士学位论文「中国の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の人間形成機能に関する考察」 (A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Funeral Ceremonies for Human-building in the Society of the Yi in China)(1998年、広島大学国際協力研究科提出修士(硕士)学位取得論文) 专著: 樊秀丽 『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と霊魂観を通してみた帰属集団意識の形成』(日本)勉誠出版、2004年。(Building of Ethnic Identity in the Yi Society in Da Liangshan China observed through their Funeral Ceremony and Ideas of Soul) 樊秀丽《芳年华月 草生木长——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发展史志(1956年—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 译著: 黄建民主编《石林撒尼人》(樊秀丽担当部分翻译,由汉语翻译为日语),民族出版社,2006年(本书为中、英、日三种语言)。(日)梅棹忠夫著、樊秀丽《智识的生产技术》,商务印书馆,2016年。 编著: (日)藤川信夫、(中)樊秀丽、(中)普学旺主编《滇南彝族指路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日)藤川信夫、(中)樊秀丽、(中)普学旺主编《百乐书》,云南民族出版社,2012年。 中国儿童中心组编 樊秀丽等编《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推进策略研究》(全国家庭教育科研规划课题(2011-2015年)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 整理编著: 黄济撰述、樊秀丽整编《黄济口述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合著: 刘谦、樊秀丽等著《渐入城市——首都随迁子女社会融合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 国内外国际学术会议: 1.1998年6月在联邦德国特里尔大学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彝学研究会上演讲:“中国彝族丧葬礼仪的人间形成功能之考察”(A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Function of Funeral Ceremonies for Human-building in the Society of the Yi in China) 2.2000年5月在日本一桥大学举办的日本民族学学会第34届研究大会上演讲:「中国彝族『指路経』における送霊·招魂経路に関する研究」 3.2000年8月在中国云南石林召开的第三届国际彝学研究会上演讲:“大凉山彝族的求子·妊娠·诞生仪式―魂是从哪里来的” 4.2001年2月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共同研究会上演讲:「四川省大凉山彝族の民族表象と宗教文化·儀礼」 5.2002年5月日本东京共立女子短期大学举办的亚州民族文化学学会第4届研究大会上演讲:「大凉山彝族の葬送儀礼と霊魂観――指路経を中心に――」 6.2003年5月在日本京都文教大学举办的日本民族学学会第37届研究大会上演讲:「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祖先崇拝と社会組織」 7.2004年8月在中国云南石林召开的「阿诗玛」国际研究讨会上演讲:「阿詩瑪」と「指路経」――文化の創造性伝承とメディア――」 8.2005年6月在中国北京交通大学召开的第一届国际人学学术学会上演讲:「国外教育人类学概说」 9.2005年8月在中国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召开的第四届国际彝学研究会上演讲:「由灵牌马都的待遇来解读大凉山彝族的灵魂观」 10.2006年11月22-27日参加由第16届人类学与民族学世界大会筹委会在广州中山大学举办的“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演讲:「大凉山彝族的民族表象和宗教仪礼」 11.2007年11月15日―11月18日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第一届教育社会学学术论坛上演讲:「丧葬仪礼与人间形成——丧葬仪礼对生者的人间形成」 12.2009年7月27-31日在昆明市云南大学召开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大会上演讲:「寓于丧葬仪礼中的生死观教育——以中国大凉山彝族为对象」 13. 2010年10月28日-31日在武汉中南民族大学召开的第七届民族学学会上演讲 「蕴涵于彝族丧葬文化中归属集团意识形成的可能性」 14. 2010年12月9日-13日在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召开的第四届日中教师教育研究集会上讲演「学級の民族誌——学級生活研究における方法論の意義」 15.2013年11月23日参加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的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讲演:“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现状” 16.2014年3月29-30日参加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暨“教育与文化:教育人类学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上讲演:“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相遇——教育人类学制度化与专业化发展轨迹” 17.2015年10月17-18日在南京大学招开的中国社会学会中日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全球化·个体化时代的中日社会和文化学术研讨会”上讲演:“无法抗拒的政策文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的人类学研究” 18.2015年10月24-25日参加在古田县政府召开的林耀华先生金翼故居修缮落成仪式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讲演:“我与林耀华先生的《凉山夷家》的相遇” 19.2015年11月13-14日参加在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召开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暨“文化多样性与教育”上讲演“贫困儿童与教育——学校能做什么” 20.2016年11月4-6日参加在复旦大学召开的2016年中国人类学学术年会“多彩共生的人类学”上讲演:“教育口述史田野研究的实践与伦理” 21. 2016年12月3日,参加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的2016年北京彝族年彝族文化论坛上讲演“大凉山彝族的民族表象” 22.2017年7月18-21日参加在兰州甘肃社会主义学院召开的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讲演:“双向的社会·文化交融” 23.2017年8月14-17日参加在内蒙古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召开的2017年中国人类学学会学术年会“包容发展的人类学”上演讲:“藏不住的行为习惯——基于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田野研究” 24.2018年5月25-27日参加在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召开的“第一届‘文化与共生教育’国际会议”上演讲:“生活教育”视野下的文化融合教育机理 25.2018年11月16-18日参加在浙江大学召开的中国社会学学会中日社会学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暨“越境:东亚的知识生产文化传播与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演讲:“多维的社会·文化交融:基于北京市流动儿童教育的人类学研究” 26.2018年11月23日参加在中央民族大学召开的“新时代彝族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讲演:“云南省彝族文献古籍的收集·保存·分类与数据库制作” 承担及参与研究项目: 1.1997年至1999年,参与日中合作、筑波大学佐野賢治(代表)、「漢民族と周辺諸民族における民俗宗教の比較研究——納西族、彝族と日本民俗宗教の比較民俗学考察——」、彝族研究。 2.2000年至2003年参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館長谷川清(代表)、「中国における民族表象の人類学·歴史学的研究-—南部地域を中心とした整理と分析」、彝族研究。 3.2004年至2006年,参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館塚田誠之(代表)、「中国における民族表象のポリティクス——南部地域を中心とした人類学·歴史学的研究——」,彝族研究。 4.2003年至2005年,大阪大学藤川信夫、樊秀麗「文化の創造的伝承とメディア——彝族の経典「指路経」の教材制作」,彝族研究。 5.2003年至2004年,日本文部省学術振興会科学研究費、樊秀麗(代表)『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と霊魂観を通してみた帰属集団意識の形成』,彝族研究。 6.2005年6月1日~2008年5月31日,北京师范大学“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中国特色教育体系”,学科建设启动经费,项目人樊秀丽,教育人类学基础研究。 7.2006年11月1日~2008年10月31日,日本丰田财团2006年度研究助成金,藤川信夫(代表)、樊秀麗(中方代表)“「指路経」を中心とする雲南省彝族経典の収集·保存·分類とデータベースの作成——雲南省彝族経典文化の伝承機能復興のための基礎的研究”。项目课题号:D06-SQ-018。 此项目收集经典91卷,其中:《百乐书》于2008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02354);《元阳百乐书》于2009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06768);《元阳指路经》于2010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09750)。 8.2008年4月1日~2010年3月31日,作为中方成员参与日本文部省和中国教育部的合作项目,日本学术振兴会2008年,两国间交流事业共同研究的助成金的申报,“日中教育学对话”。 9.2008年8月~2010年7月,留学归国学者研究起动经费,项目人樊秀丽,“教育人类学”。 10.2008年11月1日~2009年10月31日,日本丰田财团2008年度研究助成金,藤川信夫(代表)、樊秀麗(中方代表)“中国雲南省彝族経典「指路経」の漢語訳版の作成と普及”。项目课题号:D08-SQ-003。 11.2007年11月~2009年10月,作为中方成员参与由上智大学增渊幸男为代表的日本文部省2007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共同研究会,研究课题:“「いのちの尊厳」教育における生命科学の位置価値に関する教育課程の国際比較研究”。项目课题号:17530592 12.2010年11月1日~2012年10月31日,日本丰田财团2010年度研究助成金,藤川信夫(代表)、樊秀麗(中方代表)“中国雲南省彝族経典「百楽書」の漢語訳版の作成と普及”。项目课题号:D10-ID-1004。 13.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参与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委托项目《学校安全条例》制定。 14.2011年6月起,参与北京市教委委托(国家)项目“首都基础教育办学体制综合试验改革”。撰写“北京市十一学校调查报告” 15.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受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委托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入问题的人类学研究”的部分任务(项目编号:12BSH061)。撰写《无法抗拒的政策文化——“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社会融合问题的人类学研究”自办校小组报告》。 16.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受中国儿童中心委托承担“我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研究”的部分任务,撰写“日本家庭教育支援事业的轨迹”。 17.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主持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金“农民工流动子女社会文化融合的人类学研究——对北京市农民工子女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项目编号:13SHB004),本研究于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之前完成。 18.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受北京市教育学会委托承担“芳草教育口述史”(项目编号: Q2015-901076001-0015),本研究于2016年12月完成。产出成果2017年出版《芳年华月 草生木长:芳草地国际学校教育发展史志(1956—2016)》。 19.受日本同志社大学委托,参与日本学术振兴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の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美と美育に果たしたメディアの位置づけ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本研究于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 20.2015年6月至2018年至今,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农民工随迁子女文化融合教育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15BSH062)。 21.2018年4月至2020年3月,参加日本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共同研究项目“共生的舞台”。 22.2018年10月至2022年9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全球化健康与教育”。 国际学术交流项目: 1.2005年10月11日—14日应日本上越教育大学的邀请,赴日参加了由上越教育大学、综合学习研究会、东亚州教育学会举办的“中日相互理解与国际理解教育”国际研讨会,公开座谈讨论上讲演:“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并在公开座谈讨论上共同讨论“日中间的国际理解教育的今后课题”。 2.2006年3月5日—11日应日本文部科学省“新世纪国际教育交流工程、行政官接纳项目”的邀请,访问了日本文部科学省和日本鸣门教育大学,并分别在鸣门教育大学及鸣门教育大学附属中学讲演:“中国少数民族的教育现状”、“国际理解教育——日本的正月与中国的春节”。 3.2007年12月5日—10日应日本鸣门教育大学的邀请,赴日参加了由鸣门教育大学举办的“教员培养教育”国际研讨会。与郭华教授共同讲演了“中国教师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4+2”教师教育培养模式为例”。 4.2008年8月27日-9月1日,应日本教育哲学学会的邀请,赴日参加了在佛教大学举办的年会。担当了大学翻译。 5.2009年3月5日-8日应日本上智大学的邀请,赴日参加了由上智大学举办的“日中生死观比较研究”国际研讨会,讲演:“葬儀と人間形成—中国大涼山彝族の葬儀を中心として―”。 6.2009年11月18日-11月23日应日本佛教大学邀请,赴日参加了在佛教大学举办的日中教育对话,讲演:「文化の中断 ? 断裂——中国における多文化教育の現状について」 7.2011年10月1日—11月30日应日本名古大学邀请,作为访问学者 8. 2014年5月29日至6月4日访日应日本同志社大学邀请,参加日本学术振兴会国际合作研究项目“中国の近代化過程における美と美育に果たしたメディアの位置づけに関する実証的研究”讨论。 9.2018年8月26日—29日应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研究科邀请,赴日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全球化健康与教育”启动会,演讲:“雲南民族地域のターミナルケアについて―徳宏州人民医院寧養院を中心に―” 所属学会: 1.日本文化人类学学会 2.日本亚州民族文化学学会 3.国际彝学学会 4.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学会 5.教育人类学学会 6.中日社会学学会 受赏: 1.《百乐书》于2008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02354)。 2.《元阳百乐书》于2009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06768)。 3.《元阳指路经》于2010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编号为09750)。

研究领域

文化人类学、教育人类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樊秀丽 《中国彝族丧葬礼仪的人间形成功能》、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编 《凉山民族研究》总第8期、1998年、p119-125 2.樊秀丽 〈彝族经典《指路经》的民族认同功能〉、凉山彝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编《凉山民族研究》总第9期、1999年、p92-95 3.樊秀丽 「中国の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の人間形成機能に関する考察」、佐野賢治編『西南中国 納西族·彝族の民俗文化―民族宗教の比較研究』(日本)勉誠出版、1999年、p359-367 4.樊秀丽 「中国の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葬送儀礼に関する調査報告」) 、広島大学大学院国際協力研究科編『国際協力研究誌』第6巻第1号、2000年、p269-287 并被转载收录到《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四十三号、2002年、p68 5.樊秀丽 「中国彝族の死生観と民族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形成」、日本民族学会編『民族学研究』第65巻第2号、2000年、p146-167 并被转载收录到《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四十四号、2003年、p38 6.樊秀丽、藤川信夫 《中国彝族经典《指路经》的社会教育功能》、巴莫阿依、黄建明编《国外学者彝学研究文集》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p209-237 7.樊秀丽「中国彝族『指路経』における送霊·招魂/祖先移住経路言説に関する研究―民族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形成との関連について」 、広島大学大学院国際協力研究科編『国際協力研究誌』第8巻第1号、2001年、p67-90 并被转载收录到《中国关系论说资料》第四十四号、2003年、p117 8. 樊秀丽「爆竹から始まる葬儀——大凉山彝族の葬礼文化」、『アジア遊学』第38号、(日本)勉誠出版、2002年、p60-65 9. 樊秀丽「中国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三魂説·三霊説―葬送儀礼との関連から―」) 、アジア民族文化学会編『アジア民族文化研究』第2号、2003年、p62-77 10. 樊秀丽 「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子授け儀礼と人間起源神話との関係―魂はどこからくるのか」)、名古屋大学中国語文学会編『名古屋大學中国語学文学論集』第十五輯、2003年、p53-74 11. 樊秀丽 「中国の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祖界観―『指路経』との関連から―」、比較民俗研究会、『比較民俗研究』第19号、2003年、p43-63 12. 樊秀丽「大凉山彝族における民族表象と宗教儀礼――動態的帰属集団表象の観点から」、長谷川清、塚田誠之編『中国における民族表象の人類学·歴史学的研究』(日本)風響社、2005年、p 207-233 13.樊秀丽「大凉山彝族社会の家支制度·等級制度·婚姻制度」)、日本比較民俗研究会『比較民俗研究』第20号、2005年10月,p11-31 14.藤川信夫、樊秀丽《《阿诗玛》与《指路经》——文化的创造性传承与媒体》,赵德光主编《阿诗玛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p343-357 15. 樊秀丽 《国外教育人类学概说》、路日亮 范文主编《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p247-257 16.樊秀丽《大凉山彝族的民族表象和宗教仪礼——一种动态的归属集团表象的视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Vol.28、2007年6月,p36-43 17.樊秀丽《大凉山彝族的民族表象和宗教仪礼——一种动态的归属集团表象的视角》,周大鸣、何星亮主编《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年,p565-579 18.樊秀丽 《教育民族志方法的探讨》,《教育学报》,2008年第3期(总第二十一期),p80-84 19.樊秀丽 《教育民族志方法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I《教育学》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p80-85 20.樊秀丽 《教育人类学的性格》,《教育学报》,2008年第6期(总第二十四期),p11-16 21.樊秀丽 《教育人类学的性格》,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GI《教育学》2009年第5期全文转载,p67-71 22.樊秀丽 《从凉山彝族的灵牌玛都祭祀看其社会功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Vol30,2009年2月,p15-19 23.樊秀丽《寓于丧葬仪礼中的生死观教育——以中国大凉山彝族为对象》,《教育学报》2009年第4期(总第二十八期),p77-82 24. 樊秀丽《文化的中断·断裂——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9月,p43-48 25.樊秀丽《文化的中断·断裂——中国少数民族多元文化教育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D5《民族问题研究》2010年第11期全文转载,p35-41 26.樊秀丽《文化の中断·断裂——中国における多文化教育の現状について》,山崎高哉、労凱声主編《日中教育学対話Ⅲ》(日本)春風社、2010年、p247-268 27. 樊秀丽《日本学校安全法立法运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p69-76 28. 樊秀丽《人生仪礼的教育功能——以大凉山彝族的丧葬仪礼为对象》,何星亮、郭宏珍主编《文化多样性背景下的宗教和谐》,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p145-159. 29.樊秀丽《彝族的归属集团意识在其丧葬文化中形成的可能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Vol33、2012年3月,p34-40 30. 樊秀丽等《日本学前教育的新构想》,《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第8期,p19-29 31. 樊秀丽《日本家庭教育支援事业的保障》,《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6月,p69-74 32. 樊秀丽等《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受教育权的平等机会再思考》,《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p125-130 33. 樊秀丽《从凉山彝族的灵牌玛都祭祀看其社会结构》,郭宏珍主编《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六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p165-174. 34.樊秀丽等《日本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融合理论与实践的教师培养改革探索》,《学前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p50-55. On the Education Reform for Prospective Teachers Combining Theories and Practicesin Japan 35.樊秀丽《“三黄”大师人生哲学——悼念黄济先生》,《中国教师》,2015年第2期,p65-67. 36.樊秀丽《学校に入れない子どもたち——北京市における「農民工」の教育問題》,宮寺晃夫編著《受難の子ども——いじめ·体罰·虐待》日本:一藝社,2015年2月p191-210. 37.樊秀丽《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相遇——教育人类学制度化与专业化发展轨迹》,《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第6期、p24-29. 38.樊秀丽《从“宽松教育”到“去宽松教育”——日本教育改革之一的历史进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p128-136. 39.樊秀丽等《城市中流动的贫困儿童与教育——学校能做什么?》,《广西民族研究》,2016年第4期,p2-9. 40.樊秀丽等《随迁子女在学校的文化融合逻辑——基于对北京市朝阳区真理小学教育活动的田野调查》,《2015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阶段成果选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p476-485. 41.樊秀丽《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相遇——教育人类学制度化与专业化发展轨迹》钟海青主编《文化多样性与教育研究——中国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6年,p31-40. 44.樊秀丽等《双向的社会·文化交融——基于北京市随迁子女教育的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2018年第2期,p90-97. 45.樊秀丽等《从行为习惯养成看家庭与学校的关系——基于北京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学校的田野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18年第3期,p105-114. 46.樊秀丽《解析大凉山彝族的求子仪礼与创世神话的关系——魂是从哪里来的?》,《云南社会科学》,2018年彝族文化专辑下(3-4期合刊),2018年12月,p11-16.

学术兼职

1.现任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2.现任中国社会学学会中日社会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3.现任民族学学会 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