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志耕

个人简介

王志耕,男,1959年生于河北任丘。文学博士。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5-1988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文学专业,师从王智量教授,获硕士学位。后任教于河北师范学院(1996年合并为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1989-1991年分别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进行外语培训,1991-1993年分别以国家教委公派访问学者和校际交流访问学者身份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师范学院和伏尔加格勒师范大学进行访学。1997-2000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师从程正民教授,获博士学位。2001年7月受聘于南开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讲授课程有西方文论、西方文学、比较文学、俄苏文学等。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2001-2016)、专职研究员(2016-2021)、厦门大学讲座教授(2020-2023)、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研究分会副会长(2011-)。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专著: 《俄国文学与中国》(2/9),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6月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卢那察尔斯基文艺理论批评的现代阐释》(2/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3/4),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3月(入选201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俄罗斯社会学诗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4月 《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对话理论》,商务印书馆,2021年3月(入选2019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苏联文学反思》(参撰),中国社科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参撰), 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 《历史题材文学创作重大问题研究》(参撰),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主要译著: 弗兰克《塞万提斯传》(1/2),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9月 《普希金诗选》,花山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 《普希金全集·书信》(1/2),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 《普希金书信集》(1/2),海豚出版社,2019年12月 托尔斯泰《生活之路》,漓江出版社,1998年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再版 托尔斯泰《生活之路》(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15年1月 谢·布尔加科夫《亘古不灭之光》(1/2),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3月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1/3),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 《托尔斯泰读书随笔》(修订版)(1/3),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 帕乌斯托夫斯基《生活的故事》(6卷)(1/5),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 教材: 《欧美文学——人的主题史》(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比较文学概论》(参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外国文学名著导读》(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 《外国文学名著批评教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承担科研项目: 200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论国别研究》(承担“苏联社会学批评”部分) 200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圣愚之维:俄罗斯文学经典的一种文化阐释》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俄罗斯诗学流派研究》子项目《社会学批评流派》 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翻译工程》子项目《〈艺术卷〉翻译》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俄罗斯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巴赫金文艺思想》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俄罗斯文化精神与俄罗斯诗学》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苏联科学院〈俄国文学史〉翻译与研究》子课题《关于普鲁茨科夫主编的4卷本〈俄国文学史〉的研究专著的写作》 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俄国文学通史〉》子课题《俄国文学通史·19世纪下半期》

研究领域

俄罗斯宗教文化与俄罗斯文学关系以及相关比较文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作为一种双向阐释的异域诗歌史写作——以《俄罗斯诗歌通史》为例 来源:中国比较文学( P 1006-6101 E ) 发表时间: 2021/01 比较文学为什么跨学科?《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俄罗斯文学否定性法律叙事的肇端,《江西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作为一种双向阐释的异域诗歌史写作,《中国比较文学》2021年第1期 聚合性:巴赫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1/2) 当代俄罗斯文学的现实主义叙事,《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2期 古希腊文学的反城邦叙事,《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21年秋之卷 巴赫金:圣愚文化与狂欢化理论,《外国文学评论》2020年第1期 俄罗斯民间文学傻瓜形象的狂欢化功能,《外国文学》2020年第3期 苏联解体后文学的文化批评转向(1/2),《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1期 文学与自由——文学之用之一 《山西师大学报》2020年第5期 巴赫金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共同意义,《文学与文化》2020年第3期 从欧阳海的“饿死不讨米”说起 《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第6期 价值叙事与文化建构——关于人文学科功能与立场的对话(1/2),《中国图书评论》2020年第10期 杜勃罗留波夫:俄国文学社会学批评的现实之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 “漂泊”与“禁忌”:屠格涅夫小说的基督教命题,《外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4期 索尔仁尼琴《癌病房》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传统(1/2),《俄罗斯文艺》2018年第3期 托尔斯泰与中国革命,《清华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叶尔米洛夫的文学社会学批评再评价,《文学与文化》2018年第4期 我为什么主张重走人文主义之路,《文学与文化》2017年第4期 巴赫金思想的跨文化启示,《中国图书评论》2017年第5期 两种文化视力的博弈——再论果戈理与别林斯基之争,《河南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 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东正教,《俄罗斯文化评论》第4辑,2014年4月 “文史不分家”与人文学者的责任,《社会科学家》2013年第2期 重建中俄人文思想的对话,《外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6页 宗教象征叙事与俄苏革命文学,《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年第1期 与大历史的“一个人的战争”——再论《静静的顿河》,《外国文学评论》2012年第4期 高尔基《母亲》中的圣经引语,《圣经文学研究》第6辑,2012年2月 以圣愚的名义超越“知识”——俄罗斯文学经典品格论之二,《文化与诗学》第14辑,2012年9月 俄罗斯圣愚文化的渊源,《俄罗斯文化评论》第3辑,2012年2月 以圣愚的名义超越世俗伦理——俄罗斯文学经典品格一论,《文学与文化》2012年第1期 俄苏红色经典的生命力在哪里,《中国图书评论》2011年第4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