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尹蔚

个人简介

1998年至2002年在湖南师范大学文科基地学习,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年至2005年在湖南师范大学和中南大学学习,攻读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导师鲍厚星教授。2005年至2008年在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攻读语言学方向博士生,获文学博士学位,导师邢福义教授。2008年至今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主要讲授课程为综合英语(IIA,IIB)、英语阅读、英美概况。 参编学术著作: (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 (2)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 (3)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 (4)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负责其中的“理论语言学”部分。 (5)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负责其中的“外国语言学”部分。 (6)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语言学),负责其中的“外国语言学”部分。 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 (1)本用结合视野下的有标选择复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主持) (2)“全球华语语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参与) (3)现代汉语有标复句层次关系信息化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4)有标假设复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参与) (5)汉语小句联结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与) (6)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汉语学科创新,国家“211工程”项目。(参与) (7)小句中枢说在汉语与临界领域研究中的应用与验证,国家“211工程”项目。(参与) (8)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有标复句联接机制及分析策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6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与) (9)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0)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1)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2)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3)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4)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1(语言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专项任务。(参与) (15)多维视域下的有标假设复句研究,高校自立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参与) 荣誉奖励 1、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 2、2008年度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2009年度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4、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论文 5、2008-2009学年度教学工作优秀奖 6、2009-2010年度学生社团优秀指导老师 7、2009年度模拟联合国优秀教师奖 8、2005年湖北省首届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9、2005年度湖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10、200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六届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本科组个人及团体二等奖

研究领域

对比语言学、理论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汉语方言、自然语言处理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2005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2006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7·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3)《2007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4)《2008年的理论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5)《2009年的外国语言学研究》、《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10·语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6)《全方位透视小句中枢说》,《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第一作者) (7)“或者说”类有标选择复句的语义类型及语用机制考察,《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独著) (8)选择关系标记关联模式探究,《汉语学报》,2010.1(独著) (9)有标假设复句的语用价值特征,《汉语学习》,2011.1(合著) (10)有标假设复句表里关联模态构建的示例性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合著) (11)辩证地看待语言研究中的几对关系──从有标假设复句的研究说起,《湖北社会科学》,2011.3(合著) (12)《经济学应用于语言:方法与路径》(译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6.17 (13)《从21世纪头十年的语言理论研究看今后十年的发展》,《双语双方言》(十),2011年。(合著) (14)2010年中国外语界的语言研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3< 合著> (15)《介词“把”和“将”的应用思考》,《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总第64期。(独著) (16)《浅析徐通锵字本位思想》,《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独著) (17)《株洲方言的代词》,《南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 (18)《多棱镜折射下的都市语言》,《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独著) (19)《双峰荷叶音系与北京音系的比较》,《株洲工学院》2004年第3期。(独著) (20)《2005年的语言理论研究》,《汉语学报》2006年第4期。(合著) (21)《面向复句信息处理的小句关联理论》,《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6期。(合著) (22)《现代汉语假设关系标记的多维验察》,《双语双方言》(九),汉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合著) (23)《从“是p,还是q”有标选择复句看合用型弱式关系标记的自动识别》,《中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社会科学版)。(独著) (24)《四川达县新胜“长沙话”与湘语的比较》,《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独著)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