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丁涵

个人简介

丁涵,男,文学博士,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相继在南京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学位和文学硕士、博士学位。主要研究兴趣为汉魏六朝文学和海外汉学。近年来致力于结合文体学与历史地理学来探索中国纪行文学的研究,相继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CSSCI论文7篇(被《新华文摘》纸质版和数字版转载共2篇、《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1篇)、THCI(台湾人文及社科引文索引核心期刊)论文2篇、国际英文匿名同行评议期刊论文1篇,并主持各级科研项目3项。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明清小说和海外汉学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从哀伤到哀而不伤:陈子昂与张九龄的〈感遇〉诗对比研究》,《中正汉学研究》(THCI)2012年第1期。 《关于中国文学史中物质性的思考》(合作),《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4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 《张九龄、李林甫“党争”发微》,《文学研究》(CSSCI集)2016年第1期。 《〈围城〉中的“西行”——论〈围城〉对〈西游记〉的受容〉》,《明清小说研究》(CSSCI)2017年第1期(《新华文摘》纸质版2017年第11期论点摘编)。 《论中国纪行文学的发生与确立——以刘歆〈遂初赋〉为中心》,《中正汉学研究》(THCI)2017年第2期。 《唐代古文家纪行赋探微》,《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4期。 《从盛世华音到末世哀歌——元代咏承露盘赋的艺术新变及成因》,《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4期。 《一处江南,两种哀愁——明末清初“哀江南”文学中的民族观》,《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CSSCI扩)2018年第1期。 《纪行赋在建安时代的变奏及其成因探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8年第4期(《新华文摘》数字版2018年第24期全文转载)。 “Literature and Identity: the Motif of ‘Lament for the South’ during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Ming-Qing Studies, Dec. 2018 (1): 151-187. 《晋前丝绸之路引入异域水果考——以魏晋赋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18年第5期。 《走在人生边上——元代雍古文豪马祖常赋的二元思维模式》,《兰州学刊》(CSSCI扩)2019年第1期。 《江山入赋——宋代纪行赋中的文本风景与历史地理》,《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2019年第2期。 《汉代纪行赋中天气的表达和意义》,《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扩)2019年第4期。 《以辞赋为“说部”——论〈花月痕〉小说中的用赋艺术》,《明清小说研究》(CSSCI)2020年第1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