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彭绍东

个人简介

彭绍东(1964.10—),男,湖南新邵人,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二级),博士生导师,“世承人才计划”学术骨干,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计算机及先进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CATE)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 1984年7月至今一直从事教育技术(电化教育)领域的工作、学习与研究。已出版著作8部(其中专著2部、教材2部、教参4部),发表论文100多篇,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2003年3月,“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1月,“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交互研究”获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19年9月,“契合‘两性一度’课程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BCL)实践探索”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工作经历 1984年7月至1997年8月,在湖南省新邵县教研室、电教站、教育电视台从事电化教育培训、管理、研究及电视编导等工作。 2000年7月至今,在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技术学系任教。为本科生开设过教育技术学导论、信息技术教育学、教育技术课程教学论、微格教学技能训练、电视与网络写作等专业课程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为研究生开设过教育技术原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教育技术前沿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新方法与工具等专业课程。主持创建了省名师空间课堂“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应邀为柬埔寨、老挝教育信息化培训班、省内外部分“国培班”作了有关前沿讲座。2019年开始,承担了教育技术学博士点的有关工作。 所指导的研究生(包括教育硕士)中,至2020年8月已毕业64人,其中多人被评为省(校)优秀毕业生。 《电化教育研究》(1991年第4期第65-67页、2017年第9期第40页)、《中国电化教育》(2002年第8期第85页)、《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第1期第4-6页)、《开放教育研究》(2017年第4期封底)等媒体曾报道过其工作与研究情况。 三、学习经历 曾就读(含进修)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北京师大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华南师大电化教育系、上海师大理工信息学院教育技术系(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北京师大教育技术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出版著作 1. 专著:《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分析》,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 2. 专著:《信息技术教育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2004年1月修订本 3. 主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9月 4. 主编(3):《教育技术学导论》(面向21世纪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 5.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一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 6.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二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 7.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三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8月 8. 主编:《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用书第四册》,湖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12月 主持项目 1.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自动化教学设计的模型体系与建模语言研究(DCA120182) 2.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16年度创新课题(重点),网络空间共同体协同创新机制研究(XSPCX007) 3. 主持:2016年度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应用立项建设项目——名师空间课堂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湘教科研通〔2016〕28号) 4.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机器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AYA010034) 5.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融合创新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理论与绩效优化研究(课题批准号:12YBB171) 6. 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网络的学习反应信息分析方法与分析系统研究(湘教科规领[2013]001号:XJK013BXX003) 7. 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虚拟学习社区的学生协同知识建构与数字化学习能力培养研究(湘教科规通[2006]03号:XJK06BXJ002) 8. 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理论研究(课题批准号:03CG07) 9.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机器人教育研究—智能机器人在教育中的应用(湘教财字[2002]14号) 10. 主持: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高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01]178号) 11. 主持: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课题:研究生混合式协作学习策略创新研究(校行发研究生字[2014]23号) 12. 主持:湖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项目,现代教育技术,2012 13. 主持:湖南师范大学精品课建设项目,信息技术教育学,2011 14. 主持:上海师范大学重点科研项目,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1998.4-2000.5 获奖情况 [1] 2019.9.23,契合“两性一度”课程理念的混合式协作学习(BCL)实践探索,获第十二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2018.1.19,全国第六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发证。 [3] 2016.1.11,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交互研究,获第十二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共湖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发证 [4] 2014.12,湖南师范大学2013-2014学年度教学优秀奖 [5] 2003.3,“信息技术教育学”新学科与课程建设,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湘教发[2003]16号) [6]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师教育立体化教材建设与研究”,获2015年湖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7] 2016.1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被评为湖南师范大学规划教材。 [8] 2003.9, 《信息技术教育学》, 获中国大学出版协会“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9] 2002.11, 论机器人教育, 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论文二等奖 [10] 1999.10, 面向21世纪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的构想, 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11] 1999.10, 论广义蒙太奇, 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论文奖 [12] 1999.10, 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 获中国科协、团中央等举办的“挑战杯”优秀科技作品奖 [13] 1994.2, 我爱电教这片热土, 获中央电化教育馆征文评比三等奖 [14] 1986.10, 录像培训师资的专题教学法初探, 获全国电教优秀作品评比二等奖(第一名) [15] 1986.10, 电教卫生影响电教效果的心理分析, 获全国电教优秀作品评比优秀奖 [16] 1991.5, 新邵县综合发展规划, 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研) [17] 1993.12, 电化教育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省教委教改教研成果三等奖 招生及研究方向 在教育技术学专业招收研究生,硕士生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教育,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原理、智慧教育。专业研究中,已出版我国首部《信息技术教育学》专著(2002年)和《混合式协作学习的设计与分析》专著(2016年),发表了《论机器人教育》、《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对象—水平模型》、《大数据时代网上学习行为研究的挖掘方法模型与应用》系列论文。

研究领域

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领域有:自动化教学设计、机器人教育、教育大数据分析、自适应学习系统、智慧教育等。相关研究领域有:教育技术研究新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Intervention Desig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of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Design Research. Shaping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C].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Pte Ltd. 2019.6(独著) 2. Cohesive Subgroups Analysis of Asynchronous Cognitive Interactive Network i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CCCE2011. 2011.5(独著,EI论文,编号为20114614517533) 3. Interactive Rule and Control in Blend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GCCCE2011. 2011.5(独著,EI论文,编号为20114614517551) 4. The Sickening Phenomen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GCCCE 2003. 2003.12(独著) 5. Pathology Analysi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ll. GCCCE 2003. 2003.12(独著) 6. The Diagnosis, Cure and Preven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Ill. GCCCE 2003.2003.12(独著) 7. The New Development of IT Education: Robot-Based Education. GCCCE/NEIF 2002.2002.6(独著) 8. The Outlin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GCCCE/NEIF 2002.2002.6(独著) 9. 人工智能与人工智能教育.《2004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4.7(独著) 10. Discipline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2002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2.12(独著) 11. Humanistic Theory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2002教育技术国际论坛》.2002.12(独著) 12.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The Strategic Focus of Distance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GCCCE/ICCAI2001. 2001.6.(独著) 13. The Definition and Proposition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GCCCE/ICCAI2001. 2001.6(独著) 14.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dagogy. Improving Study.2001.8(独著) 15. 大陆、香港、澳门、台湾网络教育发展之比较. GCCCE99.1999.6(独著) 16. On Modes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GCCCE99.1999.6(独著) 17. Formation of the Integrable Ware Theory and Its Bases. GCCCE98.1998.6(独著) 18. 论机器人辅助学习,《教育研究》,2002年增刊(独著) 19. 大数据时代网上学习行为研究的挖掘方法模型与应用,《电化教育研究》,2017.1(独著) 20. 螺旋推进型设计研究方法的原理、流程与特征,《电化教育研究》,2015.4(独著) 21.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定义与发展述评,《电化教育研究》,2011.1(独著) 22. 从面对面的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到混合式协作学习,《电化教育研究》,2010.8(独著) 23. 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电化教育研究》,2004.10(独著) 24. 信息技术教育病理论,《电化教育研究》,2004.5(独著) 25. 信息技术教育人本论,《电化教育研究》,2003.3(独著) 26. 论机器人教育(上),《电化教育研究》,2002.6(独著) 27. 论机器人教育(下),《电化教育研究》,2002.7(独著) 28. “全国电化教育考察万里行”所蕴含的精神财富,《电化教育研究》,2002.5(独著) 29. 信息技术教育学论纲,《电化教育研究》,2001.10(独著) 30. 教育技术的定义与命题,《电化教育研究》,2000.10(独著) 31. 蒙太奇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上),《电化教育研究》,2000.8(独著) 32. 蒙太奇理论与实践的拓展(下),《电化教育研究》,2000.9(独著) 33. 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之一 (上),《电化教育研究》,1998.4(独著) 34. 人类教育革命的概念、划分标准与基本规律——论人类教育革命与教育技术之一 (下),《电化教育研究》,1999.1(独著) 35. 构建德育电教系统工程,积极开展全民思想政治教育,《电化教育研究》,1997.1 (独著) 36. 构建电化教育系统工程,促进农村教育整体改革,《电化教育研究》,1994.4(独著) 37. 试论新形势下中国电化教育的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策略,《电化教育研究》,1994.1(独著) 38. 论中国农民电化教育发展战略 (上),《电化教育研究》,1990.2(独著) 39. 论中国农民电化教育发展战略 (下),《电化教育研究》,1990.3(独著) 40. 论电化教育心理实验,《电化教育研究》,1988.1(独著) 41. 录像培训师资的专题教学法初探,《电化教育研究》,1986.3(第一作者) 42. AECT2004教育技术定义的解读与启示,《中国教育报》,2004年9月26日(独著) 43.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评析,《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3.7.24(独著) 44. 信息技术教学原则的九点思考,《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3.2.13(独著) 45. “信息素质”与“信息素养”辨析,《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2.10.3(独著) 46. “零起点”的反思,《中国教育报》,“e-Education”版面“专家观点”栏目2002.9.12(独著) 47. 混合式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三循环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5.9(独著) 48. 教学设计自动化的对象—水平模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11.9(独著) 49. 总线检测法在微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中国电化教育》,2000.2(独著) 50. 试论“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的必然性,《中国电化教育》,1999.5(独著) 51. 积件思想的形成与理论基础,《中国电化教育》,1998.1(独著) 52. 研究电视教育对象,按需施教,《中国电化教育》,1998.4(第一作者) 53. 树精品意识,创名牌栏目,《中国电化教育》,1997.9(第一作者) 54. 建立和培育我国电教市场体系初探,《电化教育》,1994.4(独著) 55. 建立和培育我国电教市场体系初探(续),《电化教育》,1994.5(独著) 56. 识字词,解课文,《电化教育》,1994.6(第一作者) 57. 农民技术培训专题电化教学法的探讨,《电化教育》,1992.1(独著) 58. 自然课投影实验的几种形式,《电化教育》,1989.1(独著) 59. 基于SCORM标准的“学习路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2010.8(独著) 60. 混合式协作学习设计研究的干预设计模型,《现代教育技术》,2017.6(独著) 61. 《教育技术的含义》译文,《现代教育技术》,2005.3(主译) 62. 智能教学代理的结构、开发与应用,《开放教育研究》,2004.3(独著) 63. 混合式协作学习社群网络特征分析的指标界定及应用,《开放教育研究》,2012.4(独著) 64. 利用任务驱动与混合学习策略提高网络异步学习绩效,中国远程教育,2011.9 65. 论远程教育人员的道德建设,《中国远程教育》,2011.7(独著) 66.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目标与定位,《中国远程教育》,2000.12(独著) 67. 信息技术教育:21世纪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中国远程教育》,2000.11(独著) 68. 论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 (上),《中国远程教育》,2000.1(独著) 69. 论计算机辅助学习模式 (下),《中国远程教育》,2000.2(独著) 70. IMS LD规范视域下的“学习单元”设计,《远程教育杂志》,2010.10(独著) 71. 教育网站的类型与评价,《远程教育杂志》,2002.6(第一作者) 72. 职业英语多媒体教材的设计,《外语电化教学》,2011.3(第一作者) 73.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上),《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1(独著) 7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网络教育发展战略 (下),《现代远距离教育》,1999.2(独著) 75. 混合式协作学习共同体的最近发展区、活动耦合与协同认知加工,《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1(独著) 76. 多媒体教材开发的质量管理、实用标准与关键技术,《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第一作者) 77. “多元化”——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基本走向,《信息技术教育》,2003.9(第一作者) 78. 日本信息教育发展述评,《信息技术教育》,2003.1(第一作者) 79.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标志、原因与模型(上),《信息技术教育》,2002.10(独著) 80. 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标志、原因与模型(下),《信息技术教育》,2002.11(独著) 81. 信息技术教育本质论,《信息技术教育》,2001.11(独著) 82. 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利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11(独著) 83. 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改革,《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4.6(独著) 84. 机器人教育课程化发展研究(研究报告),《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上卷)亚洲国际出版集团,2007.6(独著) 85. 论创新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发展报告》,(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6(独著) 86. 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途径和方法,《素质教育:中国教育的希望》,(长城出版社)2000.7(第一作者) 87. 试论《泰坦尼克号》的编导风格,《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独著) 88. 蒙太奇的结构功能与理论基础,《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1(独著) 89. 几个新型CAL模式的设计,《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8(第一作者) 90. 电子备课与电子教案,《中小学电教》,2004.1(独著) 91. 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设计、控制与优化,《中小学电教》,2003.10(独著) 92. 信息技术教材的设计、开发,《中小学电教》,2003.8(独著) 93. 计算机辅助学习软件发展的方向:智能学件,《中小学电教》,2000.8(独著) 94. 论电化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中小学电教》,1994.3(独著) 95. 电化教育系统工程导论,《中小学电教》,1991.5(独著) 96. 在自然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中小学电教》,1989.3(独著) 97. 怎样编制录像机的预录程序,《中小学电教》,1988.1(独著) 98. 电教卫生影响电教效果的心理分析,《中小学电教》,1987.3(独著) 99. 关于网络平台课程与移动教育的讨论,《教育技术研究》,2003.6(独著) 100. XML技术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教育技术研究》,2003.1(独著) 101. 美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述评,《教育技术研究》,2002.4(独著) 102. 关于第六次人类教育革命与未来教育技术的预测和猜想,《教育技术研究》,2000.3(独著) 103. 论广义蒙太奇,《教育技术研究》,2000.1(独著) 104.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解读,《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3(独著) 105. 深切缅怀中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奠基人_南国农先生,《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4.12(独著) 106. 怎样写教育技术论文,《教育技术》,2005.5(独著) 107.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建构与范例剖析,《教育技术》,2004.9(独著) 108. 关于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育技术》,2003.4(独著)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