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郭继强

个人简介

郭继强教授于1988年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得浙江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在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任助教(1988-1990),讲师(1990-1995),副教授(1995-2005),2005-2007年任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7年任正教授,2013年起任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郭继强教授曾于1998年6月-1998年12月,由汉斯·赛得尔基金会资助,赴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进修。2006年4月-12月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进修。 郭继强教授目前同时担任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浙江大学风险管理与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与风险管理系副系主任。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收入分配、劳动供给、就业歧视、工资差异分解。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公开招标课题等多项课题;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招标项目课题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的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经济学(季刊)》、《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农村经济》、《学术月刊》、《经济学家》、《社会科学战线》、《中国劳动经济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专著《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入选浙大学术精品文丛。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二、三等奖。 教学与课程 (一)劳动经济学 课程代码:24120571 课程名称:劳动经济学 学分:4 周学时:2.0-2.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微观经济学、统计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地讲授劳动力市场的有关经济理论,包括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及人力资本等理论,提供有关工资和就业的决定、搜寻、劳动力流动、失业、收入分配及制度等问题的经济学解释,为政府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和企业的激励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二)经济学 课程代码:24195570 课程名称:经济学 学分:2 周学时:4.0-0.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课程简介: 经济学是研究稀缺资源如何在无穷欲望的人们之间进行分配的一门学科。本课程着重介绍经济学的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加深理解社会经济是如何运转的,理解宏微观经济政策。此外,本课程还进一步关注创新创业以及网络经济学。 (三)公共经济学 课程代码:24120311 课程名称:公共经济学 学分:2.0 周学时:4.0-0.0 课程简介: 公共经济学,全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是财政学专业的学位课程,也是经济类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如何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具体涉及公共经济学的性质、公共部门职能、公共产品供给、公共产品需求、寻租设租行为、外部性矫正、政府预算和公共债务等内容。 (四)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 课程代码:24122280 课程名称:工资理论与薪酬管理 学分:2 周学时:4.0-0.0 面向对象:本科生 预修课程要求:无 课程简介: 本课程着重介绍:⑴工资决定理论的历史演进。⑵我国现行工资决定机制、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⑶薪酬管理,包括薪酬制度的设计、职位评价、员工福利管理、考核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课程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主要著作: 1.《工资、就业与劳动供给》,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浙大学术精品文丛。 2.《解放生产力:浙江劳动力市场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该著作获2009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近年以第一负责人从事的科研项目: 1.“浙江省劳动力价格监测和劳动力成本数据运用研究”,横向课题,2017年,在研。 2.“马克思工资理论研究”,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专项项目,2017年,在研。 3.“宁波市失业预警研究”,横向课题,2014年,结题。 4.“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总体框架与具体路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1年,结题。 5.“‘十三五’时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研究”,国家社会科学重点基金项目,2010年,结题。 6.“城乡劳动力市场整合机理与实现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之子课题,2010年,结题。 7.“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城乡就业歧视与劳动力双轨定价机制研究”,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之子课题,2007年,结题。 8.“低收入者工资决定机制研究”,浙江省社科重点基金项目,2007年,结题。 9.“我国收入不平等的度量及其矫正机制研究”,浙江省规划办重大课题,2009年,结题。 10.“劳动合同法实施后浙江企业劳动力成本分析”,浙江省劳科院,2009年,结题。 11.“中国当前工资决定机制研究”,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公开招标课题,2006年,结题。 12.“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的民工劳动供给研究”,浙江省社科基金,2005年,结题。

研究领域

劳动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近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1.《越漂亮,收入越高吗?——兼论相貌与收入的“高跟鞋曲线”》,《经济学(季刊)》2017年第1期。 2.《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世界经济》2014年第3期。 3.《受雇农民工数量和工资的变化趋势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论教育—就业结构与就业—产业结构的双联动》,《山东社会科学》2014年第2期。 5.《双重指数基准矫正下Brown分解方法新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6.《工资差异分解方法述评》,《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7.《中国城市次级劳动力市场中民工劳动供给分析──兼论向右下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该论文获2007年浙江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8.《强制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弊端及其改进》,《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6期转载)。 9.《马克思工资和失业理论的现代经济学理解》,《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7年第7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5期转载)。(该论文获2009年浙江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0.《工资差异均值分解的一种新改进》,《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期转载)。 11.《农民劳动供给行为的统一性解读》,《经济学家》2008年第2期。 12.《中国农民工城乡双锁定工资决定模型》,《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该论文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经济学年鉴2008》论文荟萃) 13.《“内卷化”概念新理解》,《社会学研究》2007年3期。 14.《工资伸缩性视角下的失业分析》,《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5.《教化投资:人力资本投资的新形式》,《经济学家》2006年第4期。 16.《低收入者工资决定模型》,《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理论经济学》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 17.《专用性资产特性、组织剩余分享与企业制度》,《经济学家》2005年第6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企业管理研究》200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8.《人力资本投资的结构分析》,《经济学(季刊)》2005年第3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