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耿超

个人简介

耿超,女,1976年生,汉族,河北省辛集市人,200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年、201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先后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12—2016年在首都师范大学考古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访学于美国爱荷华大学人类学系,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考古系主任,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 讲授课程:中国考古学通论、中国墓葬文化、博物馆学历史与理论、中国古代史等

研究领域

商周考古、墓葬考古、先秦史、古文字

主持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周合葬与社会结构变迁研究”,在研。 2.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殷周金文所见女性资料的整理与研究”,在研。 3.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项目“商周合葬墓的考古学研究”,已结项。 4.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周代合葬墓的考古学研究”,已结项。 5.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河北地区宋代墓葬与日常生活研究”,在研。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观风鸟源流研究》,《文物春秋》2007年第1期。 2.《浅谈观风鸟在墓葬中的作用》,《文博》2007年第5期。 3.《东周政治外交婚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4.《浅议东周时期贵族阶层的性别关系及其影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5.《殷商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与“王妇领兵制”》,《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6.《唐宋墓葬中的观风鸟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2期。 7.《寺召簠及相关问题初探》,《中原文物》2010年第3期。 8.《康熙朝人物瓷画及其历史背景探析》,《南方文物》2011年第1期。 9.《浅议姬寏母豆与师 钟作器者关系与族姓》,《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1期。 10.《“女祸论”源流考》,《光明日报》2011年4月7日。 11.《爯簋铭文与西周宗妇地位》,载朱凤瀚主编《新出金文与西周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2.《性别视角下的商周合祭》,《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三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13.《春秋时期贵族妇女的参政与两性关系》,《管子学刊》2012年第3期,第一作者。 14.《殷墟族墓地中的“夫妇合葬墓”及相关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5.《周代家族祭祀与两性关系论略》,载蒲慕州主编《礼法与信仰——中国古代女性研究论考》,香港商务印书馆,2013年。 16.《晋侯墓地的性别考察》,《中原文物》2014年第3期。 17.《西周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与王后参政》,《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十五卷,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年。 18.《河北元氏铜器与周初继承制度》,《四川文物》2014年第5期。 19.《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商代铜尊》,《文物》2015年第3期,第一作者。 20.《性别视角下的两周宗妇》,《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21.《公典盘铭文及相关问题再探》,《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第7期。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