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吕志茹

个人简介

吕志茹,1972年生,女,汉族,河北盐山人,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现为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历史学田野调查、国史研究专题等课程。

研究领域

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当代乡村史、中共党史

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体化时期海河流域的水利建设与乡村社会研究(1949-1983)(15BZS018) 2、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中共河北历史人物研究——周思诚传(HB2010WT183) 3、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根治海河与乡村发展研究(HB13LS013) 4、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集体化时期京津冀协同治理海河研究(HB16LS008) 5、河北省委党史研究项目:中共河北历史人物传——谢辉传(HBDS2016RW07) 6、河北省教育厅项目:“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SZ0705051)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复员时期”的中国红十字会,《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5年第5期全文转载。 2、“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简论,《河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3、“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少年运动简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少年运动述论,《红十字运动研究》2007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无奈的选择:孔祥熙与抗战时期的增发货币政策,《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1期。 6、“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历史教学》2008年第5期。 7、论中国红十字青少年运动的缘起,《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 8、“复员时期”的红十字周与征募运动,《红十字运动研究》2008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9、杨继盛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0、“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平民诊疗,《红十字运动研究》2009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英国医生高田宜与援华医疗队,《中国红十字报》2009年6月5日。 12、中国红十字会会史上的“红十字周”综论,《河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13、“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社会服务,《红十字运动与慈善文化》论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4、从城市走向乡村的初步尝试——“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乡村服务站考察,《红十字运动研究》2010年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5、“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冬令救济述评,《兰台世界》2011年第20期。 16、“复员时期”中国红十字会的募捐活动,《史学月刊》2012年第2期。 17、周思诚选择中共原因探析,《兰台世界》2012年第7期。 18、主体与后盾:根治海河运动中的生产队角色,《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5期。 19、刘大年与近代史学发展,《北京档案》2013年第9期。 20、集体化时期的水利“大会战”——以根治海河为中心,《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3期。 21、国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人民政协报》2014年3月24日。 22、集体化时期大型水利工程中的民工用粮——以河北省根治海河工程为例,《中国经济史研究》2014年第3期。 23、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周边的水库建设,《北京档案》2014年第4期。 24、灾害与应对:1963年海河流域大水灾与“根治海河”运动,《河北学刊》2015年第3期。 25、集体化时期根治海河工程对农业的影响,《农业考古》2015年第3期。 26、水利战线上的女民工:根治海河运动中“铁姑娘”的历史考察,《党史研究与教学》2015年第3期。 27、抗战前《申报》对“四四”儿童节的报道述评,《河北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28、京城大水缸:密云水库,《北京档案》2016年第3期。 29、根治海河工程投资方式新探,《当代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5期。 30、集体化时期水利民工的出工动机——以根治海河为例,《安徽史学》2017年第6期。 (二)著作 专著 1、《“根治海河”运动与乡村社会研究(1963-1980)》,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参编 1、孙柏秋主编:《百年红十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池子华主编:《近代江苏红十字运动》,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池子华主编:《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