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黎明

个人简介

陈黎明,教授,文学博士,2005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主持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重点项目2项(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主持并完成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2部,参编教材3部,在国内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获省、市级科研奖励6次。

研究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文学关系

项目: 1.主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孤独意识”。研究起止时间:2006.6-2007.7,省教育厅资助,已结题。 2.主持2009年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新时期中国小说中的魔幻意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09.6-2011.7,省社科联资助,已结题。 3.主持2014年度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异质同构与跨文化对话: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研究起止时间2014.6-2015.10,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已结题。 4. 主持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制度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建构研究”,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资助,在研。 5.主持2018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文学制度与新时期文学经典化建构研究”, 省社科联资助,在研。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与“寻根”小说》(CSSCI)(《文学评论》2006第2期。) 2.《鲁迅、茅盾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CSSCI)(《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论五四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关系》(CSSCI)(《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此文先后被《高校文科学报》2002年第5期摘要刊出,《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4.《控制与自由之间:“五四”后新文学与出版业的互动效应》(核心)(《学术探索》2004年第10期) 5.《魔幻现实主义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人的观念的嬗变》(CSSCI)(《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论新时期中国小说的孤独母题》(核心)(《兰州学刊》  2007年第11期) 7.《“真实”的边界——重读〈百年孤独〉》(核心)(《名作欣赏》2008年第8期) 8.《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魔幻意象的创造》(CSSCI)(《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10年第1期) 9.《“新民”视野下梁启超的文学改良观》(核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 10.《失真的想象——论电视剧〈倾城之恋〉对原著的通俗化改造》(核心)(《当代电视》2011年第7期) 11.《莫言小说中的魔幻及其复杂构成》《学术界》(CSSCI) 2015年第8期 12.《经典的生成与衍化——〈白鹿原〉接受史考察》(《甘肃社会科学》(CSSCI) 2016年第5期。) 13.《当代作家代际命名的合法性及其问题》(《南方论丛》2016年第5期) 14.《精英与民间的话语碰撞——试论莫言小说的语言风格之争》(CSSCI),《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18年第12卷第2期。 15.《时代激流中的“闯入者”——新中国成立后赵树理文学命运解析》(CSSCI)(《山西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16.《跨媒介接受与民族化改造——论余华作品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肇庆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专著: 1.《魔幻现实主义与新时期中国小说》(独着),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1949——2000中外文学比较史》(参着),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参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4.《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版。 5.《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7-2013》上、下(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 6.《中国现代文学史 1915-2016》上、下(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