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爱玲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Personal Profile 王爱玲,女,1978年12月,传播学硕士,法学博士;目前主讲的专业课程有《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2》、《广告优秀案例赏析》、《新媒体研究》; 主持相关课题项目10余项,其中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司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3项辽宁省社科基金,3项大连市社科规划基金,4项校社科规划基金;参加10余项相关课题项目研究,其中包括4项国家社科规划基金,2项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2项省社科规划基金及其多项市社科规划基金和校社科规划基金;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收录9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出版专著2部,均在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 教育经历 1992.9 1995.7 甘肃省静宁县威戎中学 无 2007.9 2012.11 大连理工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 博士 1995.9 1999.7 兰州大学 新闻学 学士 2000.9 2003.7 兰州大学 传播学 硕士 工作经历 2014.12 至今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副教授 2006.5 2014.12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讲师 2003.7 2006.5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助教 著作成果 大众传媒与文化 中国网络媒介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哲学研究 大众传媒时代媒介歧视问题研究 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 科研项目 辽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省、市、自治区项目 , 2017/11/13-2019/11/27, 完成 网络舆情监督规范化研究, 地、市、厅、局等政府部门项目, 2013/08/30-2015/02/28, 完成 地方大众媒介的文化软实力研究, 2008/12/31-2009/12/31, 完成 辽宁网络媒介中公共舆论的有效调控及管理研究, 2006/12/01-2008/12/31, 完成 “三网融合”下辽宁省地方新闻网站的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1/06/01-2012/06/01, 完成 点对点技术(P2P)嬗变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研究, 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 , 2013/06/10-2019/07/24, 完成 授课信息 新媒体研究 /2019-2020 /春学期 /2.0学分 /2070130471 广告优秀案例分析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70130160 广播电视写作 /2019-2020 /春学期 /56课时 /3.0学分 /1070141550 广告优秀案例分析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1070130160 广播电视写作 /2019-2020 /春学期 /56课时 /3.0学分 /1070141550 新媒体研究 /2019-2020 /春学期 /32课时 /2.0学分 /2070130471 科研奖励 2011年度课题结项一等奖 其他奖励 2016年度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6年) 2013年度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4年) 2011年度校教学质量优良奖 (2012年)

研究领域

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研究 网络信息治理研究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王爱玲,韩笑.内容驱动下的媒体价值再开发——《纽约时报》数字化产品转型发展策略研究[J],新闻知识,2018,9:9-13 [2]韩笑,恽嘉欣,王爱玲."网红"报道的新闻框架研究 ——以"papi酱"为例[J],今传媒(学术版),2016,12:57-58 [3]王爱玲,丛雅清.转化性重构:微博平台“媒介事件”的话语结构转变——以新浪微博“9·3大阅兵”的信息传播为例[J],新闻界,2016,20:49-56 [4]王爱玲,韩笑.由“新闻纸”到“新闻报”——《纽约时报》数字化转型研究[J],传媒评论,2016,10:42-44 [5]王爱玲,张晓梅.微信平台热点新闻事件信息传播特质研究——以“9·3大阅兵”议题传播为例[J],新闻知识,2016,06:27-31 [6]王爱玲,丛雅清.转化性重构:微博平台“媒介事件”的话语结构转变 [J],新闻界,2016,20:49-56 [7]达妮莎,王爱玲.大数据环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4):132-136 [8]王爱玲.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督格局转型研究[A],“2015国际新媒体高峰论坛”,2015,90-95 [9]王爱玲.提高中国对外新闻网站传播影响力分析[J],传媒评论,2014,10:50-52 [10]王爱玲,韩超.新媒体时代报纸微博创新路径探析[J],传媒评论,2014,6:58-59 [11]王爱玲,韩超.P2P技术嬗变下网络话语权的解构与重构[J],当代传播,2014,2:80-82 [12]王爱玲.自媒体平台下应对“舆论倒逼”的策略研究[J],新疆社科论坛,2014,2014(6):25-28 [13]王爱玲.网络媒介下提升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103-107 [14]王爱玲.提升地方新闻网站市场竞争力[J],青年记者,2013,14:68-69 [15]王爱玲,洪晓楠.Analysis of Increasing China Network Media’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mpact[J],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3,6(4):47-52 [16]王爱玲,杨晖.我国媒介的消费主义文化表现及其文化品格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1-7 [17]王爱玲.媒介权力的显现与生成逻辑分析[J],文化学刊,2012,02:89-92 [18]王爱玲.媒介文化:与消费合谋的双重文化品格[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2012(2):72-76 [19]洪晓楠,王爱玲.文化软实力中的文化创新向度[J],哲学研究,2011,12:109-114 [20]王爱玲.电影在网络传播中的意识形态解构与重构[J],当代电影,2011,10:146-148 [21]王爱玲.媒介技术:赋权与重新赋权[J],文化学刊,2011,03:70-73 [22]王爱玲,郑非非.以技术升级提升地方新闻网站竞争力[J],记者摇篮,2011,05:11-13 [23]王爱玲,洪晓楠.The Effective Spreading of Soft Power in Chinese Culture[A],The First(2011) International Academic Seminar of Soft power,2011 [24]王爱玲.媒介文化:技术理性主导的大众文化范式[J],文化学刊,2009,16(2):97-100 [25]王爱玲,洪晓楠.软实力竞争与网络媒介的文化自觉[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3):60-65 [26]郑保章,王爱玲,柴玥.网络民意的失控及其舆论传播影响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1):61-65 [27]王爱玲,武文颖.网络民意的"匿名制服"效应及其有效调控[J],新闻界,2008,1:16-18 [28]武文颖,王爱玲,陈美玲.从"阅读"到"悦读"——浅谈多媒体手段在我国英文网站对外传播中的运用[J],新闻界,2007,5:133-135 [29]王爱玲,郑保章.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J],科学新闻,2003,24:15-16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