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许向阳

个人简介

科研简述 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24项。在“十五”期间主持国家 “863计划”1项,并担任“863计划” 重大专项“出口型优质抗病虫蔬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副组长;担任黑龙江省2005~2006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利用”首席专家;目前主持“863计划”项目2项,入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培育计划,担任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育成番茄新品种11个,累计推广300多万亩,增加社会效益30多亿元。获国家科学技进步奖2等奖1项,3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黑龙江省重大效益奖2项;并荣获第八届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第八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第十界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荣获哈尔滨市首届十大科技精英称号。享受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被评为黑龙江省第五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共发表论文70余篇,参编著作7部。指导研究生13名。 工作与学术经历 1992.07~1998.07,东北农业大学任研究实习员。 1998.07~2003.07,东北农业大学任助理研究员。 2003.07 ~现在,东北农业大学任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8 年 9 月 2007 年 12 月 在东北农学院园艺系蔬菜专业学习,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教学工作 本科生:蔬菜育种学、园艺种苗生产、蔬菜种子学 研 究 生:蔬菜高级育种学 承担科研课题 1.番茄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研究,国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2008.12~2013.12,主持人 2.番茄黄瓜商品性状与抗病多基因聚合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6.10~2010.10,主持人 3.优质多抗番茄分子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国家863计划,2006.12~2010.10,主持人 4.番茄分子标记育种技术研究与抗病耐储新品种选育,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2006.4~2009.12,主持人 5.番茄重要功能基因在育种中的应用,国家863计划,2006.12~2010.10,副主持人 6.优质多抗专用番茄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国家支撑计划,2006.1~2010.12,副主持人 7.番茄种质资源创新及系列新品种选育,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2006.1~2008.12,副主持人 8.园艺作物种质资源的创新与利用,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5.1~2006.12,主持人 9.优质专用番茄新品种东农711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5.6~2006.10,副主持人 10.优质耐贮运番茄新品系的选育,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项目,2005.10~2007.12,副主持人 11.优质专用番茄新品种东农710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4.8~2005.10,副主持人 12.出口及温室专用型优质多抗番茄新品种选育,哈尔滨市科技攻关项目,2004.6~2008.12,副主持人 13.番茄新品种选育及繁育技术研究,国家863计划,2003.6~2005.6(完成),副主持人 14.出口型优质抗病虫蔬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2002.10~2005.10完成),副组长 15.出口型优质抗病虫番茄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2002.10~2005.10,主持人 16.番茄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高产、多抗专用新品选育,国家863计划,2001.10~2005.10,主持人 科研成果及奖励情况 1.1995.12,“优质、丰产、抗病番茄新品种东农704”,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12,第五名。 2.1997.6,“优质、丰产、抗病番茄新品种东农704”,黑龙江省重大效益奖,第四名。 3.2000.2,“菜豆对草甘磷抗性遗传及抗性基因利用”,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五名。 4.2004.10,“番茄高效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及东农系列专用新品种选育”,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名。 5.2005.10,“番茄高效育种技术及优质、多抗、丰产系列专用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名。 6.2007.7,“出口型优质抗病虫蔬菜杂交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名。 7.2007.12,“优质多抗丰产加工专用型番茄新品种东农706的育成及推广”,黑龙江省重大效益奖,第二名。 8.第八届哈尔滨市青年科技奖,2007.2 9.第八届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2007.6 10.第十届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2007.10 11.第五批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专家,2008.3 主要荣誉称号 哈尔滨市首届十大科技精英 获得专利 耐贮运货价期长抗病性强的番茄品种的培育方法(ZL03132637.4),发明专利,2006年,第二名。 培育品种 东农 705 、东农 706 、东农 707 、东农 708 、东农 709 、东农 710 、东农 711 、东农 712 、东农 713 、东农 714 、农 715 番茄 出版著作 1.《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番茄栽培》,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主编 2.《寒地瓜菜作物育种》,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2.7,副主编 3.《北方棚室栽培轮作技术》,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副主编 4.《黑龙江蔬菜常用品种大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参编 5.《番茄遗传育种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参编 6.《中国番茄》,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3,参编 7 .《番茄优质高产栽培关键技术》,黑龙江科学出版社,2008.8,主编

研究领域

蔬菜遗传育种、蔬菜种质资源、蔬菜生物技术。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许向阳,王冬梅, 康立功, 李景富,番茄耐热性相关的SSR和RAPD标记筛选,园艺学报,2008,35(1),47-52 2.许向阳,孟凡娟,李景富,番茄资源对叶霉病的抗性鉴定和SSR标记遗传变异分析,植物病理学报,2007,37(5): 520~527 3.许向阳,王傲雪,康立功,王勇,李景富,番茄新品种东农711的选育,中国蔬菜,2007(10): 33~34 4.许向阳,李景富,张玉,李桂英,番茄TMV、叶霉病和根结线虫病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3(1):34-38 5.许向阳,李景富,孙清芳,番茄TMV、叶霉病和枯萎病苗期多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北方园艺,2003(3):38-40 6.许向阳,李景富,李桂英,番茄新品种东农709的选育,中国蔬菜,2002,(5):21-22 7.许向阳,番茄黄萎病的发生与防治,北方园艺,2002(5)67-68 8.许向阳,李景富,王勇,王傲雪,耐贮藏番茄新品种东农710,,园艺学报2006.33(3)692 9.许向阳,李景富等,番茄新品种东农708的选育,中国蔬菜,2000增刊 10.许向阳, 关法春,康立功,张贺,李景富,加工番茄粘稠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3)26-28 11.许向阳,康立功,王傲雪,张贺,李景富,番茄新品种东农712的选育,中国蔬菜,2008(8)34-35 12.李文枫; 李景富; 康力功; 许向阳*, 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11的AFLP分子标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39(9)25-28 13.徐艳辉; 李烨; 许向阳*,番茄枯萎病的研究进展,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128-134 14.康立功; 姜景彬; 李景富; 许向阳*,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Ⅱ),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23-27 15.关法春,李景富,许向阳*,康立功; 张贺;,加工番茄粘稠度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中国蔬菜,2007(3):15-17 16.安凤霞; 李景富; 王傲雪; 许向阳*,番茄耐热性遗传分析,中国蔬菜,2007(9): 15~17 17.于海龙, 李景富, 许向阳*,番茄对晚疫病抗性遗传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5,Vol.38 No.5,P602-605 张玉,许向阳,李景富,番茄成熟突变体果实贮藏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园艺学报,2005,32(4):707-709 18.赵凌侠,李景富,许向阳,类番茄茄研究进展,园艺学报,2000,27(增刊):492-49612 19.于秋菊,许向阳,李景富,植物水孔蛋白的研究进展,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 20.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王学东,“彩色番茄”果实质体超微结构的观察,电子显微学报,2005,24(5):494-496 21.王冬梅,许向阳,李景富,崔琳,热胁迫对番茄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园艺学报,2004.6 22.李景富,孟凡娟,许向阳,康立功,番茄“白化”突变体的发现及作为育种材料的鉴定,,园艺学报2006.2,VOL33:P384 23.李红双,李景富,许向阳,番茄抗根结线虫病基因的RAPD和SCAR标记,2006,36(2)185-188,植物病理学报 24.侯兴亮,李景富,许向阳,弱光处理对番茄不同生育期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2002.2,园艺学报,第三作者 25.王富,许向阳,李景富,李桂英,加工鲜用番茄新品种东农706,中国蔬菜,1998(2):26-27 26.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番茄“白化”突变体果实的几个生理生化特性检测,植物生理学通讯,2006,42(1)109-111, 27.陈玉辉,许向阳,李景富,转基因技术在番茄育种上的应用,分子植物育种,2004,2(1):133-138 28.张玉,许向阳,李景富,反义RNA技术调控番茄果实耐贮性研究进展,2003.1,分子植物育种,第二作者 29.侯兴亮,李景富,许向阳,番茄耐弱光性的研究进展,,中国蔬菜,19999(4):48-51 30.吕晓梅,向阳,李景富,谢立波,哈尔滨市番茄叶霉菌生理小种再分化研究,北方园艺,2002(2):40-41 31.赵凌侠,许向阳,李景富,唐克轩,开国银,类番茄茄生长发育习性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33(2):143-146 32.赵凌侠,许向阳,李景富,开国银,,类番茄茄抗病性鉴定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19-23 33.陈玉辉,许向阳,李桂英,李景富,番茄雄性不育研究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2)129-134 34.梁美霞,许向阳,李景富,抗生素对番茄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1):19-22 35.孟凡娟, 许向阳,李景富,番茄叶霉病研究进展,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297-301 36.陈玉辉,许向阳,李景富,李桂英,雄性不育基因工程及其在蔬菜上的应用,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6):12-18 37.吕晓梅,许向阳,李景富,野生番茄抗叶霉病生理指标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24-29 38.吕晓梅,许向阳,李景富,番茄叶霉菌及其抗病育种的研究进展,2002.4,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第二作者 39.赵凌侠,许向阳,李景富,唐克轩,开国银,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生长发育习性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2,33(2):143-146 40.王冬梅,许向阳,李景富,番茄耐热性研究进展,中国蔬菜,2003(2):58-60 41.梁美霞,李景富,许向阳,RAPD技术在蔬菜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分子植物育种,2003.1,第三作者 42.王富,李景富,许向阳,李桂英,王傲雪,番茄苗期不同阶段低温处理对开花结果的影响,1998(2):8-20 43.于秋菊,李景富,许向阳,王富,王傲雪,黑龙江省番茄根结线虫病病原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中国蔬菜,1999(3):7-10 44.尤海波,李景富,许向阳,李桂英,番茄抗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北方园艺,2003.1,60-62 45.王富,李景富,许向阳,李桂英,Evaluationg of quality characters of the fresh pods of the bean breeds in Heilongjing province,Acta Horticulture,1996.9 46.梁美霞,李景富,许向阳,张玉,几丁质酶因在植物抗真菌病基因中的应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2004.5,29-31第三作者 47.安凤霞,李景富,许向阳,番茄耐热性的研究现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36(4)507-511 48.尤海波,李景富,许向阳,王喜庆,番茄黄萎病病原菌研究,植物保护,2004,30(6):68-70 49.孟凡娟,李景富,许向阳,刘衍春,番茄抗病虫基因定位的分子标记研究进展,分子植物育种,2004,2(2):287-293 50.李景富,赵凌侠,许向阳,唐克轩,开国银,番茄属(Lycopersicon)基因组DNA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35(1):11-16 51.李桂英,李景富,王富,许向阳,Preliminary study on physiological race differentiation in tomato leaf mold three northeastern provinces of China,东北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1996.6 52.刘守伟,刘士勇,许向阳,李景富,番茄属和类番茄茄的属间杂交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5):624-626 53.张贺,许向阳,李景富,光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进展,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534-538 54.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番茄果实色素含量和表面颜色相关性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4):459-462 55.张晓烜,李景富,许向阳,RAPD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番茄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3):398-402 56.王秋双,李景富,许向阳,番茄斑枯病研究概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2):254-257 57.孟凡娟,李景富,许向阳,张晓烜,康立功,不同番茄品种的抗逆性鉴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37(1):18-21 58.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洪瑞,东北三省新的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分化初报,中国蔬菜,2006(1):21-23 59.孟凡娟; 李景富; 许向阳; 番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体系的条件优化,生物技术通讯,2005,16(4):402-404 60.李春霞,许向阳, 康立功,李景富,2006~2007年东北三省番茄叶霉病菌生理小种变异的监测,中国蔬菜,2009(2)42-45 61. 雷娜; 李景富; 李烨; 许向阳,番茄AFLP技术体系的优化与建立,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3)29-33 62.刘洪兰,李景富,许向阳,洪瑞,崔丽,NaCl胁迫对不同番茄种子萌芽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5)28-33 63.孟凡娟,许向阳,李景富,黄凤兰,番茄抗叶霉病基因Cf_6的RAPD及SCAR标记,中国农业科学,2008,41(7)2191-2196 64.李景富; 康立功; 王傲雪; 张贺; 许向阳,加工番茄新品种东农713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8,(09)33-34 65.高永利; 李景富; 王傲雪; 许向阳;,番茄RAPD反应体系的优化,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38(2):175-180 66.赵凌侠,李景富,许向阳,开国银,李柱刚,唐克轩,类番茄茄材料耐冷性的差异,园艺学报,2003,4,416-418 67.赵凌侠,李景富,唐克轩,许向阳,开国银,番茄属(Lycopersicon)RAPD标记遗传分析,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41(2)222-226 68.李桂英,李景富,王富,许向阳,郭庆勋,番茄叶霉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的研究,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1):49-52 69.赵凌侠,刘守伟,李景富,许向阳,鞠文焕,番茄属(Lycopersicon)花粉萌发培养基组分的优化,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1(2):147-151 70.王富; 李景富,许向阳,李桂英,王傲雪,不同叶龄期低温处理对番茄花粉发育影响,北方园艺,1992.2

学术兼职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 中国园艺学会番茄分会常务理事 黑龙江省园艺学会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