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张淑珍

个人简介

张淑珍:女,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大豆抗疫霉根腐病遗传育种工作。   1996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后,师从我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家——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杨庆凯教授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研究生,并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农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7月博士毕业留校至今在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大豆研究所工作。于2002年11月-2005年5月师从东北林业大学杨传平教授做博士后研究。2006年8月-2006年10月在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资助下到加拿大Guelph大学、加拿大农业部加东谷物与油料研究中心、加拿大农业部Harrow 研究所做访问学者。2008年4月-2009年5月在东北农业大学优秀人才基金资助下到加拿大农业部加东谷物与油料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2005年入选黑龙江省青年骨干教师项目,2006年入选首届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10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自然类),2008年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及2007年分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2009年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Plant Disease》、《Can. J. Plant Sci》、《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植物病理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油料作物学报》、《大豆科学》等SCI收录期刊及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选育了高产、优质、抗病东农号大豆品种12个。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黑龙江省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4项,其中10项已结题;副主持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国家973子课题2项,均已结题;参加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8项,其中6项已结题。主编及副主编专著及教材4部,并受英国著名植物病理学家Aryua博士邀请参编了《Management of Fungal》,共计参编著作3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应邀在第十五届国际植物保护和第八届世界大豆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教学情况 开设课程:作物基因工程原理及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学、作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种苗快繁 科研项目 1.“SSH结合cDNA芯片筛选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相关基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万元,2007.1-2009.12,主持 2.“大豆疫霉菌胁迫下大豆素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验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万元,2009.1-2011.12,主持 3. “疫霉菌诱导表达的大豆中一个新的病程相关蛋白类基因Pru ar1功能的初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万元,2010.1-2012.12,主持 4.“大豆疫霉根腐病抗耐性种质资源筛选及抗病基因定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万元,2008.10-2009.10,主持 5.“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相关基因cDNA定位”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万元,2009.1-2011.12,主持 6.“抗虫转基因大豆新品系的筛选与培育”黑龙江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万元,2007.1-2009.12,主持 7.“抗病转基因大豆新品系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425万元,2009.1-2010.12,主持 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0万元,2010.1-2012.12,主持 9.“大豆新品种培育与扩繁”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000万元,2011.1-2014.12,主持 成果、专利及获奖 获奖: 1. “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制研究及资源利用”项目于2010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类);张淑珍,李文滨,韩英鹏,吴俊江,杨庆凯(第一名) 2.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十一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张淑珍,个人奖励 3.“超早熟大豆系列新品种选育与推广”项目于2007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王继安,李文滨,张淑珍,宁海龙,宋友,鲍德海,黄桂荣, 魏成礼,王举,王秋,张庆宇(第三名) 4.“高油大豆品种的选育及推广”项目于200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李文滨,王继安,宁海龙,陈庆山,张淑珍,张大勇,马占峰,赵书文,郭长军(第五名) 5.“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理的研究”项目于2009年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类);李文滨,张淑珍,韩英鹏,吴俊江,杨庆凯(第二名) 6. 东北农业大学“巾帼女杰”荣誉称号,2010年,张淑珍,个人奖励 7. 王金陵青年科教奖励基金,2009年,张淑珍,个人奖励 专利: 一种分离大豆疫霉根腐病菌的专用培养基. 公示号:CN101475913,张淑珍,吴俊江,徐鹏飞,李文滨,陈晨,王志新,钟鹏. 成果: 参加选育了以下12个大豆品种。 (1)东大1号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3年;王继安,宋友,鲍德海,黄桂荣, 魏成礼,宁海龙,张淑珍,马占峰,赵书文,郭长军 (2)东大2号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王继安,宋友,鲍德海,黄桂荣, 魏成礼,宁海龙,张淑珍,马占峰,赵书文,郭长军 (3)东农47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4年;杨庆凯,王继安,宁海龙,马占峰,赵书文,张淑珍,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 (4)东农48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5年;王继安,吕文河,李文滨,宁海龙,张淑珍,马占峰,赵书文,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 (5)东农49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6年;王继安,李文滨,宁海龙,陈庆山,张淑珍,马占峰,赵书文,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 (6)东农50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7年;李文滨,王继安,宁海龙,陈庆山,张淑珍,腾卫丽,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 (7)东农51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7年;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王继安,张淑珍,腾卫丽,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 (8)东农52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王继安,李文滨,腾卫丽,宁海龙,张淑珍,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武小霞,韩英鹏,赵琳,王志坤 (9)东农53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8年;李文滨,王继安,宁海龙,张淑珍,腾卫丽,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武小霞,韩英鹏,赵琳,王志坤 (10)东农54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9年;李文滨,王继安,宁海龙,张淑珍,腾卫丽,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武小霞,韩英鹏,王志坤 (11)东农55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09年;陈庆山,李文滨,赵琳,王继安,宁海龙,腾卫丽,张淑珍,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武小霞,韩英鹏,赵琳,王志坤 (12)东农56 黑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010年;李文滨,王继安,宁海龙,张淑珍,腾卫丽,刘珊珊,郭长军,张大勇,姜振峰,武小霞,韩英鹏,赵琳,王志坤 出版著作: 1. 张淑珍,吴俊江主编,《大豆疫霉根腐病及其毒素的致病机制》,专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7 2. Shuzhen Zhang and Allen G. Xue. 2010.Population Biolog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hytophthora sojae Causing Phytophthora Root and Stem Rots of Soybean-《 Management of Fungal Plant Pathogens 》,edited by A. Arya and A.E. Perello.CAB International. Pp.318-328. 3. 张淑珍,吴俊江,徐鹏飞主编,《大豆抗疫霉根腐病机理的初步研究》,专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4. 张淑珍,徐鹏飞主编,《农作物组织培养及遗传转化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振华主编,张淑珍副主编,邸红,王敬国,姜振峰,张林副参编,《农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东北农业大学出版社,2006 6. 杨庆凯主编,刘丽君,刘忠堂,张淑珍,宁海龙,陈庆山,王继安参编,《论大豆入世行动》,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2 7. 龚振平主编,刘丽君,马春梅,孙丛姝,张淑珍,吴俊江参编,《大豆高效优质生产技术》,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3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Shuzhen Zhang, Pengfei Xu, Junjiang Wu, Chen Chen, Wenbin Li and Weiyuan Chen. Races of Phytophthora sojae and Their Virulences on Commonly Grown Soybean Varieties in Heilongjiang, China. Plant Disease. 2010. 94:87-91 2. S.Z. Zhang, A.G. Xue, J.X. Zhang, E. Cober, T.R. Anderson, V. Poysa, and I. Rajcan. Reactions of Canadian short-season soybean cultivars to three races of Phytophthora sojae. Can. J. Plant Sci.2010. 90 (2): 207-210 3. Shuzhen Zhang and Allen G. Xue. Population Biology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of Phytophthora sojae Causing Phytophthora Root and Stem Rots of Soybean-《 Management of Fungal Plant Pathogens 》,edited by A. Arya and A.E. Perello.CAB International. Pp. 318-328. 4. Xu Pengfei, Wu Junjiang, Zhang Shuzhen* and Li Wenbin. 2007.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Sequences of rDNA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 of Phytophthora sojae.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34(2):180-188. 5.Yingpeng Han, Dongwei Xie, Weili Teng, Shuzhen Zhang, Wei Chang, Wenbin Li.2011. Dynamic QTL analysis of linolenic acid content in diV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of soybean seed. Theor Appl Genet. DOI 10.1007/s00122-011-1547-2 6. Xiuping Li,Yingpeng Han, Weili Teng, Shuzhen Zhang, Kangfu Yu, Vaino Poysa, Terry Anderson, Xiangling Xu, Junjie Ding, Wenbin Li. Pyramided QTL underlying tolerance to Phytophthora root rot in mega-environments from soybean cultivars ‘Conrad’ and ‘Hefeng 25’.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10. 121 (4): 651-658 7. 张淑珍,徐鹏飞,吴俊江,陈晨,李文滨等. 2008. 黑龙江省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力类型鉴定及15号生理小种的首次报道.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30:229-234. 8. 张淑珍,徐鹏飞,李文滨等. 2008.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诱导下SSH文库构建及初步分析.大豆科学. 27(3):543-545. 9. 于安亮,徐鹏飞,范素杰,陈晨,张淑珍*. 2009. 大豆疫霉根腐病子叶接种法抗病性鉴定.大豆科学.28(5):879-882. 10. 张淑珍,徐鹏飞,范素杰,李文滨. 2009.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部超微结构的影响.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0(4):1-5 11. 张淑珍,徐鹏飞,李宁辉,范素杰,李文滨. 2009. 野生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感反应及聚类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40(11):1-6 12. 张淑珍,徐鹏飞,王欣,李文滨. 2010.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后多酚氧化酶的变化.作物杂志.已接收 13. 张淑珍,徐鹏飞,李文滨. 2006. 大豆疫霉菌毒素处理大豆品种后几丁质酶活性的变化.作物杂志. 3:17-19. 14. 张淑珍,徐鹏飞,李宁辉,范素杰,李文滨等. 2008. 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作物杂志. 1:47-49. 15. Zhang Shuzhen, Xu Pengfei, Li Wenbin and Yang Chuanping. 2006. Screening of Transgenic Soybean Transformed by Means of Pollen-tube Using Kanamycin. Journal of Northeast-Agriculture University. 13(1):7-10. 16. 张淑珍,徐鹏飞,李文滨,邱丽娟,常汝镇,陈维元等. 2007. 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评价.大豆科学. 26:914-917. 17. 张淑珍,徐鹏飞,李文滨等. 2008.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对抗感不同大豆品种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大豆科学. 27:288-291. 18. 靳立梅,徐鹏飞,邱丽娟,李文滨,张淑珍*.2007. 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性评价.大豆科学. 26:300-304. 19. 徐鹏飞,张淑珍*,杨传平,李文滨. 2006. 利用卡那霉素对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大豆的筛选.大豆科学. 25:275-278. 20. 张淑珍,徐鹏飞,韩英鹏,李文滨. 2006. 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抗性资源筛选.大豆科学. 25:141-144. 21. 张淑珍,徐鹏飞,李文滨等. 2006. 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田间抗病性调查及室内接种鉴定分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7:588-591. 22. 王玉全,李祥羽,徐鹏飞,李文滨,张淑珍*.2006. 黑龙江省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病害分布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6:34-35. 23. 李修平,韩英鹏,张淑珍,李文滨等. 2008. 与耐大豆疫霉根腐病相关的 QTL 分析.大豆科学.27(4):572-575. 24. 王萍,李文滨,张淑珍*.2010.大豆胚尖不定芽诱导及影响因子的研究.作物杂志.已接受. 25. 林世锋,张淑珍,李文滨等. 2005. 大豆抗病相关基因SR1正反义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大豆科学.24:90-94. 26. 郭玉双,张艳菊,朱延明,张淑珍,吴书音,李海燕. 2006. 转几丁质酶和核糖体失活蛋白双价基因大豆的获得与抗病性鉴定.作物学报.32:1841-1847. 27. 郭玉双,张艳菊,朱延明,李杰,张淑珍. 2006. 抗真菌转基因大豆对大豆疫霉根腐病抗病性鉴定.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37:733-738.

学术兼职

现为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东北农业大学C类岗位责任教授,黑龙江省作物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审专家。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