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东京大学研究生院综合文化研究科交叉科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室)博士。
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院长,中国科协-北京大学科学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科学技术史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科学技术与工程伦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科技方法论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创新战略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科学史研究》《科学与社会》编委等。
曾任东京大学尖端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政策室外籍特聘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早稻田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留学中心客座准教授,东京大学教养学部兼职讲师,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副部长,医学部公共教学部主任等职。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 周程. 从首个病毒的发现看5G时代的科学文化建设.《科学与社会》2020年第2期,pp.54-62.2020年6月;
2. 周程、田妍. 野口英世的蛇毒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20年第5期,pp.116-126.2020年5月;
3. 周程. 政府扩大高等学校的研发经费占比势在必行.《科技导报》2020年第07期,pp.6-11. 2020年4月;
4. 周程. 病毒是什么?——人类发现首个病毒的过程考察.《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20年第1期,pp.92-112. 2020年2月;
5. 周程. 读心术的光与影——从水晶球到脑成像.《学术前沿》2020年第1期上,pp.6-15.2020年1月;
6. 周程. 社会环境对日本新世纪诺贝尔科学奖“井喷”的贡献.《科学与社会》2019年第4期,pp.16-28.2019年12月;
7. 周程. 新文化运动时期科学何以能够战胜儒学.《科学学研究》2019年第5期,pp.776-780.2019年5月;
8. 周程、和鸿鹏. 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与社会挑战.《人民论坛》2018年第2期,pp.26-28.2018年2月;
9. 周程. 从实验装置改造能手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村修二在日亚公司研制蓝色LED案例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18年第2期,pp.129-139.2018年2月;
10. 周程. 《科学通报》刊发青蒿素结构论文的经纬.《科学通报》2017年第18期,pp.1908-1913.2017年6月;
11. 周程. 中日现代化进程中观念冲突之一斑——以李鸿章与森有礼在直隶总督府的论战为中心.《安徽史学》2017年第1期,pp.112-120.2017年1月;
12. 周程.新文化运动兴起前的“科学”——“科学”的起源及其在清末的传播和发展.《哲学门》第三十二辑,pp.205-235.2016年8月;
13. 周程. 日本诺贝尔科学奖出现“井喷”对中国的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6年第12期,pp.128-133.2016年12月;
14. 周程. 大隅良典发现细胞自噬分子机理之路.《科普研究》2016年第6期,pp.5-13.2016年12月;
15. 周程. 诺贝尔奖级科学成就究竟是怎样取得的——绿色荧光蛋白的发现、表达与开发.《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pp.8-21.2016年7月;
16. 周程. 屠呦呦与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的一段纠葛——2003 年度玛希隆医学奖引发的认识冲突.《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2016年第3期,pp.231-249.2016年6月;
17. 周程. 屠呦呦与青蒿高抗疟功效的发现.《自然辩证法通讯》2016年第1期,pp.1-18.201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