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一、基本情况
张永祥,男,汉族,1962年12月出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理学博士,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后。现任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与水工程研究所所长。
从事水资源和污染控制模拟技术研究。研究特色是以模型为核心,水资源方向为“现场检测系统-->模型-->预警平台”,水污染治理方向为“污染处理装置-->模型-->控制运行”。运用水资源理论、水化学理论、数值方法、仪器检测和计算机技术,将水量溶质运移过程、水污染控制机理和运行等模型化和定量化,实现过程再现和过程预测,从而为水资源管理和水污染控制提供决策支持。完成水资源监测预警系统、水流和溶质数学模型、水污染生态处理项目50余项,正在研究项目5项。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等收录20余篇,国家标准1部,出版专著6部。
先后从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和市政工程的教学工作。主讲本科生的水力学、水处理工程、水环境数学模型、水文地质学、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等课程。主讲研究生的高等流体力学、溶质运移理论和模拟技术、流域水文模型、环境水利学、水资源管理学等课程。指导毕业研究生70余人。正在指导水利工程硕士生3人,具有较强数学基础和计算机技能,进行地表水和地下水模型研究。正在指导市政工程硕士生9人和博士生5人,具有较强化学基础和试验技能,进行低浓度污水处理试验研究。
二、学习和工作经历
(一)教育经历
1993--1996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4--1987 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现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0--1984 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2011--现在 北京工业大学国有资产和实验室管理处处长,建筑工程学院水资源所所长,教授。
2004--2010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院党委书记,水资源所所长,教授。
2001--2004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市政工程系,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1997--2001 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博士后,教授。
1987--1997 长春地质学院水工系环境教研室,支部书记、副主任,副教授。
主要科研项目
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省部和地方项目50余项。目前,正在研究项目5项,主持3项。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C12B00),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及沿线水质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2014,项目技术牵头人。正在进行: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河库和地下水水质模型、监测预警平台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C12B0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传输网构建与物联网平台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2014,课题负责人。正在进行:监测数据传输、水质数据库、水流水质模拟软件集成研究。
长春市市西北部生态经济区建设项目,长春市“引新济太”工程水质保障生态水处理系统工艺与流程试验研究,2009-2011,负责人。
北京市朝阳区水利局项目,北京市朝阳区地下水水质取样分析与评价,2010,负责人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项目,“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修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2009-2010,负责人。
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项目,长春市南部污水处理厂混合出水深度处理示范工程研究,2009-2010,负责人。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09ZX07212-003-02),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与两侧地下水水质联防联控关键技术,2008-2011,负责人。
北京市朝阳区项目,北京市朝阳区水资源管理软件系统决策支持模型,2007-2008,负责人。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项目,国标《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第一版)污水处理部分,2005-2006,负责人。
北京市水利局项目,北京市朝阳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设计,2005-2006,负责人。
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市水体富营养化模型及预警系统研究,2004-2006,负责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113),多孔介质中微生物除氮机理15N标识及其数值模拟,2004,负责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专题(G199904570802),水-土环境中污染物迁移演化三维模拟方法研究,2002-2004,专题负责人。
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环渤海地区生态环境地质研究,2000-2002,负责人。
国际合作项目(IGCP299、IGCP379),全球气候、水文、地质和环境对比研究--岩溶作用与碳循环,1995-2000,中国东北区负责人。
地矿部八五重点项目,莱洲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海(咸)水入侵及地质环境综合开发和治理研究,1990-1994,参加人。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化学动力学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990-1992,参加人。
双重介质水质和水量运移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D3882-008),地矿部青年基金项目,1989-1992,负责人。
六、主要科研成果
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出版专著5部。研究成果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
主要获奖情况:
双重介质中水质和水量运移理论模型及方法研究,1994年,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获奖人。
海咸水入侵动态模拟研究,1994年,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获奖人。
化学动力学法在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理论和方法研究,19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获奖人。
沿海地区地下水环境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2000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获奖人。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水资源和污染控制模拟技术。
水资源监测预警系统、水流和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和数值模拟、水环境生态治理和污染场地修复等。
学术兼职
水质工程与水环境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理事。
中国教育学会实验室研究会,常务理事。
北京市高教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副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