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苏镇

个人简介

2003年8月 —今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任教授 1993年8月 —2003年7月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任副教授 1988年9月 —1993年7月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任讲师 1986年9月 —1988年8月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任助教

研究领域

秦汉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史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魏晋洛阳宫的形制与格局》,《考古学报》2021年第3期。 2.《魏晋洛阳宫禁军制度的变迁》,《中国史研究》2021年第3期。 3.《大一统帝国的建立:秦汉》,《稽古、贯通、启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月。 4.《东晋南朝建康宫“第三重宫墙”考》,《祝总斌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中华书局,2020年1月。 5.《海昏竹书〈春秋〉初读》,《海昏简牍初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12月。 6.《魏晋洛阳宫中主要行政机构的分布》,《文史》2019年第3辑。 7.《西汉的未央宫》,《文汇学人》2018年4月13日。 8.《东汉的“殿中”和“禁中”》,《中华文史论丛》2018年第1期。 9.《东汉的“东宫”和“西宫”》,《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89本第3分。 10.《东汉的南宫和北宫》,《文史》2018年第1辑。 11.《秦汉时代社会治理模式的演进》,《人民论坛》2017年第10期上,《作家文摘》2017年10月31日全文转载,《历史与社会(文摘)》2017年第4期摘要转载。 12.《“以中人为制”——郑玄礼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汉晋时期国家与社会论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13.《秦汉殿式建筑的布局》,《中国史研究》2016年第3期。 14.《未央宫四殿考》,《历史研究》2016年第5期。 15.《汉未央宫“殿中”考》,《文史》2016年第2辑。 16.《“公车司马”考》,《中华文史论丛》2015年笛4期。 17.《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新解》,《田余庆先生九十华诞颂寿论文集》,中华书局,2014年。 18. 东汉世家大族的崛起及其本质特征,《李孝聪教授荣休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12年6月。 19. 北大汉简中的《雨书》,《文物》2011年第6期。 20. 论东汉外戚政治,《北大史学》第15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21. 东汉的豪族与吏治,《文史哲》2010年第6期。 22. 郑玄的使命和贡献——以东汉魏晋政治文化演进为背景,北京大学《国学研究》2010年第1辑。 23. 东汉的世家大族,《文史知识》2010年第6期。 24. 汉室复兴的历程及其政治文化背景,《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第1期。 25. 东汉今古文学的变化、兴衰与合流,《儒家典籍与思想研究》第一辑,2008年12月。 26. 西汉宗室绝国考,《邓广铭先生百年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11月。 27. 两汉之际的谶纬与《公羊》学,《文史》2006年第3辑。 28. 汉文帝“易侯邑”及“令列侯之国”考辨》,《历史研究》2005年第5期。 29. 汉初侯国隶属关系考,《文史》2005年第1辑。 30. 汉初王国制度考述,《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31.“天下苦秦”辨,日本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报》第315号,2001年3月。 32. 董仲舒对策年代考,《历史科学与理论建设——祝贺白寿彝教授九十华诞》,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33. 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力作——读《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转载。 34. 东汉的“义学”与“名教”,《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6年第二期。 35.《春秋》与“汉道”——董仲舒“以德化民”说再探,《国学研究》第4卷。 36. 汉道、王道、天道——董仲舒《春秋》公羊说新探,《国学研究》第2卷。 37. 论陆贾,《北大史学》第1辑。 38. 西省考,《周一良先生八十生日纪念论文集》。 39. 读《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大学报》1991年第3期。 40. 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大学报》1991年第2期。 41. 怎样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文史知识》1990年第10期。 42. 中国古代散官制度,《中国行政管理》1989年第8期。 43. 东晋政治史研究的新成就——读《东晋门阀政治》,《史学史研究》1989年第4期。 44. 南朝散号将军制度考辨,《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45. 司马越与永嘉之乱,《北大学报》1989年第1期。 46. 商周时期孝观念的起源、发展及其社会原因,《中国哲学》第10辑,1983年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