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王星

个人简介

基本信息:王星,男,汉族,安徽合肥人,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教授,工学博士。1998年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结构工程专业博士毕业,研究方向空间结构与钢结构,导师董石麟院士。2005.9被聘为结构工程专业教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宁波市重点高层次人才、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 教育背景:1992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建工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6月合肥工业大学建工系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8年6月浙江大学土木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8年6月至今,分别在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英国UniversityofEdinburgh,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2年6月被聘为结构工程硕士点导师,2005.9被聘为结构工程专业教授。2005年担任浙江省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2009年担任浙江省重点学科——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方向负责人、校重点学科——结构工程学科负责人,2004年荣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全额资助,2006年派赴英国UniversityofEdinburgh从事访问学者研究工作,在空间薄壳结构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开阔了学术视野。 主讲课程:近年来,担任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点、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硕士点、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硕士点研究生《空间结构》、《高等钢结构》、《结构稳定理论》等课程主讲工作,已独立指导结构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10余名。分别主讲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等本科专业的以下课程:《钢结构》、《钢结构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网架与网壳结构》、《大跨空间建筑结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与选型》和《土木工程概论》等;分别指导《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钢结构设计》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课程。 主要科研成果:从1992年至今一直从事空间结构和钢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和工程实践工作,在空间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新型空间结构的设计分析方法、受力性能、抗风抗震和应用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前沿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为我国空间结构高新技术的发展、丰富我国的建筑形式和新型结构形式的推广应用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新型空间网格结构的复合材料应用与受力性能研究》、主持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完成多项纵向科研项目。参与"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研究"等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该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EI检索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结构工程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同时还主持和参与过多项实际空间结构工程的设计与建造工作,为我国和浙江省在建筑工程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主要教学成果:完成研究生《网架与网壳》课程教改项目,本科生《钢结构设计》课程教改项目,浙江省精品课程《结构力学》建设等。 奖励与荣誉:荣获浙江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钱江人才计划”、浙江省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等荣誉称号。荣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宁波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宁波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学术奖励。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大跨度空间结构分析理论及工程应用;新型空间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施工,空间结构与钢结构精细化分析和抗风抗震性能;钢结构非线性分析与稳定理论;复合材料在空间结构领域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兼职

担任《空间结构》期刊编委,中国空间结构学会会员、宁波市钢结构协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