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X-MOL首页全球导师 国内导师 › 陈永林

个人简介

先后主持省级科研课题9项,在《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生态学报》等国内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一学习与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2013/9-2018/6,湖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博士,导师:谢炳庚 2.2006/9-2009/12,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硕士,导师:王荣成 3.1998/9-2002/6,江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2/7至今,赣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五出版著作教材情况 [1]陈永林,黎章春.地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六获奖情况 12014年湖南省生态学年会优秀论文奖(湖南省生态学会,2014年,第一) 2第十七届“十佳优秀青年教职工”(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第一) 3首届我最喜爱的老师(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第一) 4师德标兵(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第一) 5优秀共产党员(赣南师范学院,2011年,第一) 6优秀班主任(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第一) 7江西省“曙光杯”青年教师录像课比赛二等奖(江西省教育厅,2010年,第一) 8优秀班主任(赣南师范学院,2009年,第一) 92008年教师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评比二等奖(赣南师范学院,2008年,第一) 102008年江西省优秀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三等奖(江西省教育厅,2009年,第一) 112004年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共青团江西省委,2004年) 122003年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共青团江西省委,2003年) 七主讲课程情况 《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文化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研究生课程)《人文地理学研究动态》(研究生课程),其中《人文地理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研究领域

区域经济与文化地理土地利用与景观生态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最新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确认)

[1]陈永林,谢炳庚,张爱明,柴超前.不同尺度下交通对空间流动性的影响.地理学报.2018,73(06):1162-1172.(EICSSCI) [2]陈永林,谢炳庚,钟典,等.基于马尔科夫-微粒群复合模型的生态空间预测模拟——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生态学报,2018,38(01):55-64.(CSCD,北大中文核心) [3]]陈永林,谢炳庚,杨贤房,吴亮清,张爱明.多引力作用下的省际边界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及发展思路研究——以赣粤闽客家聚居区为例.经济地理,2018,38(1):46-51+141.(CSSCI) [4]陈永林,孙永光,康婧,齐玥,张爱明,柴超前.不同尺度下红树景观格局与叶面积指数的空间分异及表征关系.生态科学,2017,36(06):98-106.(CSCD,北大中文核心) [5]陈永林,谢炳庚.江南丘陵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重构——以赣南地区为例.地理研究,2016,35(1):184-194.(CSSCI) [6]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邓楚雄.长株潭地区聚落空间演化及其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研究.人文地理,2015,30(5):106-112.(CSSCI) [7]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等.2003—2013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化的关系.经济地理,2015,35(01):149-154.(CSSCI) [8]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长沙市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的空间粒度效应,地理科学,2016,36(04):564-570,(CSCD,北大中文核心) [9]谢炳庚,陈永林,李晓青.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美丽中国”评价体系.经济地理,2015,35(12):36-42.(CSSCI) [10]谢炳庚,陈永林,李晓青.耦合协调模型在“美丽中国”建设评价中的运用.经济地理,2016,07:38-44.(CSSCI) [11]陈永林,谢炳庚,杨勇.全国主要城市群空气质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11):99-103.(CSSCI) [12]陈永林,孙永光,谢炳庚,等.红树林湿地景观格局与近海海域水质的相关分析——以广西北海地区为例.海洋环境科学,2016,35(1):7-12.(北大中文核心) [13]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长沙市城市扩张对边缘区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6,32(02):94-95(CSCD,北大中文核心) [14]陈永林,孙永光,谢炳庚,等.不同景观格局的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质量比较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地区为例.生态环境学报,2015,24(06):965-971.(CSCD,北大中文核心) [15]陈永林,谢炳庚,钟业喜,等.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以江西省为例.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05):21-26.(CSSCI拓展版,北大中文核心) [16]陈永林,谢炳庚,李晓青,邓楚雄.土地资源承载力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31(06):24-31.(北大中文核心) [17]陈永林,谢炳庚,曹思沁.近61年来赣州降水量变化特征及趋势[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4,12(05):104-108.(CSCD,北大中文核心) [18]陈永林,钟业喜,周炳喜.基于交通通达性的江西省设区市经济联系分析[J].热带地理,2012,32(02):121-127.(北大中文核心) [19]陈永林,孙巍巍.赣州各县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04:48-50.(北大中文核心) [20]陈永林.基于3S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3:121-124. [21]陈永林,张爱明,柴超前,陈衍伟.客家聚落水井的文化地理学诠释——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4):33-39. [22]陈永林,周炳喜,孙巍巍.城镇化中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演化及其区域效应——以赣南客家乡村聚落为例.江西科学,2012,05:625-629. [23]陈永林,周炳喜.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2:14-16. [24]陈永林.城市化进程中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认同与重构——以赣南客家聚落为例.江西科学,2012,06:834-837. [25]陈永林,黄晖,孙巍巍.城镇化中客家聚落景观感知的迷失和重塑.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99-102. [26]孙克,聂坚,游细斌,陈永林.长江中游城市群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特征及空间效应分析.经济地理,2018,38(02):123-132.(CSSCI) [27]帅红,李景保,何霞,刘雯,陈永林,龙岳红.环境变化下长江荆南三口径流变化特征检测与归因分析.水土保持学报,2016,01:83-88.(CSCD,北大中文核心) [28]朱东国,谢炳庚,陈永林.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山地旅游城市旅游用地策略——以张家界市为例.经济地理,2015,06:184-189.(CSSCI) [29]杨贤房,陈永林,雷军成.基于空间句法视角的南昌超市分布特征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8,34(02):53-57+93.(CSCD,北大中文核心) [30]张爱明,陈永林,陈衍伟.基于社会转型的客家乡村聚落形态演化研究——以赣县白鹭村为例.赣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38(03):92-97.

学术兼职

1江西省地理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江西省政府信息决策咨询专家 3江西省土地调查专家库专家 4赣州市城市规划专家库专家 5江西省地理学会常务理事

推荐链接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