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002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内活动   >  “海星盛宴”读书会第十二期——张凯莉导读《拖延心理学》
“海星盛宴”读书会第十二期——张凯莉导读《拖延心理学》
发布时间:2020-07-12

图文来源 ∣ 付   浩

2020年711日下午两点半,三峡大学绿色制药课题组第十二期海星盛宴读书会在S3119成功举办,本次读书会由周海峰老师主持,张凯莉分享著名作家S.J.斯科特所著的《拖延心理学》一书。

张凯莉首先通过科学数据分析,向我们展示了拖延症的分布人群,其中大学生和职场人士的拖延症是最严重的。拖延症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长期的拖延会导致压力过大、失眠甚至危及生命。但拖延症并不只是一个习惯性问题,其背后隐藏着的却是人的内心。张凯莉结合自己的生活和经历对拖延症产生的八大心理因素进行了深度剖析,并提出了克服拖延症的方法,比如专注于五个核心项目、设定SMART目标、对竞争性的项目和职责说“不”等。最后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让所有人写下自己接下来半年要做的25件事情,并从中选出5件最重要的事情,以此来练习克服拖延症。张凯莉的分享引发了我们对过去所作所为的反省,以及对未来如何克服拖延症的思考。

分享结束后,周老师首先谈了对这本书的认识,并对此次读书会进行了点评,接着参会的所有成员相继分享了自己听完读书会的感悟以及收获。拖延症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习惯,通过此次读书会,我们对拖延症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能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内心,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拒绝拖延!

大家学习《拖延心理学》后的感悟:

江小兰:非常感谢张凯莉向我们分享《拖延心理学》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深入了解了导致拖延症的原因,拖延症导致的一些不良后果,以及克服拖延症的方法,在她向我们分享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有拖延症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也没想过自己要去摆脱拖延症,今天结合凯莉讲解的这本书,我也认真的总结了导致我有拖延症的原因,原因之一是我只专注简单的任务,例如初高中的时候做作业,我只喜欢做我擅长的科目,对于那种我不太喜欢的科目,经常是一拖再拖,最后没办法了才熬夜写作业,另外一个原因是我经常承诺“稍后”再做,例如我疫情期间规定上午看书,结果看书时就控制不住的玩手机,然后就说我先玩一会,十点的时候再看,等到十点的时候又觉得快要吃中午饭了,就计划下午再看,结果最后一直拖着没看,自己定的计划也没有实行。今天凯莉讲到治疗拖延症的一个方法是要学会说“不”,但是我觉得我也是属于那种不太会拒绝别人的人,因为我不想让别人失望,所以对于别人的一些请求,我都是有求必应。因此自己制定的计划经常会被打乱,最后拖延症犯了,自己的计划还是没有实行,最后也是实在拖不下去才拼命熬夜工作。所以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是挺多的,在接下来我会设定自己的smart目标,让自己的计划更具体,同时学会掌控自己的精力,学会说不,做自己时间的主人。

付浩:非常感谢张凯莉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读书分享,刷新了我对拖延症的认识,从我自身看,我以前是一个拖延症很严重的人,比如去年的教师证考试报名,我已经报名成功了,但是由于自己的拖延症结果错过了缴费时间,前面的报名以及去教育局的审查都白做了。对于实验室我以前负责药品的登记管理工作也是一样,我存在很严重的拖延症,每次新买的药品到的时候我都会说我一会儿就登记,可能很多时候都让药品没有能在当天登记入库,这是值得我深刻反省的地方。但是我觉得我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进步,我现在已经习惯将自己的计划写到笔记本上面,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步进行。最后凯莉让我们每个人写出自己下半年必须要做的五件事情,我写了我最近一直在坚持的5件事情,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拒绝拖延症,我要坚持下去。

杨兵:感谢凯莉带来精彩的解读。拖延症是人的天性,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都会有。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它是影响人民的工作效率和情绪的,甚至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命。文中所提到的八大心理因素中的经常分心和对未知的恐惧,便是我自己的真实写照。时间管理中的四象限法则中的紧急不重要的事是导致分心的主要因素。比如很久没联系的老同学或者亲人们突然约饭,我就会立马停下手头上的事,奔赴美食的天堂。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对未知的恐惧。闲下来的时候,就会想着以后如何过日子,怎么过等一些当下无法预料的事儿。越是深思,越是苦恼,就不能做到今日事今日毕。针对以上问题,当下也在培养一些习惯,如每日写计划,晚上通过复盘总结今日的得失;通过思维导图,将所学的知识或者技能以框架的形式罗列出来,简单而容易记住;另外一个,对竞争性的项目和职责说,是当下应该加强学的,拒绝身边的诱惑,拒绝达成目的的干扰项,拒绝短暂的满足感等。克服拖延是长期的过程,也是应该立马着手去做的一件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勇敢的说

赵蓉蓉:首先很感谢凯莉读书分享,下面谈一下本书收货:拖延从我们的幼儿时期一直延续到老年时期,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的习惯,比如说最后时间提交材料、截止日前开始工作、脏衣服堆一堆等等。给自己拖延找的理由无非包括逃避某件事情,为了缓解紧张的压力等等。拖延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而且还不易被察觉,我们把这视为一种人人都有的常态,今天听完这本书细细品味之下,才知正视拖延,拖延这个问题博大精深。它正如书中说的一样:拖延是由心理根源、生物因素和人生经验这三者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仔细挖掘出各自拖延的根源,就会发现涉及因素多而杂诸如:早年记忆、对成功和失败的各种恐惧、模糊的自我认识甚至及家庭的影响等等,这些因素我们自己一直不太愿意不敢去触及去了解的深层次原因或真相。

总之,《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是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地反映出了我们存在的问题,更为我们提供了实用性建议,比如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问题。

陈淡宜:感谢凯莉今天的精彩分享,我想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拖延症,因为人是会有一个惰性的,你可能可以自信地说我心态好,但你没办法坚定地说我没有拖延症。为什么每次列计划的时候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是钉子户呢?这就是一个拖延症的表现。就像拖延心理学中所说的对未知的恐惧,害怕去做,或者总觉得还有时间,不急着去做,久而久之,你的计划就被一再搁置,甚至最终被遗忘被放弃。我个人应对拖延症的一个方法就是将计划分散开,给每一个计划设置一个时间节点,在那个时间段里专注于一件事情,争取做到最好。这样相对来说会更轻松,目标也更明确,同时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一件事情。最后我想说的是,你要勇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是每件事你都能做的特别好,不要因为害怕做不好就拖,重要的是要去做!

彭琛琛:非常感谢凯莉为我们分享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通过她的导读,使我对拖延症的产生原因和应对策略有了一个全新的了。对于我个人而言,焦虑症产生的原因在于,追求完美。写一个文档,收拾一下房间 原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追求尽善尽美,反复检查,时间就延长到了一个多小时。月有阴晴圆缺,不能一味的追求完美,有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另一方面,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拖延症的消极影响,就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承诺稍后在做的这一观念,迁移到网购方面。有统计表明,大多数人晚上网购,感性占主导地位,会造成盲目消费的后果,我们就可以把网购这个事情稍后在做,先把想要购买的商品,放入购物车,可能第二天就没有昨晚强烈的购买欲。我们通过255原则和SMART原则确定具有优先级顺序的计划,特别是要具体的、可测量的、可是现实的、相关的和有时间限制的计划,一旦确定了具有优先级顺序的计划,就可以暗示自己去面对不必要的项目和职责说不。客观世界是在不断的动态变化,我们的计划也是需要不断地修正,不让自己的计划进入歧途。首先,我个人的目标也拟定学会记录生活。最近在人福实习,每天忙忙碌碌的,一天过去,想想自己做了什么,感觉什么也没做。所以说,每日回顾和复盘,可以让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等等。其次,我们要学会行动回馈,就比如说,要复习公务员考试的申论部分,内容比较枯燥,复习效率低,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短效的行动回馈,奖励自己等等。最后,问责机制也很重要。就比如说,自己要完成一个每天打卡的长期计划,可能某一天,因为其他的外界因素,影响了原定的计划,导致某天任务没有完成,后面到底是补上还是就这样过去了呢?所以一定的问责机制,可以不断的鞭策自己,不断修正自己的计划。

余涛:非常感谢张凯莉给我们分享《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拖延症可以说是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的坏习惯,她讲到了导致拖延的8大原因,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导致我拖延的原因主要是对未知的恐惧和承诺稍后再做这两个因素,以近期的实验为例,我在人福实习中想要进行自己的课题实验,但一开始觉得人福什么都没有,要做自己的反应很难准备,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甚至刚开始都不知道该如何解决氮气置换的问题,但是在后续设计好实验方案后,把反应很好的做出来后才发现,其实也没有很困难,接着处理反应过柱子的时候,也是觉得在人福根本没办法实现,但是后来也只不过是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做准备而已,并不是不可实现;再就是承诺稍后再做,其实这是在给自己找借口,还是以在人福进行的实验为例,因为准备时间更长,所以需要提前一天准备好相关的东西,如果因为一些原因推迟的话,那么第二天的实验就没办法正常完成了,所以如果想做什么那就马上去做,不能说稍后再做。在凯莉提到的日常练习14条里,我觉得为自己的任务制定问责机制也很重要,如果自己拖延了什么事情,应该去反思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因为自己去帮别人完成了无关的任务,那就应该学会拒绝,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就应该给自己设定更加合理的计划,设定奖惩机制等等,强迫自己按时完成任务。总之,我们不应该害怕开始,万事开头难,任何事只有去做了才知道结果,也要学会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郭明清:感谢张凯莉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拖延的习惯对于很多人都存在着,充斥的生活的每个角落,所以了解拖延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缓解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本书的学习与自身进行比对我发现自己拖延主要来源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对未知得恐惧,面对需要开始着手的新的事物,我第一反应是怂。害怕自己做的不够好,受到周围异样的眼光。第二就是承诺稍后再做,在疫情期间自己会去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但是到了学校后有一些其他的事情之后,发现经常会找各种借口来规避看书这件事。会想着等会儿再看,或者是今天这么忙这么累了。明天再看吧。就这样一拖再拖。《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中后面的部分主要介绍了对于拖延我们如何做出行动上的改变。首先是255法则,这个过程是一个断舍离的过程,运用SMART法则对自己的主要目标进行确立。读书会互动过程中自己写了12个目标,在抉择时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很好地进行取舍。发现自己在选择目标的重要程度上无法很好地进行选择,其次是要做详细写实的计划,每周做日程安排。自己没有做计划的习惯,因此做计划这件事对我而言显得尤为必要。《拖延心理学》这本书使我对拖延症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我会将这些转变内化于行动上,拒绝拖延,从现在开始。

崔晓峰:对于张凯莉分享的《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来说,我觉得英语六级目前还没有考过就是因为拖延这个坏习惯。每次考六级之前一个月,就把历年真题试卷买了,但是也不会去复习刷题,总觉得考试还早,等真正到了考试那一天,才发现准备的一点儿都不充分,就属于临时抱佛脚的那种,只能去仓促的应付考试。对于拖延这种坏毛病来说,它会由你对目标的不断奋斗转变为敷衍,简单了事。久而久之,你会发现对任何任务或者是目标都只是抱着应付不以为然的态度,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这就是拖延带给我们最大的危害。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最大的收获是对我自己在目前的任务或是未来的目标有一个清晰计划表。这个计划表应该有着具体的时间,地点,该做什么事。有了这三点你就知道到了什么时间你该去完成什么样的工作,这有很强的目的性,也有强大的提醒作用,这可以有效的保证我们完成任务。对于这个新学期,我会把这个学期想要完成的目标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在相应的时间段完成相应的任务,不拖延。我希望这种方法能够帮助我养成良好的习惯,提升自己的能力。

文思妙妙:感谢凯莉和我们分享《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拖延症是现在人普通存在的一种行为,它会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的影响。书中提到造成拖延的八大心理因素之一有追求完美,它的意思是说担心犯错而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迟迟不敢行动。这点我比较符合,我很多时候都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觉得如果我出色的完成了一件事,就会完全改变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就特别害怕出错,害怕因为小的失误而被他人轻视。这本书其实也是在教我们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成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同时要保持自己的一份自信。

书中的重点就是smart目标,教我们如何细化计划,推进具体的行动。我觉得这点与在药物合成课上老师采取的SSR模式有很多共通点。在课堂上,小组同学需要制作书中某章节的一个案例分析报告。因此,我们需要提前两个星期将书中的内容仔细阅读,归纳出几个重点,之后将其重点具体分配给小组的每位成员,同时约定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参考文献和制作的PPT发在群里共同讨论。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学会了列出目标,限定时间,分解任务,多人合作。让我们了解到只有列出切实可行的目标,脚踏实地的实施计划,才能具有高的执行力,摆脱拖延症。

最后感谢周老师送给我的几句话,这里和大家共勉。1.完成比完美更重要。2.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要在乎别人的观点,保持自信。3.推荐书籍《终身成长》。

卢大顺:感谢张凯莉精彩的分享,《拖延心理学》给我们分析了引起拖延的八大原因,并将拖延与不拖延的人归纳为固定型思维模式与成长型思维模式。固定型思维模式时常恐惧未知,追求完美,或者挑选相对简单的任务,等等这些都是让我们迟迟未采取行动,并造成拖延的原因,因为我们给自身设置了太多条条框框所以不愿意走出笼子,离开舒适区,有时候我们需要借助外力让自己成长,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其中提到拒绝拖延应该从行动开始,然而知易行难,很多时候我们给自己列很多计划,却没有遵循SMART原则中的时间原则,可以理解为外部压力,企业管理过程中,会在很多关键节点给出明确的时间,明确的目标,因为要完成相应的指标任务,员工会对划分的时间节点拆分,会应对突发状况并保证项目的如期完成,我们的成长模式也需要借助一定的外力,就像诗中所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