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05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内活动   >  线上特别篇之文献学习与话题讨论
线上特别篇之文献学习与话题讨论
发布时间:2020-03-09

图文来源 ∣ 余   涛

2020年3月8日上午,绿色制药课题组全体成员在腾讯会议线上开展文献学习与热点话题讨论交流会议,调动大家居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思考问题的能力。此次会议由周海峰老师主持,主要是付浩和崔晓峰主导的文献学习和大家对国家破除“唯SCI论文至上”政策及“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科研导向的见解进行交流分享,本次会议也吸引了几位本科生参与学习。

首先,付浩分享了关于手性单对甲基二胺阳离子钌配合物与不同的阴离子催化体系催化的2,4-二取代1,5-苯二氮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氢反应,表现出优良的对映选择性,该文章的亮点在于能够使用强弱不同的阴离子实现产物构型的翻转。(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1200309)

接着,崔晓峰分享了关于羰基催化的仿生不对称曼尼希反应,使用一种N-季铵化吡啶醛催化剂,用于甘氨酸酯与芳基N-二苯基膦酰亚胺的不对称曼尼希反应,表现出较高的活性和立体选择性。该文章的亮点在于突破了以往的胺催化首次实现了羰基催化的曼尼希反应。(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0/6396/1438)

最后,大家针对国家出台的破除“唯SCI论文至上”政策以及四个方面科研导向的一些见解进行了交流分享,大家一致认为,做学术研究不能停留在为了发表SCI论文的表面,要更加注重科研的过程,从中学习掌握更多技能,使自己不断进步全面发展、促进科学的创新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让我们一起期待胜利的曙光!

大家对热点问题的见解:

陈淡宜:1.国家出台破除“唯SCI论文”的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一定是为了我们国家科研事业能够更好的发展。这些措施是为了督促科研工作者们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比起成绩要更加注重道德修养,但是我认为这些措施实施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我记得之前那个复旦女博士发表了好几篇高端文章,后来爆出来基本上都是她的男朋友们帮助她,才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具体的我也没有再搜索过了,还有这次疫情不是有爆出来华南农大,连论文都没有发,就急着召开记者招待会,称穿山甲是病毒的来源,没有确切的数据支撑,不顾事实只顾出名,造成不实报道,这些不好的事情并不是个例,所以我说这些措施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即便这些措施都能顺利实施也不一定能改变国内科研现状,现在不看数量,看质量,看创新,那么评判标准在哪里,还是那些权威,这也造成了很多的不平等。当然了国家出台这些政策也是意识到需要改变,那么如果多数人都坚持傲骨仁心和学术道德,抵制学术霸权和溜须拍马,相信学术圈和学术评价一定会越来越进步,只有坚持做有意义的事一定发光发亮。

2.“鼓励探索,突出原创”就是措施里面的第一点:注重评价新发现、新观点、新原理、新机制等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什么是原创,就是你自己的,全新的,不是照搬照套,而是通过不断地研究探索,你有了不同于别人的发现,得到了别人没有得到的成果,这也需要我们拓宽自己的视野,发散思维,敢想敢做,我想这恰恰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缺少的思考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就需要我们多关注前沿的发展,了解当前的热点难点,甚至引领前沿。对我们来说就是多看文献,看看你所涉及的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得到自己的东西。“需求牵引,突破瓶颈 ”就是我们不能一股脑地去做,要有指向性的去做,要看社会的需求,国家的需求,就像我们做一个课题,就是做,也搞不清楚做了有什么用,做几十个几百个化合物,都是在堆数量,但是向我们之前讲文献的时候讲的那几篇science, nature,别人做的课题就很有指向性,比如那个药品有用,我就去做他的中间体,去探索合成这些中间体的最佳方法,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个就很好理解,各个学科具有交叉性,这种交叉融通不仅能够解决很多很多问题,还能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我们要学会融会贯通,不光要关注自己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其他领域的发展,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3.研究生应该怎么读?在我的理解中,研究生就是要专心科研,真正地做研究,对我们来说这三年是不可多得的时光,以后没有机会也没有空间让你去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犯错改正,让你去思考。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做好自己手上的事情,不要被外在的东西所诱惑,你可以走得慢,但千万不能走捷径。我这里有八个字就是,矜矜业业,脚踏实地。

 余涛1.国家出台破除SCI论文至上的背景,即对国内科研现状的理解。看到这份文件我产生了一些疑问比如SCI何时开始在国内深受推崇,为什么被推崇等等,所以我就上网了解了一下,SCI也就是科学引文索引,这个概念是在大既50年前由美国的一个博士提出的,之后不断传播,直到30多年前,国内华东地区某大学首次把SCI作为高教校教师学术水平和业绩的评价标准,从此SCI席卷中国高校教育和科研领域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被一步步推上神坛,形成如今的唯SCI论文至上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了谁的SCI发的好发的多,谁就能获得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和绩效奖励的现象,这种现象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SCI论文被作为一种利益驱动而失去了它本来的科学价值,使得一些高校教师为了职称绩效而发表SCI,研究生博士为了毕业拿奖而发SCI,而不是为了科研而发表SCI,导致科研的价值追求扭曲,研究者也心浮气躁,急功近利,非常不利于科研创新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这个政策,希望破除这种不良风气,扭转当前片面、过度使用SCI作为科研工作评价指标的现象。

2.对于今后科研导向的四个方面,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这方面科学问题源于科研人员的灵感或新思想,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方面我觉得要求我们在科研中敢想,敢试;聚焦前沿,独辟蹊径:这一方面科学问题源于世界科技前沿的热点、难点和新兴领域;需求引领,突破瓶颈破:这方面的科学问题源于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这两方面是需要我们多关注当前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方面科学问题源于多学科交叉的共性难题,需要我们拓宽思维,不能局限于一个学科,比如化学,与材料、医学、药学、生物学等很多领域都有关联,要学会利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看待问题。

3.国家破除“唯SCI论文至上”背景下,研究生该怎么读?首先的话,我觉得破除唯SCI论文至上”并不是否定SCI的价值,SCI作为一种工具,是为科学发展服务的。在破除SCI至上的背景下,我们依旧要努力科研,把SCI、高水平SCI作为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我们应该更加重视这个过程,通过科研的过程去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包括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精神素养等等,通过这个过程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维,提高逆高,全面发展,才是我们应该重视的地方。

崔晓峰:1.对于国家破除唯SCI论文至上的政策,我觉得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助于回归SCI论文意义的正规。SCI不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全部价值,必须对这种风气给予及时的纠正。但是单单是出台政策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衡量学术质量与学术道德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立一种怎样评价体系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但是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好。

2.“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说的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动力,也是科研创新的动力,学术研究需要这种创新为科研发展注入新动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说的是我们关注科学前沿,关注科学研究的新发现,新成果,时刻关注科学研究成果的新风向;“需求牵引,突破瓶颈”说的是强调科研应着重于社会的需求,通过解决这些需求实现科研成果的普实性;“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说的是要促进科学课之间的交叉互融,运用科学课促进科学研究的新进步。

3.作为一个研究生,要力所能及,做好自己的事。在科研上,要有创新精神,聚焦于科研前沿,着手于当下之事。在生活上,要有担当。

赵蓉蓉:1.国家出台破唯SCI论文至上的背景是发现现在存在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或影响因子高低的不足,忽视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方法是:按照分类评价,注重实效的原则,把SCI作为评价参考依据,而非至高无上的唯一标准。不能片面重视、简单的完全依赖、把某一功能无限扩大甚至神圣化,要建立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

2.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作为科研人员我们要有探索精神,在积累前人的经验中 ,摸索自己的方法。

3.作为研究生,我觉得发文章是结果,过程是对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包括阅读能力、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深度都在提升。我们了解了大量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科研进展、掌握了实验技能、处理数据的能力等等。事情的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 ,因结果好了我们会更加快乐,而过程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我们要享受这个过程。

文思妙妙:1.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国家出台破SCI论文至上,我认为这不是SCI本身的问题,它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而是在SCI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具体的科研评价的偏差。因为现在有很多创新人才评价中过度的看重论文数量的多少,影响因子的高低,而忽略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这时候SCI就相当于一个万能钥匙,它可以获得奖金,还有一些申请项目,可以让你功名成就。但是我们要知道的是这些奖品并不会给我们带来自我的提升,我认为更重要的科研的过程与意义,发表文章的奖励也只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附加奖品而已。同时,SCI的评价功能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细致的科研态度有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文章需要反反复复修改,学生也在不断反思中,改进,提升。这个政策其实就是要提醒我们要从论文的高速发展转变为论文的高质量发展。

2.此外,我们就可以谈谈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生该如何读,我们不仅要提升自己的履历因素,也要增加自己的面试因素,发文章并不是唯一。我们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认识,踏踏实实的去学去做去反思,保持好奇心,得到自我的提升,才是最重要的。

3.“鼓励探索,突出原创”中我认为原创思想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有的是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有的是影响一个领域,有的是推动科学整体进步。作为研一的学生,如果在一个问题上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的话,也是很值得鼓励的;“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旨在扩展新的科学前沿,看一些顶级的文献杂志。保持自己一种向上的心,主动的去获得知识;“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旨在破解国家一些卡脖子的重大科学问题;“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旨在以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

张凯莉:1.此次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该文件目标明确,就是破除论文SCI至上”。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教育部科技司相关负责人指出:该文件并不是简单的说不要SCI论文,而是指出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等,是此次出台相关政策的目的。

2.当然作为研究生的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在该文件的大背景之下,我们的研究生该怎么读?踏踏实实的做科研就是我们作为研究生应该做的事情,大部分研究生的在校时间为三年,这三年间研一需要上课,打基础,到了研三由于毕业要求很多人草草的结束自己的实验,开始忙着发文章。正真能够踏踏实实做科研的时间可能就只有研二一年,但是一年的时间究竟能做出多少有创新的成果呢,有意义的成果呢?此次科技部出台了破SCI论文至上的文件之后,我相信很多高校对于硕博士的毕业条件也会随之更改,国内清华大学已经取消了博士毕业必须需要发表SCI论文的要求,国外的很多高校也没有博士毕业一定要发表SCI论文的要求,但是他们有着非常严格客观的博士大论文答辩。如果改革能够落实到高校,未来研究生毕业可能会更加看重你的毕业论文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因为每个人所研究的课题的方向,难度,深度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仅以发表论文来作为毕业条件,反而会限制很多研究生去选择那些有难度,创新性高,耗时较长的课题,这样科研和水平也就得不到很大的提升。这次文件的出台,则会鼓励大家去选择有挑战,有难度,更加具有创新性的课题,这样才能正使大家回归到科研的本质,做好科研,不过度强调SCI论文形式,从而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

卢大顺:1.教育部和科技部联合发文,破除唯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论文,因为很多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学术评价等等都和SCI直接挂钩,因此给人一种只要写好论文,就功成名就的感觉。对于学生而言,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计算SCI的数量,为国外期刊做苦力,为年轻人树立了糟糕的榜样,中文期刊也有很多英文版,在冲刺国际一流期刊的建设上,中文期刊在对国内同行的教育传播上也非常重要,在某种层面上,我们的国内学者把论文发表在国外,在很多时候国内同行读不到,找不到,甚至在基层读不懂也用不上,但是,如果把这些成果发表在国内期刊上,经过传播阅读学习,使得国内同行知道行业的专家在研究什么,国家培养人才一定是想着为国家解决问题。做研究不能总跟着别人跑,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使命,根据中国的需要,培养合适的人才,确定国内合适的课题,投入自己的资源。创新需要有自己的见解,不一定是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如果想着把螃蟹做的很好吃,也算一种创新吧。其实之所以很多人对国内期刊没有信心,甚至觉得是腐败关系的摇篮,因为没有合适的立法规范,学术道德是做科研的前提,如果学习别人的成果时候,总是要先加一个问好,成果没有公信力,期刊没有权威性,也是很多人担心的。就和当初立法针对考试作弊,代考,顶替学籍一样,学术界同样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法律来规范。

2.科研导向的四个方面主要理解是鼓励创新,鼓励开拓性解决思路,多学科交叉融会,鼓励解决实际问题,同样研究生也分学术性和专业性,学术性要打开思路,涉及的知识面要广和牢固才能拥有发散性思维,从多角度考虑,才能用其他学科领域的方法,借鉴用来解决现在遇到的困难。创新一定是要有见解,有思考力,没有经过独立探索深入研究就很难知道什么是新的什么是已经研究过的。还有就是解决需求,解决要解决的问题,不能脱离现实,总想着解决遥不可及的问题。

3.在破SCI至上背景下,研究生更应该解放思想,但是前提是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很多时候强调创新,但是新思想不能胡思乱想,不能天马行空的假设。科学是有逻辑的,而且化学知识框架发展到现在是有规律的,化学反应是有迹可循的,尤其是有机化学领域,化学反应有基本的游戏规则,很多创新都是在解决问题上找方法,基础知识不牢靠的话,思想是混乱的,摇摇欲坠的,作为研究生应该努力学好专业知识,聚焦研究热点,聚焦实际问题。

郭明清:1.国家出台破“唯SCI论文”至上,主要是由于过去的几十年里在过分的强调了SCI在的评估作用,SCI是一种评价标准它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引导向作用,但是它不是唯一。还应该加大教学,以及具体的应用性研究在各类评估中的具体运用。要真正做到产学研三者有机结合。同时过分的强调SCI,将制约了本土中文期刊的发展。

2.“鼓励探索,支持原创”属于一种寻找探索,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主要强调的是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属于进行突破式工作,强调的是关注科学前沿问题,利用自己的新方法新思路来解决各自领域所存在的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难题。“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属于掌握社会需求。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研的初衷是提高改变生产力,科研工作者需要掌握国家需求,因需而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凝练科学问题解决现实难题。“共性导向,交叉融合”属于多学科融合。科研工作者切不可固步自封,需要拓宽视野多角度多方式的看待和解决科学问题。

3.在此背景下我认为广大研究生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提升:第一首先要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需求。在政策的指引下思考自己能做什么,进而提升自己的价值。第二提升个人素质和自身能力。作为一个小知识分子需要有社会责任感,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所以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第三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了解多学科思维模式,这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一定会大有助益的。

付浩:1.“唯SCI文”,至上的背景下,SCI论文成为了一种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SCI论文成为研究生唯一的目标,SCI是美国创办的科学引文索引。作为一个分类数据库,就如同图书馆内的图书分类卡片,通过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方向、被引频次,为科技工作者查阅最新文献、跟踪国际学术前沿、科研工作提供帮助。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质上是文献索引系统的工具,其相关指标却被直接应用于科研评价,成为对科研人员、学科,乃至大学评价的一把尺子。这种评价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SCI论文应该成为一种参考,不能否定SCI论文作为评价学生和老师的科研水平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夸大其作用,使其成为研究生培养的唯一标准。破除论文“SCI至上,不是说SCI指标不再重要了,更不是要脱离国际公认的学术评价标准。需要告别的应是“SCI的评价体系,而不是SCI本身。因此,只有合理把握其中的界限,才能真正趋利避害,以科学方式校准科研和学术指挥棒,实现净化学术风气,优化学术生态的改革初衷。

2.今后科研导向为四个方面“鼓励探索,突出原创”, 聚焦前沿,独辟蹊径”, 需求牵引,突破瓶颈”, 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其中,“鼓励探索,突出原创”旨在让新思想及时得到支持,鼓励源于科学家灵感的自由探索,强调首创性,使科学基金成为新思想的孵化器;“聚焦前沿,独辟蹊径”旨在扩展新的科学前沿,强调开创性和引领性,使科学基金成为科学前沿的牵引器;“需求牵引,突破瓶颈”旨在破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使科学基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驱动器;“共性导向,交叉融通”旨在以共性科学问题为导向,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科学基金成为人类知识的倍增器。改变全球科学景观,跨学科的重要性,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结合,以及研究与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

3.国家破“唯SCI论文至上背景下,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同时,论文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我们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但在学术评价中,不能简单以SCI论文相关指标来判断创新水平;在各类评价活动中,要合理使用相关指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评价工作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作为研究生的我们,在科研的同时,应该注意综合素质的提高、专业素养的提高、科研水平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思考力的提高。

彭琛琛:1.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一方面,科学评价学术水平是个复杂的问题。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成果产出形式是有区别的,在评价上需要有针对,既不能只看论文,也不能都不看论文,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另一方面,目前国内科研存在功利化的现象。就拿新冠病毒前期的部分研究论文来看,存在误导群众导向的问题。SCI作为学术衡量标准,导致学术水平被单一量化,容易使整个科研功利化,从而出现水论文的现象等等。

2.我主要针对聚焦前言,独辟蹊径来说,科研问题源自各个领域热点、难点和新兴领域,具有鲜明引领性或开创性的特征,通过另辟蹊径取得开拓性的成果,引领或拓展科学前言。

3.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研究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就个人而言,个人心理管理就是经常自我心态调整。知足长乐、量力而行;研究和娱乐要相结合;凡事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不要经常抱怨;正确面对困境,用辩证的眼光去看问题。

江小兰:1. 国家破SCI文”至上的背景下,国内科研现状的理解:文件的出台是为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的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破除的是论文“SCI至上,不是否定SCI,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但是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论文评价导向,同时回到科研的本心,对于发表的文章要突出质量,而不是数量。

2. 今后科研导向为四个方面“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 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谈谈你的理解? 针对这四个方面我就简单谈一下“科研导向,突出原创”和”共性导向,交叉融通”这两个方面,首先是第一个我觉得科研要以自由探索为主要特征,突出研究工作的原始创新性,正如凯莉师姐所说的那样,目前我们研究生的创新性不够,大部分的时候都是导师给我们现成的课题,我们照做就行了,自己思考的并不多。我觉得既然是科研,我们要开拓我们的思维,要学会思考。其次第二个方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会多学科交叉, 拓宽我们的思维,正如我们化学专业,其实与生物,物理,等多种学科都有关键,我们不能只拘泥与化学这一门学科,而要广泛涉猎,触类旁通。

3.虽然国家出台了破“唯SCI论文至上这个政策,但是它并没有否定SCI的权威,SCI仍是国际同行交流科研成果最大的舞台,这一点在长时间一来都不会变。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我们仍然要把发表高水平论文作为我们的目标,但是也不要过于追求SCI,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我们学术水平的基础上,也要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等。

杨兵:1.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语调沉重地说:“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会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 “有些评论因此说,中国的科技实力已经超过美国了,我很担心。5分钟左右的发言,施一公说了3“很担心”,让他感到担心的,是目前科研的现状和科研评价的问题。据统计,科研数据折射出来的,是科技评价体系的问题。施一公称, 在各个单位,不论是晋升还是考量绩效,都会把专利、发表文章、文章的引用数和文章所发表杂志的影响因子作为标准,而且这一风气愈演愈烈。中国作为全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想要把这3个指标做上去,是易如反掌。我国科学圈里有这样一个怪异的现状:当他(她)有创造力真正能做科研的时候,是在以利益化的方式在做科研;当他(她)做到功成名就,立马会反过来再去做一些真正的科学工作。另外,国家出台破SCI论文至上政策,对“SCI本身保持中立意见,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国内的科研环境。中国科研现状,表面上一片繁荣,实则深藏危机。

2.政策明确指出今后的科研导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第一个方向,是原创。以有机化学领域为例,论文和专利数量不在少数,而在国际顶刊很难见到国人的身影,从而显得鼠头象尾的局面。第二个方向是创新。对于做方法学的研究者来说,创新即找到新方法。往往在寻找一个科研领域的时候,会发现一大堆类似的研究报告,比如稍微的改变条件,底物等,以此发表文章。在我看来,这种是以原创的方法,扩展条件的范围,科研就如同在搬砖。寻找新方法,让它能应用于社会,才能推动科研事业的向前发展。第三个方向是以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比如疫情疫苗的研发,药物的开发,治理环境污染等问题。以现实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推进社会的发展。第四个是多学科交叉。这个方向主要是针对基础研究做的比较好而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很难的领域。如同环境与化学交叉形成环境化学,生物与化学交叉形成生物化学,数学与化学交叉形成量子化学和计算化学,材料与化学交叉形成材料化学等。这样的一个交叉,拓展了研究领域,打开研究者的思维,应对具体问题有多重方式。

3.在国家政策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要求有好的要求下,我觉得研究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当官别发财,发财别当官。在科研人的内心,理应流淌这一股清流。立德树人,研究者首先是个人,人的德行高于聪明与才华。学术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研究生理应秉承传统美德,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第二是要匠人精神。国家出台政策,破除SCI至上法则,并提出以原创,创新等研究导向,间接地体现出科研人做科研要有匠人精神。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努力程度,有多种不同的结果。作为青年一代,竭尽全力,一心一意投身于科研事业,聚精会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磨炼我们的心志,促进我们成长。而通过这种心志的提升,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价值也能随之提升。